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豐杰
【摘 要】中國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在其中傳統(tǒng)法律文化有著豐富內涵。在眾多的影視文化作品之中可以看到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本文主要就影視作品中的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進行分析。
【關鍵詞】傳統(tǒng)法律文化;影視作品;價值追求
中圖分類號:D9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0-0241-01
關于法律文化,武樹臣先生提出了頗有見地的觀點:“法律文化作為一種宏觀的總體式的研究方法,是指支配法律實踐活動、立法、司法和相應思維活動的價值基礎,和該價值基礎被社會化的運行狀態(tài)?!雹僭谄渲骶幍摹吨袊鴤鹘y(tǒng)法律文化》一書中則將法律文化分為內核和外殼兩部分,內核是支配法律實踐活動的價值基礎,外殼指該價值基礎社會化的過程,其中包括立法、司法的基本方式。②在影視作品中,故事構成了其基本單元,影視作品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講好故事。講故事必然需要刻畫人物的行動以及心理,可以打一個比方:刻畫人物的心理時需要價值評判,刻畫人物的行動則是對價值評判的外化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法律文化在影視作品中也可以故事情節(jié)的形式予以呈現(xiàn),在影視作品中,當涉及刻畫法律實踐人員形象的劇情時,就需要法律文化作為其創(chuàng)作來源。因此,影視作品中的法律文化大致可以分為對法律價值與法律實踐的刻畫。
一、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禮法合一的價值追求
法來源于禮,禮高于法③,法是維護禮的工具,成為禮法合一的基本定式,因此,研究中國古代法律文化,必須對禮與法同時進行闡釋。禮始于西周,它是宗法倫理規(guī)范道德體系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因此可以將禮看作秩序的外化,從這一意義上說,禮與法的功能存在重合之處。但這一時期不存在法的觀念,禮是社會秩序的最高維護者。西周滅亡后,禮維護社會秩序的功能被極大削弱,作為制定法的法律登上歷史舞臺,究其原因,禮不是建立于統(tǒng)一國家觀念之上的社會制度,禮在法的視角下更像是習慣法,④在社會普遍不尊重習慣法的前提下,禮難以借助國家強制力得到實施,法在這一時期對恢復社會秩序起到決定性作用。法家主張以法治國,在國家內部做到一切皆有法式,法的運行則訴諸于國家強制力,由于法治的實踐,使得社會秩序得到恢復。由于法片面強調國家意志對社會秩序的絕對權威,從而使其在恢復社會秩序后與新秩序的要求出現(xiàn)裂痕,這就是社會普遍希望恢復道德在維護社會秩序中的地位與法強調的國家絕對權威之間的矛盾,由此,禮法合一——使法與道德相結合的實踐應運而生,從而成為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核心內容。
在影視作品中,對禮法合一理念的體現(xiàn)數(shù)不勝數(shù)。作為禮的背景,宗法等級觀念存在于所有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中,這就是皇帝在社會中擁有最高權威,皇帝集立法、行政、司法權于一身,社會成員對皇帝負責,皇帝對禮負責,皇帝可以行使與法律相關的最高權力,但必須在禮的框架下行使這一權力,社會成員則遵守出自皇帝的法律,但于禮不合的法律則不必遵守,影視作品《大風歌》對此有明確的注解——第35集中,緹縈由于犯蹕⑤,漢文帝依律罰五金,但考慮其情節(jié)乃為父鳴冤,故賞賜十金,這正是實現(xiàn)禮要求的孝與尊重法律的禮法合一的社會秩序的典范。
二、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禮融入法的法律實踐
中國古代法律文化對法的實踐方式被打上了深厚的禮的烙印,在法律的具體實踐中,具有明文規(guī)定的制定法應當在禮的框架下得到實現(xiàn),可以說,禮與法在各自經歷獨立發(fā)展后,在社會秩序對二者進行選擇時,禮融入法這一現(xiàn)象正式得到社會的認同,其內在邏輯是:一方面,禮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為了自身可以在社會范圍內推行,吸納法強調的國家強制觀點,將禮這一具有習慣法性質的規(guī)范融入法中,通過法的運行方式將禮的主張推行下去;另一方面,法在短暫地完成社會秩序重構的歷史任務后,由于對禮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其發(fā)展遭受阻礙,因此,法也需要通過禮的潤色,從而彌補自身固有的缺陷。
禮融入法帶來的社會效果必然是社會普遍遵禮,從而使社會風氣達至和諧,由此,無訟的法律理念成為法律實踐的核心要義,這就是重教化而輕糾紛的法律思想??梢钥吹剑谟耙曌髌分?,公堂審判存在一大特色,即無論原告或者被告,在公堂上一律雙膝跪地從事訴訟活動,在正式審判前也需要吃殺威棒,還可以看到諸如“忍一時風平浪靜”的臺詞,如果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些現(xiàn)象要么是對當事人權利的漠視甚至是踐踏,要么是當事人對自身的尊嚴麻木不仁,使人難以理解。但如果深入到當時的法律文化中去考察這些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對于影視作品的這類片段就能理解,進一步則可以進行評論了。
三、結語
法律重邏輯,影視作品則重表達,表達中更重情感的體現(xiàn)。粗略看來,法律文化與影視文化貌似難尋契合點,但可以明確的是,法律與影視作品都是某種文化的產物,影視作品可以用于再現(xiàn)現(xiàn)象、表達思想,其中就需要對某種文化現(xiàn)象進行深入考察,進而理解該現(xiàn)象。毫無疑問,法律也是文化的外化形式之一,影視作品可以用其表達方式對某個時期的藝術再現(xiàn)表達出對該時期法律文化的理解,也只有在深入理解這種文化的基礎上,才能將影視作品刻畫得入木三分。
注釋:
①武樹臣.如何面對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遺產[J].法學家,2007(5).
②轉引自何勤華.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研究的力作——評武樹臣等著《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J].政治與法律,1996(4).
③此處的法為制定法。
④參見武樹臣.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價值基礎[J].法律科學,1994(2).
⑤即沖撞了皇帝出行車隊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