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星
摘要:《呼嘯山莊》在英國小說史上是一部極為重要的作品,包含著深刻的悲劇色彩,但這也是其魅力所在。本文系統(tǒng)闡述了該作品的整體悲劇色彩,首先從作者艾米麗的經(jīng)歷闡述了《呼嘯山莊》悲劇色彩的主要來源,其次對主要人物的命運悲劇進行了分析,最后總結(jié)了導致悲劇的原因。
關(guān)鍵詞:《呼嘯山莊》;悲劇色彩;解讀
中圖分類號:I3/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19)13-0127-03
《呼嘯山莊》是英國著名小說家艾米麗所創(chuàng)作的一本愛情小說,是以主人公希斯克里夫與凱瑟琳的愛情為主線的敘事型小說,被認為是艾米麗的代表作?!逗魢[山莊》也被稱之為英國歷史上最奇特的小說,不僅深刻反映了當時英國社會所存在的各種社會問題,同時整體情節(jié)設(shè)置也較為驚心動魄,在閱讀過程中會給人們帶來一種別樣的體驗[1]。但是,《呼嘯山莊》的結(jié)局是一個悲劇,同時整個故事的悲劇色彩也極為鮮明。本文重點對《呼嘯山莊》的悲劇色彩進行研究。
一、《呼嘯山莊》悲劇色彩的來源解讀
任何文學都是以作者的親身經(jīng)驗與情感為依據(jù)所進行的創(chuàng)作,因而對《呼嘯山莊》的悲劇色彩進行解讀,并對其作者艾米麗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艾米麗的悲劇情感是塑造《呼嘯山莊》悲劇色彩的重要源泉。
艾米麗的父親是愛爾蘭人,在愛爾蘭解放之初,作為農(nóng)民的他在經(jīng)濟方面極為拮據(jù),直到35歲時才遇到艾米麗的母親并與她結(jié)婚。艾米麗的父母在結(jié)婚之后為了生計決定舉家搬往英國,最終在英國北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落腳。但他們在搬到英國之后未能有效改變自身的生活境遇,同時先后又有六個孩子出生,整個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也來越重,艾米麗的母親與姐姐都因為貧困交加而先后去世。作為家中第五個孩子的艾米麗自小就需要參加勞動生產(chǎn)與做家務(wù),同時她也未能進入學校接受教育,只能在業(yè)余時間自學。盡管如此,艾米麗依然堅持不懈地與命運展開頑強地斗爭,利用有限的教育資源進行學習,同時也充分發(fā)揮了自身的想象,先后嘗試通過詩歌、小說來表達自身的情感。在此過程中,艾米麗的祖父對她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在年輕時候曾經(jīng)游歷過很多地方,在艾米麗小的時候他經(jīng)常為她講故事,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對她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艾米麗的祖父由于長期生活在社會底層,他所講述的故事往往也帶有一定的悲劇色彩。加之艾米麗自小就受到貧困生活的磨難,在長期的生活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悲劇式的思維模式,在進行《呼嘯山莊》的創(chuàng)作時艾米麗甚至不自覺地加入了個人的情感,從而為小說注入了更鮮活的悲劇色彩[2]。
《呼嘯山莊》中最大的悲劇體現(xiàn)在愛情方面,而這也與艾米麗的情感體驗存在直接關(guān)聯(lián),艾米麗在世上只活了29年,創(chuàng)作《呼嘯山莊》時正是她最向往愛情的年齡,但艾米麗并沒有享受到愛情的美好,她被心中的戀人殘酷地拒絕了,自此之后悲傷、失落就成為艾米麗生活中最常見的情感色彩[3]。另外,據(jù)考證,艾米麗的哥哥也經(jīng)歷了悲慘的愛情體驗,這些無疑都對艾米麗的性格產(chǎn)生了影響,并被她深刻反映在小說當中。
