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亞平 新疆石河子職業(yè)技術學院
體育課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思想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通常都是“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教師指導糾正”大致流程。在這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者,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積極性,對于體育教學的效果也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因此,為了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以期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在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學過多的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了體育課堂教學的強制化和程序化,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主要以示范法、競賽法為主,更多的是關注于體育技能和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饋,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導致學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阻礙了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現(xiàn)階段,體育教材內容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對體育教學的質量產(chǎn)生了影響。我國高校所使用的體育教材沒有進行及時的更新和改進,教材內容的重復和單調難以滿足新時期體育教學的要求。在體育教學中,大多是以球類和田徑內容為主,旨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抗壓能力和強大的心理素質,從而降低了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和重視程度,進一步削弱了體育教學在教育中的地位。
在統(tǒng)一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長此以往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會逐漸被磨滅。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立足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提供較大的選擇空間,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課堂的效率。
近年來,游戲教學法在教學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和發(fā)展。體育游戲既可以鍛煉學生的體力,又能訓練學生的反應力,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到方法技巧。針對高校學生的多動、靈活的特點,游戲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寓教于樂的教學基礎上,達到了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目的。例如,在田徑運動教學中,學生普遍覺得田徑項目教學枯燥乏味,因此教師可以借助游戲的方式進行項目訓練,采取接力跑、折返跑、運球跑以及帶球跑等游戲,既能豐富體育訓練項目,又能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又如,在教學中,進行聽數(shù)抱團、貓捉老鼠、拉網(wǎng)捕魚、踩影子等游戲來訓練學生的反應力和體力,能有效避免學生對單一的運動產(chǎn)生疲倦感,還能促進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形成和技能的掌握,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在體育教學中貫穿游戲活動,是一種個性化、先進化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又強化了運動技能,極大了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
體育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能有效保障教學效率。應當把握以下幾點:首先,教師要根據(jù)學習目的,選擇一些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案例,案例的內容應當具有針對性、目的性、趣味性,案例可以用描述性語言或者“身體力行”等方式進行布置。其次,教師和學生要共同進入案例情境,對案例教學要作出深入研究,分析案例教學給學生帶來的教學價值和潛在的危險性。最后,教師要針對案例教學作出總結分析,對正確的觀點進行鼓勵和表揚,糾正學生的錯誤理解和認知,幫助學生強化練習,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確保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乒乓球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包括動作要領、握拍方式、扣球力度等教學外,還應當進行親身示范,必要時可以將我國優(yōu)秀的乒乓球運動員孔令輝的視頻進行教學講解,促進學生對乒乓球要領的掌握。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為高校體育教學開闊了新的教學思路。多媒體教學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體育教學中,蘊含一些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合理準確的處理教材內容,安排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例如,在“前滾翻”教學中,為了讓技術教學更為直觀,凸顯教材重點,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技術要領。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難度大、連貫性強的動作進行分解直接播放給學生觀看,并且將重點和難點用特定的聲音和圖標進行體現(xiàn),可以形象的解決重難點,有效彌補了語言教學表達的缺陷,提高了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總而言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為了能尋求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當以學生為起點,通過不斷的學習和交流,積累教學經(jīng)驗,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這是現(xiàn)代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的模式和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