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娟
(河北省遷安市野雞坨鎮(zhèn)卜官營完全小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人物是一部作品的靈魂所在,也是決定文章是否有吸引力的關鍵因素。在當下的小學語文課程體系中,有各種各樣的人物,他們都是作者精心刻畫的,都能給人以啟迪,突出體現(xiàn)不同人物情感與價值觀。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做好人物描寫方法指導工作,按照小學生的思維構(gòu)建基礎,選擇具有說明性和針對性的人物進行教學,提高小學生在人物分析中的參與度,讓小學生體會到人物描寫的重要性。但是,有些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對人物描寫不重視,要么草草略過,要么讓小學生自主閱讀,久而久之就導致小學生對語文課堂人物分析沒了底氣,理解水平逐漸下降。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嘗試從四個方面闡述分析人物描寫方法的策略,為語文人物分析教學提供新路子。
現(xiàn)行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小說篇目并不是很多,但仍能體現(xiàn)小說的基本特征和一定的代表性。人物是小說的核心要素,小說中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除了包括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外,還有行動和心理的描寫。語文教師要做到善教學生才能做到樂學,從直接到抽象,從單一到綜合,帶領小學生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與用意。比如講冀教版小學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文章對小女孩的肖像描寫十分形象,“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語文教師可引導小學生閱讀后品讀課文,通過人物描寫找出從哪些地方讀出了小女孩家庭貧窮和渴望食物。文章對小女孩的行動描寫具有深意,如馬車飛馳過來嚇得小女孩跑掉了鞋子,這體現(xiàn)了小女孩對社會的恐懼。小女孩多次擦火柴的心理則反映出了小女孩悲慘辛酸的生活。通過不同的描寫方法,幫助小學生對小說里的代表人物的客觀認識,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通過人物分析讓學生了解了文章的寓意,掌握了更多時代信息。
寓言故事中對人物的描寫通常采用擬人或者夸張的手法,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理念或者情感融入故具體的事情節(jié)之中。寓言故事通常以動物、植物或者人為主人公,可讀性強,應用性廣,寓言故事也是小學生語文課程體系的極為重要的素材之一。語文教師應加強對寓言故事的教學,教會小學生分析寓言人物的方法,促進小學生學以致用。比如講冀教版小學語文《小馬過河》,作者采用了擬人這一寫作手法,通過人物的對話,把一個不愛思考問題,遇到事情就要問媽媽的孩子寫的活靈活現(xiàn),符合當今獨生子女為主的時代,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其中,對小馬的描寫十分逼真,如小馬聽了別人的話很快收住腳,不知如何決定,之后搖著尾巴跑回家,再后來聽了媽媽的話下定決心邁步下河,結(jié)果小馬還是小心翼翼地走了過去。通過學習這個寓言故事,小學生都受益匪淺,紛紛表示做事會認真思考,自己動腦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記敘文在小學語文課程體系中有用很大的版面。記敘文中描寫人物的方法更加細膩和靈活,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做到活學活用,舉一反三,通過實例幫助小學生掌握環(huán)境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比如講冀教版小學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文章運用的細節(jié)描寫值得小學生學習,作者通過綜合人物描寫手法的運用讓學生理解了魯迅先生不僅關愛家人和身邊的人,更關心著民族的存亡和社會的未來。如,通過對把拉車的車夫扶到了車上這一描寫上看,就能看出魯迅是關愛車夫的;從聽到他人連續(xù)不斷的咳嗽聲為他難受這一描寫上看,魯迅是關愛女傭的。語文教師要求小學生寫一篇作文評價魯迅先生,體現(xiàn)出他“凡事想的都是別人,很少為自己著想”的品格。通過對這種人物描寫的分析有利于學生獲得科學的價值取向,能給學生輸入一種正能量的信息。
影視新聞中人物的描寫要鮮明深刻,保證不過于臉譜化和類型化,用文字再現(xiàn)人物的神韻。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下載相關的影視新聞人物的相關報道,一方面為學生養(yǎng)成終身學習提供思路,另一方面優(yōu)化人物組合,提升學生對人物的分析能力。比如小學生都知道馬云,他是阿里巴巴集團的創(chuàng)辦者,有一篇報道這樣寫:“他是一個瘋狂的人……”這段排比句寫出了馬云的勵志故事,小學生應抓住機會、抓住夢想、把握未來,做一個像馬云一樣有理想的人。語文教師可以要求小學生仿照上述寫法去描寫一位名人,訓練小學生的人物分析、理解及運用的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對電視關注的人物進行自我分析或者小組探析,如通過觀看對我國航天科技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們的宣傳片,適時進行關鍵人物描寫分析,道出人物的精神本質(zhì),讓人物精神激勵學生,使學生感受深遠,受益無窮。
綜上所述,語文教材中的人物之所以能夠躍然紙上、感人至深,主要是對人物進行了描寫和刻畫,成功展現(xiàn)出人物的不同品格。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堅持推陳出新,分類講述常用的人物描寫的方法,再進行人物描寫的范例交流,為小學生寫作奠定基礎,促進全體小學生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