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衣柜,看到一排排老海報的時候,我才感受到,青春期的記憶是不可逆的。人總會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盡管這個過程漫長而無形。有時候,物品會比你本人更清楚這一點。就這樣,我在電影創(chuàng)造的風(fēng)尚指引之下,跌跌撞撞地來到了21世紀(jì),然后,我認(rèn)識了本世紀(jì)最著名的熒幕時尚偶像: Carrie Bradshaw 。
露易絲“壞”得純粹,像是頑皮的小孩子卻保持著純真。
沒有人比露易絲·布魯克斯更有資格作為波波頭這個發(fā)型的代言人。在關(guān)于波波頭的資料里,很容易看到她的形象:黑色短發(fā),牢牢地貼在耳際,野得難以馴服。事實也正是如此。露易絲是典型的“野姑娘”,個性率直,愛說驚世駭俗的話。美國影評人寶琳·凱爾曾經(jīng)贊揚露易絲·布魯克斯的美“幾乎是非人的”,而羅杰·伊伯特則說露易絲·布魯克斯“自己卻把這種美當(dāng)成一件無足輕重的禮物,作為一個淘氣的姑娘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派拉蒙影片公司找這個胡作非為的姑娘拍了一部電影,成為FLAPPER(1920年代女性的潮流,更是一個文化符號)代表作,電影的名字叫《迷失少女日記》。
鮑嘉是大男子主義的,如果和他搭戲的是個小女人,那并不能得到什么有趣的化學(xué)反應(yīng),只有把白考爾和鮑嘉放到一起,你才會覺得,有時候大男子氣也并不討厭。
白考爾的音色并不清脆,在她年紀(jì)尚輕時已帶著一絲沙啞,在銀幕上她似乎從不正眼看人,一般人不敢走近她身旁三尺范圍。這種桀驁不馴的姿態(tài)和亨弗萊·鮑嘉倒是形成了一組絕配。不跟鮑嘉在一起的時候,她更為帥氣一些。她身上的鋒芒,在鮑嘉面前收斂了許多。雖然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她的時髦,是在與鮑嘉搭檔的《夜長夢多》,里面的千鳥紋格套裝造型令人驚艷。白考爾標(biāo)志性的表情——低頭,熾熱的眼神斜向上瞟——是無意中的發(fā)明。因為《江湖俠侶》是她第一次演戲,每當(dāng)攝影機(jī)開動時她就止不住地緊張,只有將頭埋下,才能使自己暫時停止瑟縮。然而她很快習(xí)慣了這個動作并運用嫻熟,后來效仿者眾。
一條裙子改變不了她的生活,一枚鉆戒也改變不了。能改變生活的是自身,不是裙子。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恐怕沒有那部時裝劇,比《SATC》更“現(xiàn)象級”?!禨ex and the City》首季播出是在1998年,到第六季結(jié)束,已是2004年,完美地跨了一個世紀(jì)。在劇迷腦海中,《SATC》似乎從來也沒有結(jié)束過。它就像是浸泡在培養(yǎng)皿里,一直保持著鮮活的樣子,這不僅是追劇或穿衣層面上的,而是作為一種參照,與日常聯(lián)系在一起。這是為什么呢?——這部十年前看來有些浮夸、狗血與做作的美國肥皂劇,慢慢與我們的生活貼近了。比方說,第一季第一集,專欄作家Carrie站在郵筒邊,開宗明義地說明了她專欄要探討的問題: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出色的未婚女性,卻找不到一個出色的未婚男性呢?真是一個斯芬克斯之謎。時間過去了21年,從美國到中國,依然沒有人能給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