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良
閱兵,是對武裝力量進行檢閱的儀式,通常在國家重大節(jié)日、迎送國賓和軍隊出征、凱旋、校閱、授旗、授獎、大型軍事演習時舉行,以示慶祝、致敬,展現(xiàn)部隊建設成就,并壯觀瞻,振軍威,鼓士氣。
新中國成立以后,從1949年的開國閱兵到1959年的國慶閱兵先后舉行了11次閱兵,一次次見證了人民軍隊質量建設的跨越發(fā)展,敘說了軍制、軍服和武器裝備的不斷變化。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厲行節(jié)約、勤儉建國的方針,改革國慶典禮制度,決定“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但在當時“左”的錯誤思想指導下,閱兵被指責為形式主義,后來不僅國慶閱兵被取消,連軍隊內部的閱兵也被取消了。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為標志,我國進入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1981年3月10日,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鄧小平提議恢復國慶閱兵,并于當年9月在華北某地組織了一次大規(guī)模軍事演習,演習結束舉行了閱兵式,已經擔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檢閱了部隊。12月,中共中央決定于1984年國慶35周年時舉行閱兵,并將閱兵口號從原來的“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改為“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官兵們則應答“首長好”“為人民服務”。也是從此次閱兵起,受閱部隊中出現(xiàn)了女兵方隊,成為閱兵中的亮點之一,吸引了中外觀眾的眼球。在這里,筆者對新中國自1984年—2015年閱兵中的女兵方隊進行梳理,與大家共享。
1984年閱兵:女兵方隊首次亮相
1984年10月1日上午10時,新中國成立后的第12次國慶閱兵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乘坐閱兵車,在閱兵總指揮秦基偉的陪同下,檢閱了受閱部隊。此次受閱部隊共10370人,各種作戰(zhàn)飛機117架,導彈189枚,坦克裝甲車205輛,火炮126門,火箭布雷車18輛,輕武器6429支(挺),汽車2216輛,組成46個方(梯)隊。
在過去舉行的11次國慶閱兵中,雖然也有女兵出現(xiàn),但從未有過整體方隊的女兵方隊,因而這次的女衛(wèi)生兵方隊是中國閱兵史上第一個女兵方隊。這次受閱女兵方隊的350名女兵,來自漢、滿、回、壯、蒙古、朝鮮、彝、達斡爾、鄂溫克等9個民族,由北京軍區(qū)軍醫(yī)學校———當年著名的“白求恩衛(wèi)生學?!钡膶W員組成。每天6點起床,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訓練,中午簡單休息一個小時,下午接著訓,晚上也有訓練。
正是憑著這種頑強的精神,在閱兵總指揮部和沙河分指揮部組織的歷次考核和9次合練及兩次天安門前預演中,女兵方隊的訓練成績始終名列前茅。10月1日閱兵當日,臂戴紅十字袖章的女兵方隊隨著領隊白俊平、孟偉“向右———看”“向前———看”的口令,整齊劃一地完成了齊步50米、正步96米、再加齊步50米的196米分列式行進動作。她們英姿颯爽、健美豪放,以排山倒海之勢,贏得了天安門城樓和觀禮臺上一陣接一陣的掌聲。
1999年閱兵:“姊妹花”擔任領隊
1999年處于世紀之交,因此,這第13次國慶大閱兵被稱為中國的“世紀大閱兵”。10月1日上午10時,在北京軍區(qū)司令員李新良的陪同下,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江澤民檢閱了受閱部隊。隨后,江澤民主席登上檢閱臺發(fā)表講話,講話結束便開始舉行閱兵分列式。
受閱的11000名官兵和400多輛戰(zhàn)車組成的鋼鐵巨陣,蜿蜒長達2公里,分為42個地面方隊和10個空中梯隊。而在地面方隊中,最吸引人的恐怕是排在第12個由352名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即北京軍區(qū)軍醫(yī)學校)學員組成的女兵方隊,其領隊張薇薇、張莉莉是一對雙胞胎姐妹。兩姐妹在閱兵中矯健的步伐,自信的面容,展現(xiàn)了新時代中國女性的風姿,一時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并登上了2000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舞臺,表演了歌伴舞《軍中姐妹》。
