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坤 彭班(老撾)
[內容提要] 中國與老撾歷史上有良好的合作基礎與合作傳統(tǒng)。自1975年獨立以來,老撾政局逐漸穩(wěn)定,與中國建立了密切的經濟和政治往來。尤其是在經濟方面,中國給予老撾慷慨援助,充分體現了中國睦鄰、富鄰的周邊外交理念。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秉承形式多樣、無償、及時、導向性的原則,幫助老撾走出貧困,發(fā)展屬于自己的技術和優(yōu)勢產業(yè),為老撾走向經濟繁榮與社會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中國對老撾的援助在宏觀與微觀層面還存在尚待改善的地方,應進一步探索可持續(xù)合作和經濟援助模式,增加民心工程的經濟援助,增強中國經濟援助的透明度,同時加強與老方各級政府之間的合作。
老撾是位于亞洲大陸東南部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家,北鄰中國云南省。在1961年4月中老建交之前,中國就曾提出要向老撾提供經濟援助。雖然中老關系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曾出現曲折,但總體看兩國一直在政治上有相似的制度與理念,經濟上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和傳統(tǒng)。多年來,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秉承形式多樣、無償、及時、導向性的原則,幫助老撾走出貧困,發(fā)展屬于自己的技術和產業(yè),為老撾經濟繁榮和社會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國內現有的對中國援助老撾的研究多集中于現狀概述,較少有中國對老撾經濟援助的效益分析。本文歸納中國對老撾援助的特點,同時探析未來中國對老撾經濟援助中值得進一步完善的地方。
東南亞國家經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靠海吃?!保ㄟ^豐富的海產資源帶動國內行業(yè)的發(fā)展。但作為內陸國的老撾卻相對特殊,在經濟發(fā)展上難以依靠海洋資源,同時老撾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往來及交通運輸必須以陸地為主要渠道。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推進的進程中,老撾作為與中國陸路連接緊密的國家,其地位不言而喻。
201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老撾的經濟發(fā)展開始駛入快車道。借著這股勢頭,老撾政府發(fā)布了《第八個全國五年社會經濟發(fā)展計劃(2016-2020年)》等文件。自2000年以來,老撾經濟以7.5%的年均增長率發(fā)展,其對外貿易增長速度也達到17%。[注]Buavanh Vilavong, Vientiane, “Laos’ Rapid Economic Growth Path Has So Far Avoided Macroeconomic Cliffs,” February 9, 2019, East Asia Forum, https://www.eastasiaforum.org/2019/02/09/laos-rapid-economic-growth-path-has-so-far-avoided-macroeconomic-cliffs/.(上網時間:2019年6月18日)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十年,老撾經濟的增長率會保持在7%左右,具有強勁的發(fā)展?jié)摿?,也勢必會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者前往。但由于經濟底子薄、基礎差,以國內生產總值衡量,老撾仍處世界貧窮國家的行列,甩掉“貧窮國家”的帽子是老撾政府最緊迫的任務。
中國企業(yè)于20世紀90年代即開始赴老撾投資辦廠,中老經貿合作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fā)展勢頭。近年來,在中國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兩國合作廣度不斷拓寬,合作深度日益加深。目前,中國是老撾的最大投資國,投資領域涉及水電、礦產開發(fā)、服務貿易、建材、種植養(yǎng)殖、藥品生產等。老撾交通不發(fā)達,使其國內運輸以及對外出口受到極大影響,中國通過援助著力改善老撾的交通運輸狀況。而中國技術的支援更是保證了老撾日后自我發(fā)展的持續(xù)性。據中國商務部統(tǒng)計,2017年中老雙邊貿易額達30.2億美元,同比增長28.6%。[注]“中老雙邊貿易額增幅位居東盟第二”,中國商務部網站,http://la.mofcom.gov.cn/article/zxhz/201802/20180202707109.shtml.(上網時間:2019年5月23日)同年,中國對老撾直接投資13.8億美元,同比增長139.1%。