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寧
(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西華池鎮(zhèn)中心小學,甘肅 慶陽 745000)
新學期伊始,接到一個班的語文教學,而且是六年級的語文教學,心里多少是有些期待的,隨著每天的備課,上課,批閱作業(yè)……半個月下來,這班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各種缺點就暴露在了我的面前,個別學生不交作業(yè),原來不是不交而是沒能力上交,最令我頭疼的是有一半學生對漢語拼音的掌握竟一塌糊涂,這讓我十分吃驚,這些學生對漢語拼音的四聲毫無語感可言,想當然的亂加,對四聲在拼音書寫時的位置也知之甚少,個別學生還會出現(xiàn)r-en-hong的笑話,引得其他同學哄然大笑。作為六年級的學生要面臨升學考試,小學的學習即將畫上一個句號,那么在漢語拼音的學習上怎么會有這種情況呢?通過了解,這些學生絕大多數(shù)是因為當時一年級接觸拼音學習時覺得太難,自己學不好,就沒有認真學習,導致知識欠量較大,后來學習也就跟不上了。還有一個學生對漢語拼音的單韻母和聲母還認識幾個,其他的就一概不知了。這兩位學生由于剛進行學習時由于各方面原因,在學習上從此就掉了隊,和其他同學們的差距也就越來越大,自己對學習也失去了信心,慢慢的就變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
每天看到你打掃衛(wèi)生時認真賣力的樣子,看到你見到老師時恭敬的神情,看到你課堂上被老師叫起讀課文時不知所措的眼神......老師決定來改變你學習的現(xiàn)狀,先從基本的漢語拼音開始。然而,要想真正做起來,并不是件易事,由于你受到我們慶陽方言的影響,學習時總是出錯,如:慶陽方言中,一部分zh、ch、sh聲母的字,讀作相應的z、c,s聲母的字,把舌尖后音讀成舌尖前音。lao shi讀成lao si,tong zhi讀成tong zi;雖然慶陽方言與普通話一致同為四個調(diào)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但許多字在聲調(diào)方面讀音差距很大,如將通話中的部分陰平字讀成陽平字,如“媽媽,哥哥”等;將“泡,報,去”等,部分去聲字讀成平聲字等,加大了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難度。我針對他的學習情況,在拼音教學上改變策略來輔導,發(fā)現(xiàn)雖有了點點進步,但在教與學上都感覺比一年級起始階段學習要困難的多。
學習漢語拼音可以借助拼音自己閱讀有趣的故事書,還能利用拼音查字典識字,還可以幫助我們順利的在電腦上打字,用手機發(fā)信息等......
不但要認真聽還要注意觀察老師的口形。老師先作發(fā)音示范,讓他仔細觀察老師口形,體會發(fā)音方法。如發(fā)b音,讓學生觀察老師的雙唇先閉起來,再讓氣流通過口腔,沖破阻礙,迸發(fā)而出。
讀準了拼音字母,把聲母和韻母連起來拼讀時,先由易到難,如教音節(jié)ma可以出示bā、bá、bǎ、bà,讓學生觀察插圖,引導組詞并說一句完整話。例bà:爸爸在拔蘿卜。這樣讓音節(jié)在語音環(huán)境中反復出現(xiàn),才能使學生熟練掌握運用漢語拼音。
用語言、插圖、故事、手勢等帶他學習。稍有進步就適時表揚鼓勵。用創(chuàng)編順口溜或兒歌等方法,力求讓學習內(nèi)容趣味化。
發(fā)揮“小老師”的作用。
在班里通過老師的教導,其他同學也很樂意幫助他學習,后來發(fā)現(xiàn)學生的幫助也能發(fā)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總之,老師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在所剩不多的六年級學習中讓你在學習上有所改變,哪怕只是一點點。套用一句老話——愿你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天黑有燈,下雨有傘,愿你在今后的歲月里一路上有良人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