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顏萍
211800南京市浦口區(qū)中心醫(yī)院,江蘇南京
隨著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醫(yī)療水平不斷進步的今天,人們對患者在院期間護理管理模式也越加重視。在導師制的基礎(chǔ)上開展了雙導致責任制,若實習護理人員所在的醫(yī)院有較豐富的導師資源,可以對實習護理人員進行雙導師責任制的培養(yǎng),對指導護理人員提高實習質(zhì)量有幫助,護理效果更顯著,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也將有所提升[1]。在臨床實習期,對實習護理人員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本文以我院急診科實習的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不同的護理管理模式,對兩組實習護理人員的綜合評定成績以及管理模式的評定、患者與導師對兩組實習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進行比較,就雙導師責任制管理模式在急診科實習護理人員中的應(yīng)用價值進行分析,結(jié)果如下。
2018年6月-2019年6月選取急診科實習護理人員80 名,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0 名。試驗1 組年齡19~22歲,平均(20.11±0.8)歲;試驗2 組年齡20~23 歲,平均(20.23±0.7)歲。兩組實習護理人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⑴試驗1 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管理:進入急診科室后的實習護理人員,由護士長安排專業(yè)護理技能較高的導師對其進行帶教。管理工作包括病房管理、護理監(jiān)督、病情觀察以及解決護理、危機護理、護理安全、技能考察以及普通護理等。⑵試驗2 組采取雙導師責任制管理模式:①建立完整的教學質(zhì)量管理體系,由分管副主任、護理部主任、急診科護士長及帶教導師組成護理部,成員均為中級及中級以上職稱,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且有較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及較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2]。②作為實習護理人員的一級導師,主要負責與實習護理人員所在的高校建立管理制度,并定期召開探討會,對遇到的問題進行反映,方便對護理人員進行雙向管理,同時,定期對實習進度進行檢查,確保實習質(zhì)量。③由護士長選擇實習護理人員的帶教老師,應(yīng)選擇科室的骨干,對護理人員的科研能力、學習等進行指導與檢查,同時,要求護理人員跟隨導師進行具體實際的操作,使導師能夠?qū)嵙曌o理人員進行針對性的指導[3]。
表1 兩組實習護理人員綜合評定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實習護理人員綜合評定成績比較(±s,分)
組別 考核成績 實習表現(xiàn)理論 操作 專業(yè)技能 學習科研 溝通協(xié)作試驗1組 72.55±5.28 70.17±4.32 65.78±3.95 74.61±5.92 72.13±5.13試驗2組 85.36±6.13 87.28±6.25 91.18±7.63 89.27±6.73 88.17±6.26 t 10.0139 14.2428 18.6972 10.3442 12.5342 P 0.0000 0.0000 0.0000 0.0036 0.0000
觀察指標:對兩組實習護理人員綜合評定成績進行比較,綜合成績包括學習科研能力、操作考核、理論考核及專業(yè)技能、團隊協(xié)作溝通能力;將兩組實習護理人員對管理模式的評價進行比較,管理模式包括教學質(zhì)量、質(zhì)量管理、推廣性、合理性及綜合評價5 個方面;患者及導師比較兩組實習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評價,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3個方面。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 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實習護理人員綜合評定成績比較:試驗2 組護理人員綜合成績均優(yōu)于試驗1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實習護理人員對管理模式評價比較:試驗1 組實習護理人員在管理模式中的合理性為(3.11±0.88)分,推廣性為(3.14±0.92)分,教學質(zhì)量為(3.07±0.78)分,管理質(zhì)量(2.96±0.57)分,綜合評價為(3.11±0.87)分;試驗2 組護理人員在管理模式中的合理性為(4.32±1.12)分,推廣性為(4.17±0.98)分,教學質(zhì)量為(4.06±0.98)分,管理質(zhì)量(4.12±0.91)分,綜合評價為(4.12±0.98)分。試驗2 組實習護理人員對管理模式的總體評價優(yōu)于試驗1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患者及導師對兩組實習護理人員護理滿意度評價比較:患者對試驗1 組實習護理人員非常滿意11 例,滿意22 例,不滿意7 例,總滿意度為82.5%;患者對試驗2 組實習護理人員非常滿意26例,滿意13 例,不滿意1 例,總滿意度為97.5%。導師對試驗1 組護理人員非常滿意12 例,滿意19 例,不滿意9例,滿意度為77.5%;導師對試驗2 組實習護理人員非常滿意30 例,滿意9例,不滿意1 例,總滿意度為97.5%;患者及導師對試驗2 組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高于試驗1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雙導師責任制來源于導師制,是一種人才培養(yǎng)的管理模式,在護理人員實習的過程中,全程由導師以及帶教老師從旁對其指導。相關(guān)研究表明,對實習護理人員采取雙導師責任制管理模式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以及護理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實際的操作能力[4]。綜上所述,對實習護理人員進行雙導師責任制管理模式能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及患者的滿意度,值得應(yīng)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