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月順 天津商業(yè)大學
隨著近年來健康理念逐步延伸,傳統(tǒng)生理與心理的健康已不再是人們生活的最終目的,健康在人們的觀念中成為更為豐富、高尚、幸福的必要條件。健康第一為學校體育教學提供了指導思想,學校體育重點強調增強學生的體質,在學生心理建設、個體社會化等方面均體現了重要價值。然而,從健康角度來看,學校體育究竟是時代為體育賦予的責任,還是體育自身探尋的責任呢?下面以學校體育的地位與價值出發(fā),針對健康角度下學校體育的地位與價值談一些粗淺看法。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漸趨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使得人際關系逐漸淡化,人的各項生物結構均顯著退化,在不良生活方式影響下,人的身心不能很好的適應環(huán)境刺激,引發(fā)了很多不良反應,形成了現代生活方式病。人類社會中新的健康情況不再是個人或者家庭的問題,而成為了整個社會的問題,甚至影響到了國家的發(fā)展。毋庸置疑,體育訓練在塑造人心理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對人精神的激勵作用也非常明顯,這是其他刺激不能比較的。同時教師方法不當,體育鍛煉也可能造成自傷或傷人的現象,因此好的體育教學方法會對學生起到正向的激勵作用,不教學方法用不好則會摧殘、打擊人。這種情況下將健康第一理念作為學校體育的指導尤為重要,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時還能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一是學校體育可以對人的認知能力進行培養(yǎng)。人的認知可分成概念認知、感覺認知與身體運動認知三大類,體育課就是獲取身體運動認知最為重要的場所,學校體育為實現該認知提供了平臺。二是學校體育課優(yōu)化和發(fā)展人的非智力因素。這里所提非智力因素指除智力之外的心理因素,學校體育課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人們對健康所報希望持續(xù)升高,因此學校健康教育受到的關注度也越來越大。這種情況下,學校體位的地位發(fā)生了巨大換邊,從以前的保家衛(wèi)國變?yōu)閺娚斫】?、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1.學校體育在鍛煉學生身體健康上責任重大
據研究,在我國在校接受教育的學生為2.4億,農村學生為1.4億,中國兒童青年總身高、素質明顯低于日本,我國農村及貧困地區(qū)學生普遍存在著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城市學生又存在著營養(yǎng)不均衡、營養(yǎng)過剩的現象,使得學生體能持續(xù)下降,其生長發(fā)育受到了嚴重的不利影響。很明顯,這種現狀為我國21世紀健康目標的實現帶來了嚴峻挑戰(zhàn)。
2.學校體育在與健康教育融合勢在必行
我國學生不僅身體健康存在著嚴重問題,同時心理品質上也存在顯著弱點,其意志力非常薄弱,存在嚴重的自我中心傾向,普遍缺乏競爭與危機意識。據報道,我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存在心理障礙的大學生有23.25%,同時近年來存在心理障礙的大學生人數還在持續(xù)上升,每年上升的百分比為10%。中科院心理學教授根據跟蹤調查獲取結論:我國中學生中有32%心理健康水平比較差。同時由于缺少健康教育,目前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學生正在發(fā)生意外,其中有超過13的學生造成傷亡的原因是存在心理疾病。由此可見,我國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已經非常嚴重,甚至影響到了我國新時期建設人才的培養(yǎng)計劃,影響到了我國新時期在國際競爭中是否可以獲得勝利。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推進學校教育、健康教育二者的融合已經勢在必行。
通過以上內容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當前人們對健康教育的認識程度逐步升高,大眾體育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推動了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之間的融合與發(fā)展。綜合概括起來,學校體育思想包含快樂體育、終身體育、體育與競技融合等體育教育觀念。在新時期人本體育教育觀念主張在體育課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從最大程度上考慮到學生作為主體的需求,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感受,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相信必定會獲得不錯的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