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菲
1986年的冬天,一個女孩坐在貴陽甲秀樓前的一張石桌前,拍下一張黑白照片。冬天的貴陽陰冷,久不見陽光,空氣都是濕轆轆的,似乎隨手抓一把都能拽出水來。女孩斜梳著馬尾,發(fā)梢垂在胸前;穿著當時最時尚的棒針衫,眼里充滿著對這個世界的希望。那年,我剛考上大學,在此拍照,正好呼應了600多年前,修建者“科甲挺秀”的建樓之意。
與這張照片同樣令人難忘的還有貴陽的絲娃娃、腸旺面、羊肉粉和豆腐果。那些小吃讓我惦記了整整28年,以至于當28年后,我再次來到貴陽時,最想吃的東西就是絲娃娃。
一張薄薄的、只有手掌大小的面皮里,包了很多絲:海帶絲、酸甜蘿卜絲、豆芽、折耳根、蕨菜、芹菜絲,還有炸黃豆,灌入用糊辣椒、醋、醬油調(diào)好的蘸水,一個絲娃娃就做成了,放入口中,脆生生、涼冰冰、酸溜溜、辣乎乎,口感層次豐富,十分誘人。因為面皮包好菜后,形狀猶如襁褓中的嬰兒,所以叫“絲娃娃”。價格也便宜,我記得當時是1毛錢一個。現(xiàn)在是按每位計算了,小攤上擺了各種各樣的菜絲,紅白黃黑各種色彩相間,十分漂亮,品種多點的10塊錢一位,少點的5塊一位,給一份餅,能夾多少菜,就看姑娘們的本事了。初識絲娃娃時,我還青春年少,還是花一般的年華,再見它時,我已韶華不在,幾十年的光景好像忽地一下就沒了。
為了滿足我的愿望,表妹和外甥女帶我找到貴陽最熱鬧的噴水池附近的一家小店,據(jù)說這里的絲娃娃是貴陽最好吃的,就像所有的美食一樣,它總是隱藏在城市小巷里的旮旯里,卻聲名遠揚,這里打的招牌是清鎮(zhèn)熱湯絲娃娃,清鎮(zhèn)則是絲娃娃的發(fā)源地。絲娃娃是店家包好的,隨同上來的還有一碗熱湯,據(jù)說這是近年來流行的吃法,湯里有切碎的折耳根和香蔥,桌上擺有鹽、辣椒粉和茴香粉,供客人自添。夾一個絲娃娃,放入熱湯中涮一下,入口時,面皮已軟,各種絲仍清脆爽口,我卻覺得味道不如加辣椒蘸水的好吃,也許在我的記憶中,它的味道已頑固地定格。
每到一個城市,我都會愿意品嘗這個城市的經(jīng)典小吃和美食,如果時間充足的話,我也愿意去逛逛當?shù)氐牟耸袌?,希望用這種方法短暫地融入這座城市,感受它的呼吸和心跳,體會市井的喧囂與當?shù)厝说南才?。每一種小吃都是我與那座城市共享一天的內(nèi)容,真實而鮮活。當我再次回味那些不同的味道,就好像在打量一個時光的切面,在另一個時間和空間里重新閱讀,會讓我對那座遠方的城市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眷戀。
主料:土豆
輔料:辣椒粉、花椒粉、蒜、白芝麻、陳醋、蠔油、糖、鹽
做法:
1.土豆去皮切片,在沸水中略煮,待土豆片呈透明狀時,撈出;
2.準備一個小碗,把辣椒粉、花椒粉、蒜泥和白芝麻混合,把油加熱后倒進辣椒粉里,邊倒邊攪拌,辣椒粉和花椒粉的香味能充分散出來;
3.接著在辣椒油里繼續(xù)加入2大勺陳醋、1大勺蠔油、1小勺白糖、2克鹽,攪拌均勻,最后把調(diào)好的料汁淋在土豆片上,再撒點蒜末和蔥末,拌勻就可以開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