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旗下流媒體平臺“迪士尼+”自本月上線以來,雖然擁有千萬級的用戶數(shù)量,卻陷入有關“過時文化描述”的輿論爭議之中。
“迪士尼+”把公司許多壓箱底的影視資源都搬到線上,然而其中一些早期作品在今天看來,涉及針對黑人、印第安人、阿拉伯等地區(qū)的種族主義和對他國文化的歧視。為此,迪士尼在播放這些節(jié)目的摘要時,會附加一條聲明:“該節(jié)目按照最初的方式呈現(xiàn),可能包含過時文化描述”。這本是避免敏感爭議的“免責聲明”,然而迪士尼在實際操作上卻并沒有完全貫徹到位,“過時的文化描述”標準也很模糊。譬如,1967年的動畫片《奇幻森林》中出現(xiàn)了這條提醒,然而2003年的續(xù)集中卻沒有使用。
相比之下,一些人覺得同樣有“歷史遺留問題”的華納公司做得更好。該公司的聲明如此寫道:“你即將看到的動畫片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它們可能描繪了美國社會司空見慣的種族偏見,這在過去和現(xiàn)在都是錯誤的。雖然這些卡通并不代表今天的社會,但它們是按照最初創(chuàng)造時的樣子呈現(xiàn)的,否則的話就相當于宣稱這些偏見從未存在過。”
但在美國印第安人影視行業(yè)權益保護組織看來,傷害已經造成,即便有聲明也很難抹去。▲
(董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