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云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小學語文教師已認識到閱讀教學對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但就現(xiàn)實情況來看,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仍較弱,無法為自身語文學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這就需要廣大一線小學語文教師積極順應新課改的要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并善于立足學生的學情,創(chuàng)設合理科學的教學策略,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提升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
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具有多重作用。
首先,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學生因年齡小,思維邏輯較弱,語言表達能力也不高。而通過開展閱讀教學,則可以讓學生直觀地學習各種優(yōu)秀的表達方式與技巧,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繼而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水平,讓學生愛表達、會表達。
其次,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深層次理解。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反復讀,學生可以很好地感知文章的內涵及魅力,從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旨。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引領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并讓學生在閱讀中認真思考,如此,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會得到大大提升。
最后,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經(jīng)實踐得知,閱讀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氣質,甚至影響一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通過引領學生閱讀,學生從最初的懵懂到學會獨立閱讀,并理解文字背后隱藏的深層含義,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閱讀能力,更是文化素養(yǎng),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就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看,課堂教學成效并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率與質量。
其一,教學觀念滯后。小學語文對學生當前及以后的語文學習有著重要影響。但受長期傳統(tǒng)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個別小學語文教師仍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授課,不僅沒有樹立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語文課堂變得枯燥、乏味,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難以提升。
其二,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目標是引領教師更好教學、學生更好學習的標靶,但當前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對此并不是十分重視,導致教學內容較為分散,教學目標也不明確,使得學生在閱讀學習時常會產生一定的疲勞感,無法提升學習成效。
最后,閱讀教學評價缺乏針對性。課堂評價是一節(jié)完整且有效的課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常情況下,教師對學生課上表現(xiàn)的評價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動力,所以課堂評價不可忽視。雖然當前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忽視對學生閱讀學習的成果評價,但機械且重復式的評價語言并不能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所以具備針對性的課堂評價才是最關鍵的。
三、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謀定后行,做好課前準備
從某種程度上說,教學目標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指引性。所以,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師,應加強對此方面的重視程度,善于依據(jù)學生的學情及教學的內容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目標,保證課堂閱讀教學的有序開展,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如在小學語文《竊讀記》的教學中,我會依據(jù)教學內容制定三維教學目標。
首先,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竊、腋”等生字并能夠正確書寫;流利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其次,過程與方法目標: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悟文中句子的精妙,并體會作者“竊讀”的復雜滋味。
最后,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并學習作者這一良好品質。
通過三維教學目標的制定,我相信閱讀教學會有序進行、順利開展,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
2.問題引領,激發(fā)閱讀興趣
常言道:“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蓖ㄟ^引領學生質疑,讓學生有自己的思考,這樣做學生的閱讀學習一定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效。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應善于圍繞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以期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語文閱讀學習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啟迪學生的閱讀思維,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層次理解。
如在小學語文《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中,為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圍繞題目向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如“為什么只有一個地球?”“對于‘只有一個地球你是怎樣理解的?”“你認為文章可能會講述怎樣的內容?”“你想怎樣保護這一個地球?”通過提出這幾個問題,并讓學生通過閱讀來尋求答案,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欲,還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真正投身于文本閱讀中,產生良好的學習成效??梢?,通過設置問題為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注入新鮮活力,對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至關重要,不可忽視。
3.傳授方法,掌握閱讀技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會學生閱讀學習的方法尤為重要。因為只有傳授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生在閱讀時才會更加輕松,并為今后理解文本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此,傳授閱讀方法,引領學生更好地開展閱讀學習,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如在小學語文《老人與海鷗》的教學中,我會以引領學生初讀、再讀、合作思考等方式,讓學生懂得如何閱讀。首先,初讀文章,對文章大意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其次,再讀文章,讓學生對文本各個段落的中心思想有一個更清晰的了解,知道文本結構與寫作思路。再次,讓學生勾畫自己不懂或難以理解的語句,通過合作討論的方式加以解決。最后,讓學生結合文本談談自己的看法,并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并加以記憶。這樣一來,不僅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還教會了學生閱讀的方法,為今后的自主閱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科學評價,增強閱讀信心
開展小學語文閱讀課堂評價,既是提高學生閱讀自信心的有效途徑,也是提升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策略。那么,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該如何做呢?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在學生充分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相互交流,并對學生的看法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這樣既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又了解了學生課堂所學新知識的情況,實現(xiàn)了多贏的教學效果。
如在小學語文《釣魚的啟示》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通過學習懂得在生活中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在引領學生學完這篇文章后,讓學生結合文章內容談談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能正確認識這一道理,我便積極評價說:“你對文章內容理解得較為透徹,并能對自己有一個很好的認識,非常棒?!倍鴮τ谀切┎荒芡耆斫馕恼聝热莸膶W生,我便引領他們再次思考,并贊揚學生的進取心。如此,既增強了學生閱讀的自信心,還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為今后語文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無論對學生理解和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還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均有重要意義。所以,筆者立足自身的教學實踐,從以上幾點展開具體論述,希望通過多種教學途徑的有機結合,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為他們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并不限于以上幾點,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積極面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策略,真正讓學生感知語文閱讀學習的魅力,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