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玉山鎮(zhèn)同心小學 江茹玉
批注式閱讀教學強調的是學生閱讀的自主性,主要指的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將感想或者疑問以符號或者線條等簡潔方式進行標注的教學方法。小學語文課堂實施批注式閱讀教學,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閱讀的實質是學生和文本進行深入對話,而教學的目的是將學生由語文世界門外引入門內,帶學生領略“門內”的風景。在眾多教學方式中,最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莫過于批注式閱讀。批注式閱讀能夠促進學生與文本產生共鳴的分支方法是抒情式批注。所謂抒情式批注,指的是教師引導學生將自己對文本詞句或段落產生的感想記錄并批注出來的方法,主要側重于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
例如,教學《掌聲》一課,為了讓學生全面了解英子這個人物形象,教師需要讓學生細讀課文,同時畫出最讓自己感動的語句,寫寫自己的感想。比如有的學生對文章第一段特別有感觸,文中的英子怕同學嘲笑自己的走路姿勢,每天總是最早一個上學,最晚一個離開。這位學生在語段旁邊動情地寫下這段文字:“看到英子的遭遇,感同身受。曾經的我也經歷過和英子差不多的事情,那時候真的很害怕同學的眼光,怕別人把自己看成是異類,遇到事情不愿意出頭,總是希望大家最好不要注意到自己??吹叫∮⒆幽敲磮詮姌酚^,對我也是很大的激勵?!边€有的學生覺得課文第三段最感人,學生表示在那樣一個尷尬的時刻,英子仍然克服了自己的怯懦,她不卑不亢地為大家講故事,講完了故事也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先鞠了一躬,很有禮貌地下場。這些語句勾畫出了一個非常堅強、勇敢的女孩子的形象,讀來令人動容。通過進行抒情式批注訓練,學生對文本中的人物情感有了更深層次的把握,閱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抒情式批注閱讀側重于讓學生與文本之間產生情感共鳴,通過批注,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知、對文本內涵的把握都能更上一層樓,不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學生的情感體驗也得以進一步豐富。
除了抒情式批注方法以外,評價式批注方法同樣值得運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所謂評價式批注,指的是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詞句、寫法以及人物做出自身的評價,這一閱讀教學方式主要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的品鑒能力。品鑒能力的形成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需要在閱讀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用準確凝練的語言表達自我對文本的理解,鍛煉學生的品鑒能力。
例如,在教學《灰雀》一課時,教師可以從不同維度訓練學生的評價式批注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一個詞語或者句子評價小男孩的行為。有的學生認為小男孩比較善良,雖然他捉住了灰雀,但是卻還是選擇了放生;有的學生認為小男孩很誠實,做到了言出必行,他答應列寧可以看到灰雀,就真的放了灰雀。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帶著學生評價文本寫法的特點,學生紛紛在文中寫下自己的批注,并表示:“文字生動形象,仿佛能夠看到灰雀在樹枝上飛舞?!薄昂芪耍瑒傞_始很好奇灰雀去哪里了,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小男孩捉住了,還好他最好放走了小灰雀。”這時教師對學生進一步引導:“那么為什么課文如此吸引你呢?”學生陷入了思索,這時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就好像你給同學送禮物,你會告訴他送的是什么嗎?”學生紛紛表示不會,“那么為什么你不告訴對方呢?”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逐漸意識到這種心理和文本作者的構思心態(tài)是一致的,那就是通過設置懸念的方式吸引對方的注意力。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了解了本篇課文的寫法。
和抒情式批注不同的是,評價式批注更側重于客觀的看法,而且對學生理解文本的要求更高。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評價文本,即使只是簡單的詞匯,也需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批注式閱讀方法中最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的莫過于補充式批注。所謂補充式批注,顧名思義是對文本的一種擴充,這種方式強調的是遵循原作者的行文思路,展開合理化的想象,對原文語焉不詳或者不夠明確的地方進行擴充。簡言之,補充式批注也可以理解為“補白”,也就是補充原文的空白。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補充式批注法,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語言建構能力。
例如,文本中常常存在的“留白”現(xiàn)象就能夠作為補充式批注的對象。如課文《窮人》寫的是漁夫夫婦收養(yǎng)了死去的鄰居寡婦的一雙孩子,但是故事也戛然而止,并沒有交代這一家人最后的命運。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讓他們發(fā)揮想象,寫一寫漁夫夫婦收養(yǎng)孩子以后,生活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學生紛紛展開了思索,都寫下了自己對文本結局的思考。比如有的學生這樣寫道:“看著熟睡中的孩子,漁夫喜悅的心情漸漸消失,他很快想到明天的伙食問題。今天忙了一天,沒有任何收獲。明天呢?哎,但愿明天是個好天氣,能夠多打一些魚,這樣一家人就不用餓肚子了?!边€有的學生發(fā)揮想象,他認為漁夫的善良感動了海里的龍王,給他送了一只銅壺,只要給銅壺里裝滿水就能心想事成,最后漁夫一家都過上了幸福快樂的日子。還有的學生表示漁夫后來打了一只很大的魚,夠他們家吃一年……通過對結局的聯(lián)想,學生將自己的想法以批注的形式補充到原文中,很好地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對文本補白的前提是深入了解文本內容,在補白過程中,學生對文本形成了更多元化的思考,而且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釋放,最終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讓學生對文本產生更多學習興趣。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經歷了多次改革,教育者也在不斷踐行著自己的教學理念。批注式閱讀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還能夠引起學生對文本的思考,甚至可以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能夠從更為多元化的角度審視文本,最終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語用能力,促進小學生閱讀水平的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