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喬,郭 磊
(大窯灣海關(guān),遼寧 大連 116000)
目前,獸藥殘留及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已成為影響畜牧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障礙,國家對獸藥的使用越來越嚴格,《獸藥禁用清單》中對部分抗生素、鎮(zhèn)定類、興奮類藥物進行了全面禁止或限制,依據(jù)現(xiàn)在國內(nèi)的獸藥使用情況及國際形勢,未來獸藥發(fā)展方向是我國被禁用獸藥會不斷增多。
中獸藥是依據(jù)中獸醫(yī)基礎(chǔ)理論、中藥理論和臨床辨證原則對疾病進行辨證組方治療,對腹瀉病有著較好的臨床效果,任杰(2015)等研究發(fā)現(xiàn),復方中獸藥對仔豬的生長發(fā)育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對仔豬的腹瀉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萬長華(2017)等研究發(fā)現(xiàn),中獸藥制劑芪貞增免顆粒、四黃止痢顆??蓽p少仔豬腹瀉病的發(fā)病率,并對仔豬腹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本研究主要針對仔豬的脾虛泄瀉進行組方并治療,以期望得到一個對脾虛泄瀉有良好治療效果的中獸藥處方。
本研究采用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女貞子、具有斂肺,澀腸,具有溫中驅(qū)寒、回陽通脈的干姜組成,生津的烏梅及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的黃芪。按照3 ∶2 ∶2 ∶1 的比例組方。進行中藥復方的藥理學研究,主要包括脾虛泄瀉仔豬(靶動物)的治療試驗,從而觀察自擬中藥復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1.1 試驗動物
50 頭健康仔豬25 ~30 日齡,品種為PIC 豬。
1.1.2 試驗藥物及處理
中藥復方由女貞子、黃芪、干姜和烏梅等藥材按照一定比例組合而成。先將中藥浸泡1 h 后,加水煎煮3 次,每次1 h,混合提取液濃縮至1 mL 藥液含原生藥1 g。
1.1.3 主要儀器
血細胞分析儀;酶標儀;恒溫培養(yǎng)箱;冷凍離心機;水浴鍋;電子天平。
1.1.4 主要試劑
免疫球蛋白IgG ELISA 試劑盒,免疫球蛋白IgM ELISA 試劑盒;胃動素、胃泌素檢測試劑盒。
1.2.1 試驗仔豬的飼養(yǎng)管理
本試驗仔豬采用圈養(yǎng)形式,每組1 個圈舍,每個圈舍10 頭。試驗仔豬飼喂相同的飼料(正大乳豬配合飼料),均自由飲水和采食,仔豬按照豬場免疫程序進行免疫,驅(qū)蟲。
1.2.2 試驗動物的分組及處理
將50 頭健康仔豬適應(yīng)性飼喂3 d 后進行分組,分組按照對等分配原則按照試驗動物的體重、性別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模型組、中藥復方高、中、低劑量組5 組,每組10 頭,除空白對照組外,其余4 組參照文獻[1,2]使用利血平復制脾虛泄瀉模型(利血平按照0.1 mL/kg 劑量肌肉注射,連續(xù)注射3 d),模型建立成功后進行給藥,空白組不做任何處理,正常采食和飲水;模型組只造模型不給藥,中藥復方組造模同時給藥,連續(xù)灌服給藥5 d,每天2 次。具體處理方法見表1。
1.2.3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試驗前和試驗結(jié)束時對仔豬稱重,試驗期間每天記錄加料量和剩余飼料量,計算日均增重,日均采食量和料重比。日均增重=(試驗后每組豬的體重- 試驗前每組豬的體重)/ 試驗天數(shù)。日均采食量=總采食量/ 試驗天數(shù);料重比= 平均采食量/ 日均增重。
表1 試驗分組及處理
1.2.4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治療效果的影響
試驗期間對試驗動物進行臨床觀察,主要觀察仔豬的精神狀態(tài)、被毛狀態(tài)、運動量,糞便情況、采食和飲水狀況,并進行評價。治愈:試驗仔豬精神狀態(tài)、采食、運動量恢復正常,糞便成形,無稀便。有效:上述癥狀均有好轉(zhuǎn)。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更加嚴重。
1.2.5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血液生理指標的影響
試驗結(jié)束后, 禁食不禁水12 h,進行前腔靜脈采血,置于抗凝管中,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血液生理指標,包括白細胞數(shù)、紅細胞數(shù)、血紅蛋白含量。
1.2.6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 的影響
試驗結(jié)束后,禁食不禁水12 h,進行前腔靜脈采血,置于促凝管中,3 000 r/min 離心,離心10 min,分離血清,用于免疫球蛋白IgG、IgM檢測,免疫球蛋白IgG、IgM 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2.7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十二指腸淀粉酶、脂肪酶的影響
試驗結(jié)束后, 禁食不禁水12 h,解剖仔豬,取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按照重量體積比1 ∶9 加入生理鹽水,并進行勻漿,制成10% 的組織勻漿液,用于淀粉酶、脂肪酶檢測,淀粉酶、脂肪酶檢測方法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