二、《呼嘯山莊》中人物的悲劇命運
《呼嘯山莊》對人物命運的塑造也采用了悲劇的方式,在小說當中大多數(shù)人物都面臨著較為悲慘的命運,其中尤以主人公希斯克里夫與其曾經(jīng)的戀人——凱瑟琳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一)希斯克利夫的悲劇式命運
希斯克利夫是《呼嘯山莊》的男主人公,整部小說也都是圍繞著他的愛情故事與復仇之路來展開的,這種悲劇在其一出生就已經(jīng)完全被定格下來。希斯克利夫是一個吉普賽棄嬰,在當時種族歧視異常嚴重的時代,作為吉普賽人本身就具有深刻的原罪,而這種原罪則被完全帶入到他的一生當中。但在最初的幾年當中希斯克利夫也是幸運的,他得到了老恩蕭的疼愛,同時也獲得了凱瑟琳的愛情,盡管受到了其他人的歧視與虐待,但是其內(nèi)心當中的悲觀色彩則被很好地隱藏起來。但是這種悲劇式的命運必然無法長期地保持穩(wěn)定,在老恩蕭去世之后,希斯克利夫受到了辛德雷的虐待,同時凱瑟琳也選擇離開他。在雙重打擊之下,希斯克利夫心中的仇恨種子開始復蘇與萌芽,他開始變得殘暴與冷酷無情,最終走向了復仇之路,但是這也意味著他的人生悲劇將再次啟航[4]。
而導致希斯克利夫悲劇命運的原因也并不完全體現(xiàn)在其身為吉普賽人的無奈,更體現(xiàn)在其懦弱與自卑的心態(tài),盡管這種懦弱本身就來自于其出生命運的不幸,當他在外面不完整地聽了凱瑟琳和仆人奈麗的對話,“……我對埃德加的愛像樹林中的葉子,在冬天變化樹木的時候,時光便會變化成葉子;我對希斯克里夫的愛則像樹下面的永恒不變的巖石,雖然看起來它給你的愉快不多,可是這點愉快確是必需的、永久的……和他結(jié)合會降低我的身份。”當他聽到凱瑟琳的話時,他因為自身的懦弱而選擇離開,并沒有主動去爭取自己的愛情,這種懦弱也最終決定了他會受到人們的唾棄、辱罵而不會主動反擊,但是當唾棄與辱罵超過了其心理預期之后,則必然會走向反面,并帶領(lǐng)著他走向復仇之路[5]。
(二)凱瑟琳的悲劇式命運
凱瑟琳是《呼嘯山莊》的女主角,在小說當中凱瑟琳盡管并沒有與希斯克利夫相類似的命運原罪,但其性格也造就了其命運的悲劇,在以希斯克利夫為主線的敘事小說當中,凱瑟琳的悲劇式命運也被刻畫得異常鮮明。從小說所描述的內(nèi)容來看,凱瑟琳的性格是極其矛盾與復雜的,首先,凱瑟琳屬于一個非傳統(tǒng)的女性,她極度渴望自由,并不會被世俗所羈絆,只會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6]。希斯克利夫之所以會愛上凱瑟琳并不僅僅是因為二者在心理、情感方面的一致性,凱瑟琳不避世俗成見,敢于與希斯克利夫成為朋友是二者愛情得以萌芽的一個重要因素,當愛情的種子被植入了二者的內(nèi)心之后,兩顆年輕的心就深深地聯(lián)系在一起,最終墜入愛河。但凱瑟琳也具有虛榮、充滿物質(zhì)欲的另一面,她不甘心永遠只停留在社會的底層,她始終渴望著能夠通過各種途徑實現(xiàn)自我生存境遇的跨越與提升,而正是在這一性格特征的驅(qū)動之下,她與希斯克利夫的愛情也蒙上了一絲悲劇的陰影。凱瑟琳在入住畫眉山莊之后其內(nèi)心就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而正是在這種心理情感的驅(qū)動之下他才最終選擇了離開希斯克利夫。這說明凱瑟琳的本性上也存在著一定的懦弱性,她雖然渴望自由,但卻害怕失去財富的自由,也無法正視自己的愛情,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之下,凱瑟琳最終選擇了林亨[7]。
若凱瑟琳最終堅持了自己的選擇,那么二人的結(jié)局也必然不會陷入悲劇的深淵之中,凱瑟琳也不會因此而喪命。但凱瑟琳性格中的矛盾不僅導致了其自身的悲劇,同時也為希斯克利夫與林亨二人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在與林亨在一起之后,凱瑟琳依然不能完全放下希斯克利夫,她還依然無所顧忌地愛著希斯克利夫,甚至在雨夜之中去尋找自己的愛人。正是在這種復雜與矛盾的心理情感的驅(qū)動之下,凱瑟琳的生命之花最終完全凋落,也留給了兩個男人無盡的悲痛。