[注]“我對老撾投資增長率在東盟國家中位居首位”,中國商務部網站,http://la.mofcom.gov.cn/article/zxhz/201802/20180202707070.shtml.(上網時間:2019年5月23日)根據2018年10月的統(tǒng)計,中國成為老撾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注]“中國已成為老撾第一大出口市場”,中國商務部網站,http://la.mofcom.gov.cn/article/zxhz/201810/20181002800963.shtml.(上網時間:2019年5月23日)2019年以來,中老兩國貿易持續(xù)增長。[注]“2019年1-5月中老貿易平穩(wěn)增長”,中國商務部網站,http://la.mofcom.gov.cn/article/zwjingji/201906/20190602875698.shtml.(上網時間:2019年6月18日)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老兩國在金融領域也進一步加強了合作?!耙粠б宦贰苯ㄔO的實施勢必帶來巨大的金融需求?!耙粠б宦贰鄙婕皺C場、鐵路等交通設施的建設以及國家電網、礦業(yè)能源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這類項目本身資金需求大、建設周期長,老撾參與“一帶一路”倡議,融資需求也在不斷擴大。近年來,中國在老撾的基礎工程建設和金融工程項目也在不斷擴大,人民幣的跨境使用隨之增加。同時,“一帶一路”的推進促使更多的中國企業(yè)走出國門,其中不少企業(yè)在老撾積極參與勞務和工程承包。如今,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都在老撾建立了分行并成立合資銀行,多家證券公司與老撾合作設立合資證券公司??梢哉f現時的中老兩國經濟金融合作已經相當成熟,為兩國都帶來了重要的經濟效益。
老撾經濟發(fā)展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的時間尚短,國內雖然資源豐富但資金匱乏,需要中國在基礎設施項目、金融工程項目中提供更多的援助和融資。在這種情況下,中老合作切實照顧了老撾的現狀。以中老鐵路為例,這條起自兩國邊境磨憨/磨丁口岸的鐵路,南抵老撾首都萬象,線路全長414公里,于2016年12月全線開工,預計于2021年建成通車。該項目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并運營,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全線采用中國技術標準,使用中國設備。鐵路建成后,將使兩國人民出行更加方便、安全,貨運更加迅速、高效,不僅對發(fā)展老撾社會經濟具有重要意義,也將進一步促進兩國在農業(yè)、工業(yè)、旅游、貿易、投資等領域的務實合作,也會進一步密切中國與東盟自貿區(qū)的聯系。
長期以來,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隨著國際形勢以及兩國關系的發(fā)展不斷調整變化。兩國建交之初,中國對老撾的援助主要是出于人道主義關懷和戰(zhàn)略安全考慮,一來是幫助老撾解決建國初期國民的溫飽問題,二來可以避免老撾被美法等西方資本主義大國脅迫,保證其政治獨立。如今,老撾已經不再擔心饑荒,也不再面臨被外國控制的危險,中國對老撾的援助也轉變?yōu)榘l(fā)展性援助?!耙粠б宦贰背h的實施正是在發(fā)展性援助的基礎上為老撾提供了更進一步的幫助,增加了資金的投入,提升了援助的層次。在幫助老撾進一步擺脫貧困的基礎上,“一帶一路”合作也將中老合作拓寬至產能和貨幣金融領域,有助于推進老撾經濟社會全面發(fā)展。
自獨立建國起,老撾在經濟建設與發(fā)展過程中一直面臨多重困難,在經濟、金融、社會重建等方面都需要其他國家的援助。但老撾領導人深知,一味接受國外的援助可能導致國家獨立性的喪失,因此決定“有選擇性”地接受援助,避免被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支配。老撾前領導人凱山·豐威漢就曾強調:“我們要有選擇性地吸引外資和接受援助,在不斷提高自身經濟發(fā)展的同時,也要加強相關規(guī)定和管理機構的建設?!盵注][老]《凱山·豐威漢文選》第三卷,老撾人民民主出版社,1997年版,第238頁。
在接受經濟援助前,老撾政府會弄清楚援助組織的性質、目的和形式。在確保資金來源合法性的前提下,老撾盡量避免一切帶有政治目的并可能危害到國家獨立的援助。通過利用安全、干凈的外國援助,老撾不斷改善國內民生狀況,發(fā)展國家經濟。冷戰(zhàn)期間,蘇聯的援助曾占到老撾接受國際援助的一半。為更好利用外援,避免浪費,凱山·豐威漢還曾提出以“交鑰匙”的方式,讓援助方直接負責援助項目的建設。[注][老]《凱山·豐威漢文選》第三卷,老撾人民民主出版社,1997年版,第261~263頁。
