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和媽媽在去圖書館的路上,看見一家咖啡屋,我好奇地問:“媽媽,咖啡到底是什么味道的?為什么這么多人坐在那里喝咖啡呢?”媽媽思索了一會兒,說:“我也形容不出來咖啡到底是什么味道。明天你可以去問一下你們培訓班的劉老師,我想她應該會講得很形象、很具體?!?/p>
第二天,我一到培訓班就飛快地跑到劉老師面前,問道:“劉老師,咖啡到底是什么味道呀?”劉老師先是一愣,應該是沒想到我突然會問她這么一個問題,接著,她從柜子里拿出一包咖啡遞給我,說:“只有你親自品嘗了才會知道它是什么味道。味道是一種非常私人化的感覺,喜歡了就覺得它香香的,很好喝;不喜歡就覺得它是苦澀的,難以下咽。而且,在不同的情況下,比如加了不同比例的牛奶或糖,就又是另外一種味道了。你回家嘗一嘗,等你嘗過之后,我們再一起討論咖啡的味道,行嗎?但是記得要少喝點,小孩子是不能喝太多的。”
我有些疑惑,但還是點了點頭。劉老師每天都喝咖啡,咖啡屋里也常常有很多大人喝咖啡,為什么我們小孩兒就不能喝太多?難道是咖啡太好喝了,劉老師怕我經(jīng)常向她要咖啡喝嗎?
回到家我就急忙上網(wǎng)查找有關咖啡的資料。原來,兒童不宜喝大量咖啡,是因為咖啡里的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會造成失眠,引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專心,甚至可能引起多動癥。哈哈,我差點錯怪劉老師啦!
解決了疑問,我拿來一個漂亮的杯子,把咖啡包撕開,將咖啡小心地倒入杯子里。咖啡是淺褐色的小顆粒,像感冒的時候媽媽給我喝的板藍根。我先倒了一點熱水,可能是水太少了,咖啡凝成了一個大疙瘩。我又加了點水,用小勺子輕輕地攪拌了一下,咖啡奇跡般地沖開了,散發(fā)出濃濃的誘人的香氣。我拿起勺子舀了一勺,小心翼翼地放在嘴邊嘗了嘗。先是有點苦,慢慢地又有點甜,像巧克力的味道,細細品味,好像越來越甜了,絲絲滑滑的,還有點奶香味兒。我趕緊灌了一大口,“哇,好苦呀,太苦啦!”那澀澀的苦味,仿佛一下子流遍了我的全身。怪不得電視里的人們都是小口小口地品咖啡,是那么不疾不徐,那么優(yōu)雅,原來大口地喝太苦了。
咖啡不是單純的苦,也不是完全的甜,真的就像劉老師說的那樣,必須自己慢慢地、細細地品味,才會知道它真正的味道。其實,很多事情不都是這樣嗎?只有親自去經(jīng)歷了,才會有更深刻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