三、導致《呼嘯山莊》中悲劇色彩的原因
從人本哲學的視角來看,人是自我的個體,在相同社會環(huán)境當中不同的個體所表現(xiàn)出來的差異皆是由于自我的差異所導致的。從《呼嘯山莊》所描述的內(nèi)容來看,整個悲劇色彩雖然有特定時代的影子,但造就這種悲劇的根本原因依然在于人們對自我的迷失與背叛,最終導致本心的缺失,從而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一)希斯克利夫的自我迷失與背叛
在小說當中希斯克利夫本身是一個流浪兒,但是老恩蕭收養(yǎng)了他,其基本的生計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但是根據(jù)馬斯洛心理需求理論,人的需求被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價值實現(xiàn)需求,當下一層級的需求被滿足之后則會產(chǎn)生更高層次的新的需求,若環(huán)境無法滿足人們的這些需求,那么就會出現(xiàn)心理疾病。當希斯克利夫被收養(yǎng)之后,他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了更高層級的需求,即被愛、被尊重等需求。在老恩蕭的關(guān)愛與凱瑟琳的愛情的滋養(yǎng)之下,希斯克利夫雖然也遭受了不順,但是其需求基本上能夠被滿足。即使是在老恩蕭死了之后,由于他依然能夠維持與凱瑟琳之間的關(guān)系,所以他的心理依然是正常的。當凱瑟琳決定嫁給體面漂亮且有錢的林亨,而不是希斯克利夫的時候,希斯克利夫心理上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凱瑟琳這么做不僅背叛了希斯克利夫的愛,更讓他明白,不論是在呼嘯山莊還是畫眉山莊,都沒有他的立足之地。雖然他偷聽到了凱瑟琳結(jié)婚前對奈麗的自我剖析,但他知道,失去凱瑟琳就等于失去了所有的精神依靠,其實也就等于失去了“自我”,所以他要不擇手段去尋覓“自我”的回歸,因此也就有了他三年后的瘋狂報復[8]。
當一個人真正的走進了自我迷失之后,那在心理情感上基本會被定義為另一個人,在小說當中對希斯克利夫的這一變化過程進行了夸張的描述。在三年之后希斯克利夫不僅在心理上出現(xiàn)了明顯的變化,甚至在容貌方面也已經(jīng)發(fā)生了顯著變化,他的心中始終具有強烈的復仇愿望,同時他也為此實施了瘋狂的報復行為,這標志著希斯克利夫完全背叛了當初的自我。當希斯克利夫再次見到即將臨產(chǎn)的凱瑟琳時,他并沒有選擇積極去救治,而是選擇了去責備并占有她。此外,他還通過賭術(shù)將辛德雷的所有財產(chǎn)騙光并霸占了呼嘯山莊,同時還像辛德雷對待自己一樣去對待他的兒子。另外,他還通過騙取伊莎貝拉的愛情等方式騙取了畫眉山莊的控制權(quán)。
對希斯克利夫歸來后的具體行為來看,其難道僅僅是為了實現(xiàn)復仇的愿望嗎?顯然不是,在歸來的初期,他雖然包含著報仇的強烈愿望,但是在實施具體行為的過程當中,他完全淪為欲望的奴隸,在不自覺中喪失了自我,這也是他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二)凱瑟琳的自我迷失與背叛
從小說中可以發(fā)現(xiàn),凱瑟琳是一個高度向往自由的女孩子,但是當她選擇嫁給林亨的時候,她就徹底迷失了自我,這也預示著她的未來將陷入無限的孤寂與悲鳴當中。對于這種迷失,作者在一開始就采用了鋪墊的方式進行描述,在小說的第三章中作者采用了隱喻的手法將凱瑟琳以一個無家可歸的形象展示在讀者的面前,預示著凱瑟琳將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自我。