中國對老撾經濟援助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為1956~1978年。當時世界處于冷戰(zhàn)之中,特別是在前期,國際社會總體呈現兩大陣營。1956 年中國提出向老撾提供援助,但是真正公開的援助始于1960年末。該階段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為老撾的反殖民斗爭和民族獨立提供了重要幫助。從內容上看,20世紀60年代中國的經濟援助以幫助老撾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為主,打通了中老之間的道路。1971~1973年,中國工人被大量派往老撾從事道路、橋梁建設和維護,以支持老撾的經濟建設和發(fā)展。到1974年,中國對老撾直接經濟援助已達2500萬美元。1975年,中國再次向老撾提供2800萬美元的援助,幫助老撾建設道路并購買物資。1977年,中國又向老撾提供了2000萬美元左右的經濟援助,幫助老撾建立工廠并發(fā)展相應技術。據統(tǒng)計,中國在1959~1975年間總計向老撾提供了9.65億人民幣的贈款和無息貸款?;A設施建設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中國在這一階段的經濟援助主要集中在幫助老撾建設基礎設施,使老撾渡過建國初期的發(fā)展困境。[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老撾發(fā)展合作的評估與展望》,2016年9月,第31頁,http://www.siis.org.cn/Research/Info/4017.(上網時間:2019年4月12日)
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東南亞地區(qū)形勢的變化,中老關系開始緩和并逐漸恢復,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也進入了第二階段。2000年,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首次訪問老撾,兩國關系進入了新時期,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開始增加并呈現出多元化的形態(tài)。2002~2012年間,中國對老撾的贈款和無息貸款達2.6億美元之多,優(yōu)惠貸款也達到了1.1億美元。[注]老撾工業(yè)與貿易部年度報告,http://www.moic.gov.la/?page_id=1018&lang=lo.(上網時間:2019年3月25日)
2010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老撾,兩國達成了跨湄公河大橋的援助建設協議。2011年,中國與老撾達成一致,在脫貧、貿易發(fā)展、農業(yè)進步等方面向老撾提供援助,兩國并一致同意中國援助老撾建設投資為70億美元的高鐵項目。為了支持老撾的教育發(fā)展,中國蘇州大學在老撾設立海外高校。這一階段中國對老撾的直接贈款達6700萬美元左右??梢哉f,這是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向教育衛(wèi)生等領域轉變的開始,也是中國向老撾提供技術支持、兩國進行合作建設的開端。[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老撾發(fā)展合作的評估與展望》,第33頁。近年來,中國對老撾的直接投資力度一直較大。據統(tǒng)計,2014、2015、2016年中國對老撾的投資存量持續(xù)增加,分別達到44.9億美元、48.4億美元和55.0億美元,在中國對亞洲直接投資存量國別和地區(qū)分布當中,老撾始終排名在第五或第六位。[注]參見“中國對外投資合作發(fā)展報告”,中國商務部網站,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tzhzcj/tzhz/.(上網時間:2019年5月23日)
除了直接的贈款和投資援助,在貿易方面,從2015年開始中國還對老撾實行減免關稅的特殊待遇。除此之外,中國與老撾簽訂了《中國磨憨—老撾磨丁經濟合作區(qū)建設共同總體方案》,在中老邊境成功設立經濟特區(qū),為老撾的經濟發(fā)展和進出口貿易提供便利。
2017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訪老期間,和老撾人民革命黨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沃拉吉就推進中老全面戰(zhàn)略合作達成重要共識,兩國領導人還親自見證了《關于聯合開展老撾國家水資源信息數據中心示范建設項目和老撾南烏河、南屯河流域綜合規(guī)劃項目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的簽署。2018年2月,中國政府援助的老撾國家水資源信息數據中心正式投入運行。這是中國政府援助的示范建設項目,也是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早期收獲項目成果之一,為提升老撾水文水資源監(jiān)測預報預警能力和水平,為老撾防洪抗旱減災、水資源綜合利用提供了決策支持與技術保障。除此之外,中國還在老撾典型河流流域綜合規(guī)劃、人力資源培訓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老撾培訓了70多名水利人員,加強了老撾氣象水文和水資源管理領域的能力建設,并進一步促進了中老以及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
