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欽 朱瑩瑩
摘 要:本文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維度理論為基礎,研究分析電影《無間道Ⅰ》和《無間風云》體現(xiàn)的中美文化的差異。以這中美的這兩部電影為對象,基于權力距離、集體主義/個人主義、男性化/女性化合自身放縱與約束四個維度,對比研究中美文化的差異,增進兩國人民文化理解和交流,避免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誤解而引發(fā)不必要的沖突。
關鍵詞:文化維度理論;中美文化;差異
一、引言
2003年中國上映了一部電影——無間道Ⅰ,電影一出便獲得了超高的好口碑。兩年后,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又翻拍成了美版無間行者。兩個版本,同一故事主線,但無論是在拍攝手法還是情節(jié)展現(xiàn)上都有顯著的區(qū)別。因此,研究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維度理論,通過比較中國的無間道Ⅰ和美國的無間行者,以跨文化角度解讀,由點及面,分析中美兩國的文化差異,可以增進兩國人民文化理解和交流,避免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誤解而引發(fā)不必要的沖突。
二、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
在這個全球化時代,文化差異體現(xiàn)在不同國家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荷蘭心理學家吉爾特·霍夫斯泰德提出了一個框架用來衡量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就是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文化能將一群人與其他人區(qū)分開來,因為它是在一個環(huán)境下人們共有的心理程序[1]。
2.1 權力距離
權力距離是指對于某一個社會地位低的人對于在社會中不平等分配權力的接受程度。在這個維度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因為各個國家對權力的理解不同。歐美人更加注重個人能力而不是看重權力。而亞洲國家由于體制的關系,注重權力的約束力。
2.2 個人主義/集體主義
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維度是衡量某一個社會總體側重個人利益還是集體利益。傾向個人主義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松散的,人們更關心自己的家庭;而在傾向集體主義的社會中,人們則注重族群內(nèi)關系,關心大家庭,牢固的族群關系可以給人們保護和安全感,而對于個人則必須對族群持有絕對忠誠。
2.3 男性化/女性化
男性化與女性化維度主要是看某個社會具有競爭性、獨斷性這類代表男性的品質多,還是如謙虛、關愛他人這類代表女性的品質多,以及對男性和女性職能的界定。男性指數(shù)越高,該社會的男性化趨向越明顯,男性氣質更加突出;相反,則說明該社會女性氣質更加突出。
2.4 自身放縱與約束
自身放縱與約束維度指的是某一社會人們對基本需求和生活享樂的允許程度。自身放縱數(shù)值越大,該社會整體對人們自身的約束力越小,人們就越不約束自身。這也是最新添加的維度。
三、電影《無間道Ⅰ》和《無間風云》中的中美文化差異
3.1? 中美人民和警察的權力距離差異
權力距離指數(shù) (Power Distance Index, 簡稱PDI)是用來衡量權力距離的高低的,其范圍在0-100,得分越高,權力距離程度越高。在所有被調查的74個國家和地區(qū)中,中國的PDI為80分,美國的PDI為40,一高一低。由此可見中國是一個高權力距離的國家,美國是一個低權力距離國家[1]。
《無間道Ⅰ》中的人民對警察,警察對上級都保持一定的敬畏心理。他們在面對不同的權力關系時,會適當?shù)卣{整自己的言行。下級則一般不敢跟上級討論問題或者公然地反駁上級,而是滿意服從式的工作方式。美版《無間風云》中人民與警察則偏向于人人平等,認為權力分配不均降到最低。上下級之間感情距離較小,彼此認為是平等的,只不過是各自任務執(zhí)行和角色扮演不同。阿仁(梁朝偉)對待黃警司的態(tài)度雖然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尊敬,但是從劇中可以看出阿仁對上級的敬畏與尊重。劉建明(劉德華)作為警察內(nèi)部的臥底,對自己的上級也是持有一定的尊敬的。而美版中的比利(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科林(馬特·達蒙)對待上級的態(tài)度顯而易見的非常傲慢和無禮,甚至辱罵。
3.2? 中美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差異
中國與美國其實是非常典型的集體主義國家和個人主義國家。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提倡公有制且一直奉行集體主義。如電影《無間道Ⅰ》中的警察協(xié)同作業(yè)一般,中國人民從原始社會開始就是以群居為主,一同生活。在集體中,人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并且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這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個民族實現(xiàn)共同理想和目標的精神支柱[2]。
美國作為一個典型的個人主義國家,就如在《無間風云》中的臥底以及其他警員一樣,人們在潛意識里認同人人平等,崇尚個人英雄主義,強調個人的自由和個人權利的重要性。他們獨立思考,自己拼搏,不聽信他人的言論,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奮斗目標,同時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不懼權威,不懼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3]。
3.3? 中美社會的男性化與女性化程度差異
中國社會明顯地偏向女性化,具有大量的代表女性的品質如謙虛,關愛他人??偹苤t虛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一直流傳下來的美好品德,孔子留有“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關愛他人更是我們維持社會安定的必要準則之一,它予人溫暖與希望,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可以使自己身心愉悅,使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4]。
