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海兵
古人云:人生而有欲。人的欲望與生俱來,追求精神上的愉悅、物質(zhì)上的富足是人類的天性。但是欲望也有良莠、正邪之分。正當(dāng)?shù)?、合理的欲望可以催人奮進(jìn),鼓舞人們走向成功;而邪惡的、卑劣的欲望,則會使人利令智昏、胡作非為,最終誤入歧途,成為導(dǎo)致人生腐化墮落的誘因。
“有欲甚,則邪心勝”“欲熾則身亡”,對滋生的私欲、貪欲,若不加以禁止,任其無限膨脹,就難免會被無度的欲望所累所害,最終葬送美好的人生。管住自己的欲望,對于黨員干部來說尤為重要,必須像古人說的那樣“去聲色、禁嗜欲”,不然就會讓欲望牽著自己的鼻子走,從而沉淪在欲望的深淵中,導(dǎo)致“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禍流于滔天”。
“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這些道理其實并不深奧,相信黨員干部都能明白,然而,“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者、欲壑難填之徒自古有之,明朝詩人朱載堉在《十不足》中就有非常形象而生動的描述:“終日奔忙只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上天梯子未做下,閻王發(fā)牌鬼來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還嫌低?!?/p>
常言道,難耐清貧莫為官。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方志敏曾說“矜持不茍、舍己為公,卻是每個共產(chǎn)黨員必須具備的美德”。身為黨員干部,必須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穩(wěn)得住心神、忍得住誘惑、抗得住侵蝕、經(jīng)得住考驗,若想通過為官過上大富大貴的日子,只會讓人在鶯歌燕舞中迷失,在紙醉金迷中墮落,在燈紅酒綠中消沉,最終葬送自己的大好前程。雖然生活可以清貧,但是心靈不能荒蕪、信念不能動搖、理想不能空虛。只有時時以清貧砥礪自己,才能始終淡泊名利、遠(yuǎn)離喧囂,不被世俗紛擾所淹沒、不被聲色犬馬所擊倒;才能始終做到干干凈凈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