在多年的實踐當中,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形成以下特點。
第一,注重傳授經驗方法,授之以魚亦授之以漁。在幫助老撾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中國注重培育老撾的自我發(fā)展?jié)摿εc能力。在農業(yè)方面,中國和老撾都是典型的農業(yè)國,中國將自己的許多發(fā)展經驗傳授給老撾。2018年5月,駐瑯勃拉邦總領事黎寶光應邀赴老撾瑯勃拉邦省行政學院為干部培訓春季班學員舉辦題為“中國農業(yè)和中國政府農村精準扶貧工作”的講座,詳細介紹了當代中國農業(yè)和中共十八大過去五年來中國政府農村精準扶貧工作所取得的成績。2019年4月30日,中老簽署《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根據這一計劃,中方向老撾派遣農業(yè)專家,幫助老撾培養(yǎng)農民致富帶頭人,提高其農業(yè)產量和農產品附加值。[注]“中企農業(yè)合作項目促老撾糧食增產,當地百姓感慨——‘中國朋友幫助我們更多人擺脫貧困’”,《人民日報》,2019年5月13日第16 版。在工業(yè)領域,由于老撾各方面制度還不健全,其工業(yè)基礎差,工業(yè)發(fā)展水平遠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老兩國在產業(yè)結構上的差異勢必帶來兩國的貿易逆差,這種貿易逆差是短期內無法扭轉的。對此,中國一是向老撾提供直接經濟援助,補齊貿易逆差;二是幫助老撾發(fā)展工業(yè),形成獨特的工業(yè)特色,爭取在未來進一步填平兩國的交易逆差;三是與老撾合作進行工業(yè)研究,幫助老撾發(fā)展自己的技術,擁有獨立的發(fā)展?jié)撃堋?/p>
第二,注重援助的導向性,解決老撾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急需。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以老撾脫貧的需求為直接導向,這樣的經濟援助是與老撾的直接需要相適應的。雖然老撾近年經濟增長速度較快,但仍屬貧窮國家,經濟增長主要靠勞動力投入占比較低的輕工業(yè)帶動。只有解決了就業(yè)問題,老撾才能真正地擺脫貧窮。為此,中國在對老撾進行經濟援助時著力點專注于解決老撾的就業(yè)問題。這不僅發(fā)展了老撾經濟發(fā)展的急需產業(yè),而且從根本上解決了其就業(yè)問題。除了對涉及就業(yè)項目的關注,中國重點加大了對老撾民生領域的援助力度,為老撾發(fā)展了防洪、灌溉等利于其農業(yè)發(fā)展的工程,將水引到農民家門口,解決了長期困擾老撾的水利問題。2017年中國無償援助7800余萬元人民幣建設老撾國家會堂餐廳,向老撾實施減貧合作示范項目援助3300余萬元人民幣,援建萬象市瑪霍索綜合醫(yī)院、國立大學孔子學院項目、老撾人民軍首個臨床醫(yī)學技能培訓中心、國家地震監(jiān)測臺網和地震數據中心以及萬象市的2所中學等。[注]陳定輝:“老撾: 2017 年回顧與 2018 年展望”,《東南亞縱橫》,2018年1月,第43頁。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還十分注重老撾本國的人才培養(yǎng)。通過學校的設立、獎學金的設置,幫助老撾培養(yǎng)出一批本國的優(yōu)秀人才,使其在未來的發(fā)展中不至于受制于人,而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穩(wěn)定發(fā)展。
老撾是全球受地雷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在老撾投下了2.7億枚爆炸物,其中8000萬枚沒有爆炸,老撾25%的村莊存在雷患。[注]孔楚山:“清除國際雷患,促進和平發(fā)展——中國援助老撾人道主義掃雷培訓班側記”,《世界知識》,2013年第23期,第51頁。中國積極幫助老撾消除雷患,一方面為老撾培訓掃雷技術人才,使他們能熟練地掌握爆破排雷、牽引排雷等一系列掃雷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還向老撾捐贈了一系列成本低、實用性強的掃雷設備器材,幫助老撾增強掃雷能力,將有助于消除地雷和其他戰(zhàn)爭遺留爆炸物對當地人民生命和財產造成的威脅,促進當地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注]同上。
在遇到特殊情況時,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也十分注意時效性。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國就對老撾提供了相當程度的經濟援助,幫助老撾穩(wěn)住國內經濟并防止金融危機的再次出現。2012、2013、2015年,老撾爆發(fā)了水災、疫情和蟲害,為此中國除了直接提供物資支援外,還專門設立了相應的防治水災、疫情、蟲害的專項基金幫助老撾渡過困境。
