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濤 王冰
“黨建不是不能走進孩子心里,只是沒找到科學的方法吸引孩子?!弊猿晒Υ蛟臁兑粠б宦贰贰包h建整合課”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第一中學黨委書記王婷感觸良多。
將黨建與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齊齊哈爾市第一中學創(chuàng)建的“十九大知識進課堂、黨建課程化”新模式,以黨建整合課的形式寓教于樂,把黨的“神經末梢”延伸到了校園最深處。
2016年,中組部、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要求充分發(fā)揮中小學校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堅持立德樹人、德育教育為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tài)工作。而如何以黨建來“立德樹人”,也成了齊齊哈爾市第一中學黨委一直在探索的事情。
在一次由齊齊哈爾市教育局組織的去山東的學習中,學校黨委書記王婷跟隨其他人員一起在濰坊考察了一所初中學校展示的“黨建整合課程”,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讓從事20多年黨務工作的王婷很受啟發(fā)。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暯娇倳泴η嗄杲o予厚望,黨的十九大描繪了新時代的宏偉藍圖,我們也應該讓學生們感受國家飛速發(fā)展的變化,他們肩負使命,是未來的建設者?!蓖蹑糜X得,在高中也完全可以用這種形式將黨建與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把黨建‘立德樹人’的要求,‘立’到課堂上,走進學生心里!”
回校后,王婷和幾個老教師碰頭,把創(chuàng)建“十九大知識進課堂、黨建課程化”新模式,列為學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工作,并確定了“一帶一路”這一主題,讓黨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走進課堂、融入學生心里。
定主題、定內容、定學科、定教師、定銜接、研究課件……全程由老教師把關。一個多月時間,前前后后研究了四次的“黨建整合課”,幾經打磨終于成功。
“黨建課程化”,不是一個人坐在那里講大道理,而是由各個學科的教師打破學科知識“藩籬”,聯(lián)手為學生打造一堂營養(yǎng)豐富的“知識盛宴”。
由古至今“一帶一路”的線路,古絲綢之路的形成到現(xiàn)在,古絲綢之路上的文化,敦煌莫高窟壁畫等影響,怎么做好準備將來為國家建設找準位置實現(xiàn)職業(yè)理想……在這堂“黨建整合課”里,最大的特點就是“整合”。圍繞“一帶一路”內容,地理、歷史、政治、語文、美術等學科知識點,巧妙銜接、融為一體。
內容上,上接國家大政方針,緊扣黨中央戰(zhàn)略部署,下連學校課程實際,更有廣博的知識延展,既體現(xiàn)學科特點,又具備政治課特征,還涉及高考內容。在寓教于樂、寓學于樂中,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黨課研發(fā)上,充分發(fā)揮了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員教師帶動非黨員教師,高一學年骨干教師“集體備課”,結對子、互幫互助……
“以前總說文史不分家,但感觸不是很深,這次體會的確加深了?!闭Z文老師、黨員徐博感慨道,“個人有很多啟發(fā),‘一帶一路’知識也重新學了一遍”。
作為學科教學人,也是德育工作者,教師們在“黨建整合課”研發(fā)過程中,擴充了學科領域知識面,自身也受教育?!昂芏鄡热菸覀円膊皇橇私獾锰貏e詳細,但這課以后有‘專家團隊’了!”黨委書記王婷戲稱。
整堂“黨建整合課”,教師不是簡單地背書,而是配合影音畫娓娓道來,在知識講授中給學生更加系統(tǒng)、全面的認識,讓黨的精神在學生中落地生根。
“抓住了注意力,提高了綜合素質,開拓了視野,還提前展示了如何做高考綜合類的題?!备咭?3班學生賈洪博在上完課后,感到大有收獲,更明確了理想和努力的方向?!罢媸侨?、不一樣的體驗?!逼綍r關注時事不多的高一1班學生陶齊平說,這次不僅了解了當代大事,更加深了對語文、政治、歷史三門課程的理解。他印象最深刻也備受鼓舞的是國家的飛速發(fā)展變化,“讓我們這一代青年朝著更加堅定的目標去邁進”。
“黨建整合課”,明顯改變了重教書輕育人、黨的教育形式單一、吸引力不強、被動學習效果不明顯等突出問題。
“為了什么去學習?青春不后悔,祖國繁榮富強!”語文教師徐博說,之所以在黨課中找到邊塞詩這個載體和切入點,就是要傳遞給學生,是奉獻精神引領由古至今的一代代“張騫”報效祖國。“開設‘黨建整合課’非常有必要,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洗禮!”
“‘黨建整合課’對學生是一個引導和激勵,知識上,引導他們更加關注掌握國家大事;情感上,激發(fā)他們熱愛國、熱愛黨的情懷。”政治教師許麗麗說,“黨建融合課”從形式、內容上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對國家的認同,比傳統(tǒng)書本感受更實際也更直接;對教師而言,更是感受到了黨的先進性?!?/p>
在校黨委書記王婷看來,“黨建整合課”很實用,達到了學科目標和德育目標兩個效果。學校也計劃讓全校教師聽這堂“黨建整合課”,并把“黨建課程化”作為一個項目繼續(xù)做下去,爭取一個學期做一個主題,不斷結合時政研究確定新的主題,“讓全體師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