不過,女兵方隊的訓練是非常嚴格的,訓練過程中,特別是合練時,無論發(fā)生什么情況,都要求隊員不能驚慌失措,必須按程序照常進行下去。特別是三伏天氣,頭上頂著烈日,腳下是滾燙的水泥地板,不一會就汗流浹背,時間一長,頸、腰、膝、腳就受不了,臉上的汗滴到眼里,刺激得直流淚。尤其是草叢里的小蟲、蚊子,肆意在女兵們的身上、臉上、脖頸間飛舞穿梭、跳動著,那種癢感令人難以忍受,但照樣要強忍著。許多人腳上磨出了泡,有的人磨破了腳指頭,一瘸一瘸仍堅持訓練。10月1日,當她們踢著正步、喊著口號通過檢閱臺時,檢閱臺上所有的領導和中外嘉賓及電視機前的觀眾無不為她們鼓掌叫好。
2009年閱兵:女兵方隊由陸海空三軍組成
2009年10月1日上午10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在北京舉行,并同期舉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14次國慶大閱兵。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胡錦濤檢閱了14個徒步方隊、30個裝備方隊、12個空中梯隊。隨后,胡錦濤主席登上檢閱臺發(fā)表講話,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發(fā)出了“發(fā)揚光榮傳統(tǒng),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履行使命,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為維護世界和平再立新功”的號召。
在這次閱兵式上,以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員為主體組建的三軍女兵方隊共378人,平均年齡22歲,平均身高1.69米,來自10個民族,其中還有海軍陸戰(zhàn)隊的戰(zhàn)士,也有軍醫(yī)大學的博士生。這次的女兵方隊是此次閱兵中人數(shù)最多的方隊,也是世界近代閱兵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徒步方隊。
此次的女兵方隊與1984年和1999年國慶首都閱兵中亮相的女兵方隊相比,首次由陸海空三軍組成。在由15個排面構成的方隊中,三個軍種各占5排,三名領隊分別是陸軍欒馨、海軍魏韻瀟、空軍譚艷梅。參閱的女兵方隊上身分別著陸??哲娷姽俅呵锍7?,下身著陸??哲娙寡b,且女常服的裁剪采用了“X”造型,加之07式軍裝將女軍人的大檐帽改為卷檐帽,更加體現(xiàn)出了女軍人的英氣與秀美。
在經過半年多的緊張艱苦訓練后,她們颯爽英姿地踢著正步走過天安門廣場,在人們的歡呼與掌聲中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2015年閱兵: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
2015年9月3日是我國首個法定“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2015年3月,全國“兩會”最終確認中國將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舉行閱兵式,這是新中國首次在10月1日國慶節(jié)以外的日子舉行閱兵式,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15次大閱兵。
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fā)表了重要講話,并檢閱了三軍。隨后,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
此次閱兵共編排56個方(梯)隊,分為2個抗戰(zhàn)老同志乘車方隊、11個徒步方隊、27個裝備方隊、10個空中梯隊,寓意著我國56個民族團結和諧、萬眾一心。同時抽組聯(lián)合軍樂團和合唱團,參閱總兵力達12000余人。但這次沒有徒步的女兵方隊,由白求恩醫(yī)務士官學校(由白求恩軍醫(yī)學院更名而來)抽組編成的白求恩醫(yī)療方隊作為此次閱兵中唯一的女兵方隊、也是唯一用人名命名的方隊,在受閱裝備方隊中壓軸亮相,解放軍總醫(yī)院政治部主任田鷗少將擔任領隊。但他們乘車通過檢閱臺時,同樣顯現(xiàn)了當代中國女兵的颯爽英姿和時代風采,贏得了檢閱臺上的中外領導人和觀禮臺上中外嘉賓的嘖嘖贊嘆。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這次大閱兵是新中國歷史上的第十六次大閱兵,是進入21世紀以來的第三次大閱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首次國慶閱兵,也是人民軍隊改革重塑后的首次集中亮相。颯爽英姿的女兵方隊再一次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再一次展現(xiàn)中國女兵的迷人風采。
(責編? 郭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