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EXCEL 進行收集,使用分析統(tǒng)計軟件 SPSS 20.0軟件進行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較進行分析,結(jié)果用 “平均值± 標準差” 表示,P <0.05 為差異顯著,P <0.01 為差異極顯著。
1.4.1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 可知:試驗前各組試驗動物體重無顯著性差異;造模后,除空白組外,體重均下降,與空白組相比, 差異顯著(P <0.05);試驗結(jié)束后,藥物組體重增高,中藥復方高劑量組與空白組相比,差異不顯著(P >0.05),與模型組相比差異極顯著(P <0.01),中藥復方中劑量組與低劑量組相比,差異顯著(P <0.05);中藥復方組日增重增加,其中中藥復方高、中劑量組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差異不顯著(P >0.05),與模型組相比, 差異極顯著(P <0.01)。給藥后,中藥復方組試驗仔豬的日均采食量增加, 與空白組相比,差異不顯著(P >0.05),與模型組相比,差異亦不顯著(P >0.05);給藥后,中藥復方組試驗仔豬的料重比的降低,但各個試驗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
1.4.2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治療效果
造模型后,仔豬精神狀態(tài)不佳,食欲降低,采食量減少,運動量少,糞便不成形,稀便,被毛不整齊,雜亂無光澤。給藥后,試驗豬精神狀態(tài)好轉(zhuǎn),采食量明顯增加,運動量增多,糞便成形。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治療效果:高劑量組治愈率達到70%,有效率為90%,中劑量組治愈率達到50%,有效率為80%,其結(jié)果詳見表3。
1.4.3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血液生理指標的影響
由表4 可知,給藥后,中藥復方高、中劑量組白細胞數(shù)增加,與空白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 >0.05),與模型組相比,差異顯著(P <0.05);而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含量,各個試驗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 >0.05)。
1.4.4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 的影響
由表5 可知,給藥后,各個試驗組仔豬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 的含量無顯著性差異(P >0.05);而中藥復方組仔豬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 的含量升高,其中中藥復方高、中劑量組與空白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 >0.05),與模型組相比,差異顯著(P <0.05)。
表2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1.4.5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十二指腸淀粉酶、脂肪酶的影響
由表6 可知, 給藥后, 中藥復方組十二指腸組織淀粉酶含量升高,其中高、中劑量組,與空白組相比,差異不顯著(P >0.05),與模型組相比,差異顯著(P <0.05);給藥后,中藥復方組十二指腸組織脂肪酶含量升高,其中高、中劑量組,與空白組相比,差異不顯著(P >0.05),與模型組相比,差異顯著(P <0.05)。
脾虛泄瀉是由于脾臟運化、升清的功能受礙,以脾虛濕盛的為病機的一種疾病,臨床上以腹瀉、精神狀態(tài)不佳、食欲減退,易復發(fā)為主要特征。目前,對該病的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多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治療效果并不明顯,且抗生素的長期使用會有較大的弊端[3,4]。本研究主要依據(jù)脾虛泄瀉的臨床癥狀對脾虛泄瀉進行辨證組方,從而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研究結(jié)果表明自擬的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其中高劑量組治愈率能達到70%,有效率達到90%。還可以提高機體脂肪酶的活性,從而提高機體的消化功能。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可以提高脾虛泄瀉仔豬的末重、日增重,降低其料重比,升高仔豬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 含量。
表 3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治療效果
表4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血液生理指標的影響
表5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 的影響 μg/mL
表6 中藥復方對脾虛泄瀉仔豬十二指腸淀粉酶、脂肪酶的影響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