美國社會則偏向男性化,他們獨斷自立,粗魯且無禮,具有攻擊性和競爭性。在《無間風云》中每一個角色都說過大量侮辱性話語,他們性格暴躁,動輒出手打人,可見粗魯對他們來說習以為常。美國人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友好或者不友好的競爭隨處可見,如總統(tǒng)的競選,非常激烈。競選人在不同的地方做著一場場深思熟慮的演講,最后都是為了能夠成功上任[5]。
3.4? 中美人民對自身行為的放縱與約束差異
約束型的文化強調“個人內(nèi)心的基本需求應該在社會的各種規(guī)范和標準中得到控制和管理”?!稛o間道Ⅰ》故事圍繞著不法販毒分子和法治社會的沖突展開,其中大多數(shù)角色對自己的行為持有約束。哪怕是不法分子中的“傻強”,作為一個反面角色,他最討厭按摩,并且用生命履行了自己的承諾。孔子亦留有“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只有在規(guī)矩中個,人才能夠隨心所欲,只有遵守群體的規(guī)范,才會有個人自由[6]。
相比《無間道Ⅰ》所體現(xiàn)的規(guī)范、制約的社會文化,電影《無間風云》強調自由松散的社會觀——放縱型文化,強調“個人享受生活、尋求快樂的基本需求要得到充分的滿足”。劇中角色吸煙、嗜酒、吸毒,自身行為不受社會規(guī)范所約束,而是體現(xiàn)了人作為個體對于享樂的基本需求。美國文化自由、奔放,追求個人價值,注重滿足個人需求欲望,在電影中皆有體現(xiàn)[7]。
四、中美兩國文化差異的原因
4.1 思維方式差異
思維在人類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過思維,人們認識自然、社會,從而適應和改造環(huán)境,促進社會的發(fā)展。一個人的思維方式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受到經(jīng)濟環(huán)境和民族文化影響。思維方式一但形成,它就會指導人們?nèi)ニ伎?,付出行動。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模糊性和有機性,重視悟性直覺;西方傳統(tǒng)思維具有精確性和機械性,重視理性邏輯。中國傳統(tǒng)思維指向人倫關系,偏重向內(nèi)思考;而西方傳統(tǒng)思維指向人與自然的關系,偏重向外思考[8]。正是如此,中國權力差距較大,且崇尚集體主義,而美國權力差距大,推崇個人主義。
4.2 地理環(huán)境差異
封閉的大陸型地理環(huán)境使中國人的思維局限在本土,善于總結前人的經(jīng)驗教訓,喜歡“以史為鏡”,而空間意識較弱。這導致中國人求穩(wěn)好靜的性格,對新鮮事物和未知事物缺乏好奇和興趣。而美國則處于開放的海洋型地理環(huán)境,工商業(yè)、航海業(yè)發(fā)達,注重研究自然客體和探索自然奧秘。同時,海洋環(huán)境的山風海嘯也構成了他們注重空間拓展和武力征服的個性[9]。因此,美國社會相比于中國社會更加偏向男性化,也降低了美國人民對自身行為的約束能力。
4.3 宗教差異
宗教文化體現(xiàn)著人的情感、思想和信仰,也反映出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理念。中國雖然是佛教大國,但我們身邊信教人數(shù)卻不多。反觀中國人民現(xiàn)狀,人們自認為信教,但是只有在遇到不幸的時候才會想起來消災祈福。而美國是一個宗教色彩濃厚的國家,根據(jù)有關調查,82%的美國人認為自己信仰宗教,資料顯示美國有30多萬個基督教堂以及其他教會?;浇淘诿绹加薪^對優(yōu)勢,它的一切理論都是以神為中心而建立的,它的核心是對神的本質的論述[10]。而在不同的宗教影響下,人們塑造出來的性格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正式這種差異,造成了兩國人民思想上,行為上,乃至社會層面上的文化差異。
五、結語
全球化下中美兩國交流愈加頻繁,交際中難免會因文化差異產(chǎn)生沖突,而沖突根植于文化差異。在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理論下,對比分析電影《無間道Ⅰ》和《無間風云》,可以很好地了解和學習中美文化差異,增進兩國人民文化理解和交流,避免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誤解而引發(fā)不必要的沖突。
[參考文獻]
[1]HOFSTEDE, GEERT.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M].London:McGraw-Hill, 2005.
[2]張立飛.多模態(tài)視角下中美企業(yè)文化差異研究--以蘋果和小米產(chǎn)品發(fā)布會為例[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7.
[3]Gnter K. Stahl and Andreas Voigt,(2008).Do Cultural Differences Matter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 Tentative Model and Examination[J].ORGANIZATIONSCIENCE,Vol.19(1),pp.160-176
[4]李日.基于價值取向理論試析《刮痧》中所表現(xiàn)的中美文化差異[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9.
[5]Sarah Cavanagh et al.(2015).Cultural differences in recognition of subdued faci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s[Z].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015, Vol.39 (2), pp.309-319
[6]Gardner Wendi L. and Gabriel Shira,(1999)."I" value freedom, but "we" value relationships: Self-construal priming mirror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judgment[J].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9,Vol.10(4),321
[7]李日.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維度理論試析中美文化差異——以電影《喜福會》為例[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8.
[8]張靜.從批評話語分析角度解讀中美領導人就職演講的文化差異[J].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16.
[9]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85336098.html
[10]何英.論中西文化對比中的宗教差異[G].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7.
(作者單位:浙江中醫(yī)藥大學,浙江 杭州? 3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