文_曹鳳杰
2015年7月31日,在組織的號召下我從原當代貴州期刊傳媒集團出發(fā),3個小時后到了平塘縣委組織部。
辦理好手續(xù)后,我和司機向平塘縣克度鎮(zhèn)先進村出發(fā)。
彼時的先進村,因道路正在修建,山路崎嶇,導航不能精準定位,連蒙帶猜,從平塘縣城到克度鎮(zhèn)先進村,不足一百公里的路程,我和駕駛員花了9個小時。
先進村是國家一類貧困村,海拔1300米左右,是一個在山腰上的村落。到先進村后,通過走訪,我了解到:全村有11個村民組,共478戶2067人,2015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139戶702人,村集體經(jīng)濟為零,村民沒有致富出路,是一個常年缺水的貧困村。
看到村民的困境,我意識到,作為第一書記,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是我最該思考的問題。于是我下定決心,既然來了,就一定要干出個名堂,哪怕是脫幾層皮!
“先摸清情況,制定發(fā)展規(guī)劃,帶領群眾脫貧”的幫扶計劃在我腦海中逐漸成型。
經(jīng)過幾個月的走訪,我心中有了底:從解決民生問題開始!
通過走訪群眾,我和村支“兩委”商量,決定在先進村修建文化廣場,然后發(fā)展產(chǎn)業(yè)。
如今4年過去,先進村的貧困戶已從2015年的702人下降至56人,貧困發(fā)生率降到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