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艷
學寫傳記,盡管要先從小傳入手,但也得明確歷史性和文學性是傳記的兩大支柱。有些同學囿于“真實”,把人物傳記寫成了生平事跡概述;而有的卻因“偶像”情結,將人物“傳記”變成了人物“傳奇”。傳記雖允許合理想象,但絕不能憑空虛構和“戲說”。傳記是寫人的生命史、精神史。由于小傳篇幅較短,想要塑造出個性鮮明、血肉豐滿的傳主,就要對記敘人物的事跡做取舍,選材要重點突出個性,體現(xiàn)其心靈演化的軌跡。人物外形、精神氣質(zhì)的描寫,語言、心理、行動細節(jié)的刻畫,喜怒哀樂情感的呈現(xiàn),都是為活現(xiàn)傳主形象和人格特質(zhì)服務的。語言要凝練,比喻、夸張、排比等修辭的使用須極其謹慎。結構上可以生活時間為序。作者評論需公允,用簡短的筆墨點出事件本身所散發(fā)的哲思。
一九八四年的安徽滁州,一個七月天,胡女士作為長女在本地出生。興許是鄉(xiāng)下父母不識字、不會取名字,她“胡小娟”的名字來得草率,沒有過多斟酌,沒有細細思量。
胡女士七歲時,家中已有弟妹幾人。由于生活壓力,父母疲于奔命,兼顧不得家中事務,只得把家務交付長女。她一邊讀書,一邊照顧弟妹,稚嫩的肩膀早早地承擔起超過“長女”自身所能承受的重壓。而因此,兄弟姐妹幾人的關系極好。
一方面是家事操勞,一方面是境地貧苦,她早早輟了學。胡女士在飼養(yǎng)家畜方面也比別人厲害。胡女士很會養(yǎng)雞,養(yǎng)豬。雞總是成群散在鄉(xiāng)野間,偶爾準備食物,趕回院中就好。早年豬吃糠,后來經(jīng)濟好轉,就喂玉米粒。如今的她,回憶起往事,總會雙眼迷離,一半是自豪,一半是感慨。
雖然早熟年長,但閑暇時她也會搬著小板凳,領著弟妹去別家蹭電視。她不高的身子看著很壯實,誰見了都喜歡。鄰居家總是吆喝著歡迎:“娟子來了!就等你了!”
那一年胡女士離開家鄉(xiāng)去外地謀生——僅18歲。在外地沒有親朋,她在工地做工,只要能賺到錢,就會分出大半寄回家中。
胡女士還沒享受過青春韶華,便承擔起另一個家庭的重擔。她與先生在工地相遇,許多人不看好這場婚姻,但二人攜手至今,那一時的幸福,依稀還在昨日。
人生不是電影,沒有那么多跌宕起伏,只有酸甜苦辣、油鹽醬醋。胡女士,依舊在生活中努力,在努力中生活。
胡女士,我的媽媽,平凡歲月里的平凡人。
本文有種頭重腳輕之感,“胡女士”前傳寫得過多,而成為“胡女士”之后的性格特點,并不突出,人物形象顯得單薄。文章多是概括性的人物介紹,不能通過文字讓人感受“胡女士”的形象。評價抒情的語言要慎重,不能為了抒情而抒情。
一篇小傳,既要有概括性的介紹,又要有體現(xiàn)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的典型事件。要通過細節(jié)刻畫,凸顯人物的生命活力。
1.本文是為母親作小傳,少年時代的渲染和描述是為長大后的性格形成做鋪墊的,成年后和現(xiàn)在的生活細節(jié)更能全面地展現(xiàn)母親勤勞、堅韌的特點。母親的生平和個性,自然而然地解釋了她為什么有如今的言行舉止,水到渠成,真實可信。
2.人物性格的豐富和立體,要靠匠心獨運的描摹和敘述。從小處入手,記錄一句經(jīng)典話語或一兩個關鍵的動作,往往能把母親的風采和韻味傳達出來。
3.給母親寫小傳,觀察交流的立足點是平視而非仰視,要始終與母親保持適當距離——“近距離”地接觸與采訪,“遠距離”地分析與判斷,這才能更大程度地達到客觀和公允。
1984年7月的一天,胡女士作為長女在安徽滁州的一個小鄉(xiāng)村里出生。興許是鄉(xiāng)下父母不識字,抑或是受到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她“胡小娟”的名字來得很是簡單草率。
胡女士7歲時,家中已有弟妹三人,過重的生活負擔,使得作為“長女”的她,不得不用稚嫩的肩膀早早地為父母分擔壓力。還沒長大的她代替了母親的角色,將三個弟妹照顧得很是妥帖,因此,至今弟妹都很尊敬她。貧窮使她早早地輟了學,但她在飼養(yǎng)家畜方面極有天賦。她養(yǎng)的雞,養(yǎng)的豬,全村聞名,不但好,還極少生病。
雖然早熟年長,但閑暇時她也會搬著小板凳,領著弟妹去別家蹭電視。她不高的身子看著很壯實,誰見了都喜歡。鄰居家總是吆喝著歡迎:“娟子來了!就等你了!”她一般坐在屋子角落,瞄著電視,靜悄悄地,也不吭聲。不過看到武俠片精彩的打斗場面,她便側過身,泛紅著臉,和大家一起欣喜地歡叫。
那一年,胡女士離開家鄉(xiāng)去外地謀生——年僅18歲。沒有親朋,沒有學歷,她只能在工地做小工。盡管收入微薄,但工錢一發(fā)到手,她便將其中大半寄回家中。上天總會眷顧辛勞善良的女子,她和現(xiàn)在的先生在工地美好地相遇了。然而這場婚姻,因為“窮”,許多人不看好,尤其遭到父母強烈反對。一向孝順懂事的她,毅然決然地堅持舉辦婚禮,成為“某女士”。
婚后不久,胡女士相繼生下長女和幼子。不愿意孩子重走自己的老路,她當過保潔,做過售貨員,擺過流動攤點……如今,她擁有了一個包子鋪。和先生一起打拼了十幾年,她終于在城市的郊區(qū)買了商品房。那天,她捧著房產(chǎn)證小心翼翼,淚流滿面。
她心底最大的遺憾便是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對知識的渴望近乎崇拜。抱著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只要聽說對孩子學習有幫助的事,不管是否適用,她都努力去嘗試,鬧了不少笑話。勞作一天的她,看著燈光下學習的孩子,疲倦的臉上寫滿笑意,溢出滿足的愉悅。每當孩子學習懈怠時,她便給孩子們講自己的童年生活?;貞浧鹜?,她總會雙眼迷離,一半是感慨,一半是遺憾。
胡女士,依舊在生活中努力,在努力中生活。胡女士,我的媽媽,平凡歲月里的平凡人。
一個好的細節(jié),相當于一個成功的形象。文章以“胡女士”的經(jīng)歷為線索進行合理劃分,細化到每個時期有代表性的小事件、小行為,內(nèi)容全面充實,人物血肉豐滿。用冷靜客觀的語言將傳主的內(nèi)心感情世界展示出來,生動而富有表現(xiàn)力,令人動容。
用欣賞的眼光觀察身邊的同學,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選擇其中一位,了解他(她)的個性特點,理解其內(nèi)心世界。不要面面俱到,根據(jù)其著重表現(xiàn)的特點,選擇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言行,為他(她)寫一篇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