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夏
在古代生活其實非常艱辛。俗話說,窮文富武。習(xí)武必須保證營養(yǎng),吃不起肉的根本沒法長期練武,還需要各式武器以及馬匹等裝備。所以在明代美洲高產(chǎn)作物傳入中國以前,民間能習(xí)武的大多是家里有錢的地主或富商,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李白。
郭沫若所寫的《李白與杜甫》里說:李客(李白的父親)必然是一位富商,不然不能夠攜帶那么多的人做長途羈旅。他入蜀以后,把李白養(yǎng)成了一個漫游成癖、揮霍任性、游手好閑、重義好施的人,這也足以證明李客是一個商人或地主。
李白仗劍行天涯的游俠形象與他的家產(chǎn)是分不開的。
古代習(xí)武之人的生活來源也無非是看他們混黑道還是混白道。過去俠以武犯禁,習(xí)武之人想來點黑錢無非就是搶劫、偷盜。
土匪是一個古老的行當,打春秋時代的盜跖開始,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才徹底消失。習(xí)武之人即使盜竊,也都是去偷大戶人家,比如燕子李三、怪盜一枝梅,再不然就是混黑幫。
黑幫出現(xiàn)得比較晚,清代才有,比如晚清民國時期的民間三大幫會組織:青幫、洪門、哥老會。以青幫為例,青幫皆以漕運為主業(yè),故稱糧船幫。他們最早就是借克扣漕運糧食起家,后來勢力大了,也接手給人平事的活,敲詐勒索,什么都干。
混白道,出身最好的當然是給官府做事的,比如從軍、當捕快。過去有句老話叫六扇門里好修行,有官府養(yǎng)著不愁吃穿,可以專心練功。
除了投身公門以外,民間混白道的主要還是做護院、當保鏢、開武館、跑江湖賣藝。其中,護院是一個非常清閑還來錢的行當。一般來說,護院主要是防飛賊盜竊、土匪搶劫,需要真動手的時候很少。護院的工作這么好,門檻當然也高,請的都是成名人物,不然無名之輩來看家護院反當了家賊那就要命了。所以在過去,能當護院的都是成名武師。護院里最有名的就是形意拳的創(chuàng)始人李飛羽,人稱神拳李。在咸豐、同治年間,李飛羽為形意拳之領(lǐng)袖,與八卦掌之董海川、太極拳之楊露禪鼎足而立,威震武林。李飛羽就曾給太谷縣鄉(xiāng)紳盂勃如當過護院。
而賣藝的行當一般認為是比較低等的,有本事的人很少去賣藝。但實際上,賣藝行當里也出過大神,那就是家喻戶曉的武師黃飛鴻。
黃飛鴻其父黃麒英乃晚清“廣東十虎”之一,黃飛鴻3歲從父習(xí)武,13歲隨父賣藝街頭,盡得家傳功夫。1868年,黃飛鴻隨父在南海縣佛山鎮(zhèn)、南??h廣州城、順德一帶賣藝,其間以四象標龍棍法勝武師鄭大雄左手釣魚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一直到1872年,黃飛鴻才移居廣州,銅、鐵行工人集資為其設(shè)武館于第七甫水腳,他才結(jié)束賣藝生涯。
(張朝元? 摘自《武林是什么》長江出版社? ?圖/王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