第三,以基礎設施建設援助為重點,為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在20世紀50~70年代,中國對老撾經濟援助以修建路橋為主,以提高老撾獨立自主的發(fā)展能力。其后很長時間內,基礎設施援建一直是中國對老撾經濟援助的重要組成,其中包括1990年的衛(wèi)星接收中心、1997年的“泛亞洲”鐵路、文化休閑中心、2006年的湄公大橋、2010年的陸路交通、2013年的國際會議中心和13號公路、2013~2015年的各種公路和商貿中心建設等項目。中國金融機構還為老撾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的金融保障,彌補資金缺口。2016年,中國建設銀行為老撾水電站建設項目提供13億美元貸款;2018年,中國工商銀行為老撾南普水電站項目提供貸款;中國進出口銀行對老撾的金融支持,覆蓋面從老撾萬象的東馬凱水廠到中老鐵路、從連接老撾首都萬象及周邊省會城市間的光纖網絡以及可覆蓋老撾全國的廣播通信衛(wèi)星。對于老撾這樣一個欠發(fā)達國家,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援助對于其奠定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至關重要。
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充分體現了合理性、綜合性、階段性和無償性。在不同階段提供不同的援助,并且總是切中老撾經濟發(fā)展的要害,既有雪中送炭也有錦上添花,既幫助老撾解決發(fā)展過程中的燃眉之急,也促進老撾開拓經濟增長中的發(fā)展方向。在提供援助的同時,中國始終尊重老撾發(fā)展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以幫助老撾建設國家和提升兩國友誼為最終目標,充分體現了國際主義精神,是國家援助中少見的純粹、無償的模式。對于中國提供的援助,本揚·沃拉吉總書記曾公開表達老撾黨和政府對中國的由衷感謝,以及對中老兩國合作共贏,實現持續(xù)友好關系的深切愿望。[注]“老撾領導人本揚表示愿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老撾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人民網,http://world.people.com. cn/n1/2018/1101/c1002-30377132.html.(上網時間:2018年11月11日)
老撾作為發(fā)展中國家,整體經濟水平低但發(fā)展迅速且潛力巨大。老撾對外貿易的依存度一直很高,這意味著其本國經濟發(fā)展極為依賴外國援助以及對外貿易。中國是老撾最大的貿易伙伴和經濟援助提供國,可以說中國對老撾的援助對其經濟與社會發(fā)展都極為關鍵。中國的援助給老撾提供了切實的幫助,增強了老撾未來繼續(xù)發(fā)展的潛力,得到老撾政府和民眾的積極評價。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2017年5月11日在首都萬象主席府接受中國媒體聯合采訪時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會為包括老撾在內的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發(fā)展中國家創(chuàng)造了機會。老撾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改善了基礎設施,得到了實惠?!盵注]“‘一帶一路’為老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訪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人民網,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0512/c1002-29271104.heml.(上網時間:2018年11月12日)
但與此同時,也要看到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尚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近年來,在具體操作層面,以下幾個問題表現得較為突出。一是土地征收與人員安置問題。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需要對土地進行重新規(guī)劃利用,這勢必使土地征收和人員安置問題非常突出。如果土地征收和人員安置問題沒有做好,必然帶來受到影響的老撾民眾對中國項目、企業(yè)與援助工程的誤解。二是替代種植見效慢的問題。推廣普通農作物的種植以代替罌粟種植是中國與老撾合作解決毒品問題的重要措施。但在普通農作物種植時,其帶來的直接經濟利益很難與罌粟相比。因此剛開始推廣“代替種植”時遭到了老撾國內農民的反對和抵觸。三是輿論宣傳問題。中國已經是老撾的最大經濟援助國,但由于宣傳工作有不到位之處,老撾民眾對援助的具體情況了解較少,甚至有民眾認為中國的經濟援助更多服務的是高官顯貴,懷疑中國提供的獎學金主要是給老撾高官子女留學所用,援助資金有被老撾官員貪污等問題。同時,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也引起了國際輿論的惡意詆毀,誣稱其為帶有其他目的的政治援助。