最后當凱瑟琳知道希斯克利夫離家出走之后,她再次陷入到了歇斯底里的瘋狂當中,而醫(yī)生則認為她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了“神經(jīng)錯亂”,凱瑟琳認為真正的自己已經(jīng)完全被希斯克利夫帶走了,現(xiàn)在所剩下的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個軀殼。自此之后,凱瑟琳心中對自由與戀人的愛逐漸被一個迷失了自我的野獸所替代,從表面上看起來,她是美麗優(yōu)雅的畫眉山莊女主人,但是她始終未能忘記自己曾經(jīng)最愛的人。而當三年之后希斯克利夫再次出現(xiàn)時,她心中的野獸則立即復蘇。但在被林亨發(fā)現(xiàn)她與希斯克利夫繼續(xù)交往,同時要求她立即停止這種不正常的關(guān)系時她的內(nèi)心則出現(xiàn)了強烈的沖突,并在這種沖突的作用之下,選擇了一種完全背叛自我的行為。她分不清自己是在畫眉山莊還是在呼嘯山莊,也分不清是白天還是黑夜[9]。她連續(xù)三天沒有合眼,不吃不喝地在痛苦和幻覺中掙扎,繼而再次出現(xiàn)了精神錯亂的癥狀,如同當年剛得知希斯克利夫離家出走時一樣。
對凱瑟琳來說完全背叛自我的結(jié)局是她逐漸無法分清自我與現(xiàn)實之間的區(qū)別,同時被兩個人愛也使得她的人格出現(xiàn)了分裂,若她要實現(xiàn)對兩個愛人的同時追求則必然要實現(xiàn)肉體的毀滅,達到靈魂上的合二為一。最終凱瑟琳選擇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但在小說當中即使凱瑟琳為愛情再次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背叛了自我的靈魂依然無法得到救贖,她的靈魂在荒原之上停留了20年,并不斷呼喚著自己的愛人的名字,但是她始終也未能等來自己的愛人。
四、結(jié)語
《呼嘯山莊》是一部充滿了悲劇色彩的小說,但這種悲劇并非是人為刻畫的悲劇,而是源自作者現(xiàn)實生活中的悲劇元素,這也使得小說的悲劇色彩更加飽滿與豐富,這也是長期以來《呼嘯山莊》作為一部悲劇小說能夠長期得到人們青睞的重要原因。在這部小說當中作者艾米麗把握住了人性的悲劇色彩,并賦予了作品更加生動形象的人物性格,使得整部作品的悲劇色彩更加完美與豐滿。
參考文獻:
[1]邢繼揚.放縱·扭曲·回歸——《呼嘯山莊》希思克利夫的人格結(jié)構(gòu)分析[J].淮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9(3).
[2]Steph Mastoris.The real Wuthering Heights:the story of the Withins farms[J].Folk Life,2018(1).
[3]Bob Duckett.Facets of Wuthering Heights:Selected Essays.By G raeme T ytler[J].Bront?Studies,2019(3).
[4]陸楚穎.“我就是希思克利夫”——談《呼嘯山莊》中狂飆突進的人物形象[J].文教資料,2018(36).
[5]王晶.以榮格集體無意識理論分析《呼嘯山莊》中的希斯克里夫形象[J].大眾文藝,2019(6).
[6]張永懷.時代的側(cè)影——小說《呼嘯山莊》與2011版同名電影之比較[J].長春大學學報,2019(5).
[7]石嬌,孫寶珩.荒原中的愛與恨——析《呼嘯山莊》的內(nèi)涵及啟迪作用[J].長江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8(2).
[8]楊友玉.對立·交融·統(tǒng)一:《呼嘯山莊》中的文學地理空間書寫[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
[9]張巖,王雙.自然生態(tài)與精神生態(tài)的雙重變奏——艾米利·勃朗特《呼嘯山莊》生態(tài)意蘊論析[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