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琳
濟南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001
目前城鎮(zhèn)凈水廠消毒工藝常采用液氯,其特點是液氯成本低、工藝成熟、效果穩(wěn)定可靠。而次氯酸鈉(下文簡稱“次鈉”)作為同時具備液氯消毒效果且沒有液氯在運輸、管理、使用中的風險和成本,在目前開始逐步推廣。
“次鈉”溶液為微黃色液體,是一種強堿弱酸鹽,有似氯氣的氣味,具有強腐蝕性、強氧化性、強刺激性等,屬于第八類危險化學品,無爆炸風險,接觸本品需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按吴c”溶液的化學性質不穩(wěn)定,在受光受熱條件下均易分解?!按吴c”在水解時產生的次氯酸也會發(fā)生分解,分解產生的鹽酸還會和次氯酸發(fā)生反應,生成氯氣。氯氣會與液體混合在一起進入消毒投加系統(tǒng),當氣體積聚到一定量后會導致氣阻,造成投加系統(tǒng)不穩(wěn)定以及出廠水質參數受到影響。在15℃以下時,“次鈉”溶液相對比較穩(wěn)定,溫度稍高即發(fā)生分解。當溫度升高到70℃以上時,“次鈉”溶液分解強烈,甚至可能發(fā)生爆炸。自來水廠使用成品“次鈉”溶液中的有效氯質量分數一般大于等于10%,且游離堿、鐵、砷、重金屬等指標均應滿足技術要求。當“次鈉”溶液有效率為10%時,可保存5-7d,保存時間越長,它的有效率越低。當“次鈉”溶液有效率為3%—5%時,可保存10-15d,且其熱穩(wěn)定性也有所提高[1]。
在我國某自來水廠中,原來的消毒投加點分別在:原水前加氯、濾后至清水池進水管處加氯和清水池進水口處加氯,兩個后加氯點互為備用,加氯是提高混凝沉淀效果充分殺菌、殺滅清水池細菌、保證管網水質消除細菌和大腸桿菌等,本項目改造目的是使用“次鈉”投加替代原來的液氯投加,投加點還是保留老系統(tǒng)的投加點。新儲液罐采用塑料密封,管路設計利用原設備管路及建筑,新建投加泵到清水池地上部分管路匯聚到老系統(tǒng)投加管路上,采用投加泵投加原理。
該項目“次鈉”投加系統(tǒng)由儲液罐、調節(jié)閥,流量計,投加PLC系統(tǒng)和投加管路組成[2]。
流量計進口管路排氣采用連通立管排氣方式,該方式投入小;流量計出口管路采用“人”型管路安裝并加裝自動排氣閥,保證流量計蠻管以外,次鈉原液中混雜的氣體會向上移動會經過排氣管路自動排氣,減少氣體對流量計測量準確度的影響,同時減少投加液體中氣體的含量。
由于“次鈉”原液的流速相對較慢,還有管道中水解反應生成的NaOH,由于NaOH密度較大,且有一定的粘稠度,流速較慢。因此很容易附著在管道表面,會在管道內結晶或結垢,因為NaOH在低溫下容易形成過飽和導致晶體析出,所以在低溫環(huán)境下容易導致管道堵塞。因此在管道設計時會考慮大一號的管道口徑,這樣可以延緩結垢。同時項目在流量計后端增加水射器,這樣做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①利用廠內自用水,壓力保持0.5MPa,既可以稀釋原液濃度,也可以降低高溫下次鈉分解導致的風險,還可以降低管道因結晶堵塞的風險。②提高液體在管道內的流速,減少次鈉到達投加點時間,還可以將液體中混雜的氣體及時帶走,不停留在管道內形成氣阻。設計沖洗管路,當管道內有結垢,可以通過廠內自用水(壓力可調整)對管路進行沖刷[3]。
為實現(xiàn)加氯投加量的在線實時控制,達到消毒效果的最佳投加,目前主要采用PLC閉環(huán)控制,通過人機界面或上位機界面設定對應參數,投即可自動完成加氯。
2.6.1 分析出廠水質量
據實際調查發(fā)現(xiàn),結合每天化驗自來水廠的結果,對自來水廠每月在改造次氯酸鈉消毒工藝的前后指標均值進行統(tǒng)計??梢?,與液氯消毒相比,將次氯酸鈉消毒工藝應用在自來水廠后,其水質較為穩(wěn)定,同期增值差異不大。根據我國《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亞硝酸鹽氮、氨氮、菌落總數、耗氧量指標均符合要求。采用次氯酸鈉消毒,就現(xiàn)階段運行情況而言,自來水廠出水的口感更好,氯味更低[4]。
2.6.2 分析藥耗電耗
據實際調查發(fā)現(xiàn),結合自來水廠月報表數據,對應用次氯酸鈉消毒工藝改造前后的設備電耗與藥耗進行統(tǒng)計。為了保證該自來水廠的內控指標更加的符合,需要控制自來水廠出水的pH值7.0-7.3,余氯0.70—0.90mg/L,其中與液氯投加量相比,次氯酸鈉的消毒劑要更大,但卻明顯減少了氫氧化鈉的投加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減少了53.1%,而在電耗方面與液氯消毒系統(tǒng)相比,次氯酸鈉與其相近。
2.6.3 制水成本分析
據實際調查發(fā)現(xiàn),根據現(xiàn)階段自來水廠實際生產采購單價,32%氫氧化鈉約每噸1645元,10%次氯酸鈉約每噸795元,液氯約每噸3000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對其六個月內運行的制水成本進行分析,與液氯消毒相比,次氯酸鈉消毒劑的劇本要大,但在自來水廠使用次氯酸鈉后,能對后續(xù)氫氧化鈉的投加量進行明顯減少,大大降低了氫氧化鈉的制水成本。因此,在藥耗方面,通過綜合性分析,與去年同期相比,整體制水成本下降了約為每立方米0.0075 元[5]。
綜上所述,次氯酸鈉具有便于儲存、運輸、采購及腐蝕性小、揮發(fā)性低的優(yōu)點,采用次氯酸鈉消毒,可以提高水廠消毒系統(tǒng)的安全性,基本消除了液氯消毒系統(tǒng)在消毒劑運輸以及使用時對水廠本身及周邊環(huán)境造成的安全隱患,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