為了應對和解決面臨的問題,在未來對老撾的經濟援助中,中國方面可以對以下幾點更加注意。
一是進一步探索中老可持續(xù)經貿合作與經濟援助模式。著眼未來,聯合國《2030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是一個重要的目標。中國對老撾的援助已具備了廣度和深度,如何使其具有可持續(xù)性是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問題??沙掷m(xù)的援助才是構建中老兩國友好關系的重要手段。
二是著眼于民心工程的經濟援助,這其中應以醫(yī)療、交通、教育方面的經濟援助為重點。中國在推進“一帶一路”進程中倡導“五通”,民心相通就是其中重要一環(huán)。而要取得民心,醫(yī)療、交通、教育都是普通民眾最關注的內容。在醫(yī)療方面,幫助老撾實現常規(guī)疾病的疫苗防治、保證醫(yī)療水平和民眾看得起病十分重要。在交通領域,進一步方便普通居民的出行亦是關鍵。在教育上,中國蘇州大學已經是成功的典范,可以繼續(xù)發(fā)揚這種先進經驗,讓更多的中國學校走出去。同時,提供獎學金讓老撾的優(yōu)秀學生來中國學習亦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三是增強中國經濟援助的透明度,定期發(fā)布相關報告數據。透明度的問題反映的是管理上的不足,雖然做了實事但不善于講好故事也不行。進一步公開對外援助信息,是獲得國際社會和受援國民眾理解與支持的重要途徑。通過定期的報告和新聞媒體宣傳,既滿足了國際社會對經濟援助透明度的需求,也是對中國形象的有力宣傳。[注]參見王玉萍:“對新時代中國對外援助政策調整的思考”,《現代國際關系》,2018年第8期,第16頁。
四是加強中老雙方各級之間的合作,使得經濟援助用到實處,避免浪費?,F今的中老合作以及中國對老撾經濟援助更多地停留在政府層面。雖然更為高效,但往往親和力不夠。通過各個層級的交流,可使得中方的相關組織和個人也能在其中發(fā)揮作用。
五是重視援助過程的管理和結果的評估。援助過程的管理包括無償援助的使用、人才培養(yǎng)名額的分配等方面,盡力監(jiān)管到位,使其能惠及普通百姓。老撾經濟發(fā)展水平相對較低,援建的工程項目,并不是建成交付即可,而是要加強評估,做好后期的維護工作。
六是加強智力援助,使中老合作可持續(xù)發(fā)展。今后中國應進一步加強對老撾人才的培養(yǎng)和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交流。培養(yǎng)和經驗交流的途徑既可以是請進來,也可以是走出去。比如,可以請老撾相關領域的人員來華學習、培訓、參觀考察,也可以鼓勵中國在老撾的企業(yè)多雇用當地人員,現場教學和培訓。
七是對于可能潛在的兩國貿易爭端問題,中老必須建立完善的糾紛解決機制,以方便兩國在貿易糾紛上的及時溝通,避免摩擦與誤會。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意在幫助老撾快速發(fā)展,亦有志于開發(fā)老撾市場,達到雙贏的目標。在產業(yè)類型上,老撾從中國大量購入電氣機械類產品,而中國則從老撾大量進口礦石、木材等原材料。中國的經濟援助也幫助老撾建立日益完善的對外貿易機制。雖然中老自然資源貿易迎合了老撾曾提出的“資源換資金”戰(zhàn)略,但老撾政府將因為資源大量出口而面臨國內的巨大壓力。未來,中國的投資和經濟援助應更多關注可再生資源,這也有利于中國企業(yè)在國際上取得更好的聲譽
中老同處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是山水相連的好鄰居、好伙伴。從歷史的發(fā)展角度來看,中國對老撾的經濟援助是中國睦鄰友好的體現,也是兩國歷史關系帶來的必然。這份情誼也會進一步影響到未來兩國的關系,使兩國在未來一直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共謀發(fā)展,共同進步。[注]Scott Kennedy, David A. Parker, “Building China’s One Belt, One Road,” CSIS, APR 3, 2015, https://www.csis.org/analysis/building-china%E2%80%99s-%E2%80%9Cone-belt-one-road%E2%80%9D.(上網時間:2019年4月5日)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推進和中國-東盟自貿區(qū)的不斷發(fā)展,老撾在中國周邊外交戰(zhàn)略和公共外交戰(zhàn)略中的重要性日漸突出。在對老撾的援助中,中國要繼續(xù)貫徹和落實好“親誠惠容”和“正確的義利觀”理念,目的是為國家發(fā)展和民族復興營造更好周邊國際環(huán)境。同時,兩國在經濟上的友好合作事關兩國的核心利益,對亞洲其他國家的發(fā)展也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