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時(1904—1950),湖南汨羅人,他曾與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并稱為黨的“五大書記”。1928年,任弼時在中共六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不久,他便遭遇了其革命生涯中的第一次被捕。
那是1928年秋,黨中央派遣任弼時赴安徽開展巡視工作。此時,國民黨政府對我黨的破壞加劇,任弼時抵達安徽蕪湖之際,省臨委秘書處、團省委機關(guān)已先后被敵特破壞,省臨委不得不轉(zhuǎn)離蕪湖。10月5日,任弼時決定轉(zhuǎn)去安徽南陵。途中,盡管任弼時打扮成生意人的模樣,并化名為胡少甫,但由于敵特的嚴查和叛徒的泄密,任弼時還是于10月15日被抓捕,萬幸的是,敵特并不知曉任弼時的真實身份。
次日晚上,國民黨南陵縣法院和縣黨部,對任弼時進行了會審。任弼時盡管遭受了一系列刑訊逼供,但他始終堅稱自己是胡少甫,是長沙偉倫紙鋪派來南陵的學徒。他們無可奈何,只能用“共黨嫌疑分子”的名義,將任弼時臨時關(guān)押在南陵監(jiān)獄。幾天后,任弼時被當作政治犯,押往當時安徽的省會安慶,準備在安慶的特種刑事法庭進行秘密審判。押解途中,任弼時巧遇同鄉(xiāng)工友彭佑亭,趁押解士兵不備,他托彭佑亭將被捕之事轉(zhuǎn)告在長沙的堂叔任理卿。不久,任弼時的夫人陳琮英收到堂叔發(fā)來的電報,便立刻將任被捕的消息報告給黨中央。同時,陳琮英請到了湖南的進步律師何維道,一起趕往安慶營救任弼時。
何維道究竟是何許人也?就筆者目前收集到的資料顯示,何維道是長沙人,曾經(jīng)是張之洞的門生,留學日本法政大學法科專業(yè),歸國后先后擔任湖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湖南大學法科教授,還相繼擔任過長沙律師公會的副會長和會長,是湖南當時著名的四大律師之一。此外,何維道還與譚傳愷合著有中國最早的警察學著作《警察學》一書,以及合著有《平時國際公法》等著作。可見,何維道是法學理論和法律實務兼具的理論家與實務家。
那么,陳琮英為何能請動如此一位大律師呢?應當說,除了黨組織的幫助以及何維道本身就是一位具有正義感的進步律師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何維道是任家的姻親。
何維道律師抵達安慶之后,通過各種斡旋,把任弼時的案子由特種刑事法庭轉(zhuǎn)移到安徽高等法院,將原來的特種刑事案件變成了普通案件,由此轉(zhuǎn)變了案件的性質(zhì),減少了法律營救的阻力。要知道,國民黨設(shè)立的特種刑事法庭,被時人稱為“鏟共法院”或“懲共法院”,是專門鎮(zhèn)壓共產(chǎn)黨人的,該法庭對共產(chǎn)黨人實施嚴刑拷打,秘密審訊,律師根本就沒有辯護的機會。若想從特種刑事法庭直接實施營救,簡直難比登天。
等到安徽高等法院開庭審理時,何維道作為任弼時的辯護律師親自出庭辯護。法官詢問完被告人的基本情況后,大聲喝道:“胡少甫,你圖謀作亂,危害民國,從實招來!”任弼時答道:“本人是個安分守法的生意人,何來圖謀作亂,危害民國?”此時,何維道也立刻站起來反駁道:“這圖謀作亂,危害民國的罪名何其大,法庭必須出示證據(jù)!”何維道在法庭上唇槍舌劍、雄辯高談,強烈譴責了縣黨部濫抓無辜。將偉倫紙鋪學徒當成共產(chǎn)黨嫌犯抓入監(jiān)獄,是嚴重侵犯人權(quán)的非法行為。請求法院先調(diào)查核實胡少甫之身份,以證明其無罪,并予以釋放。
在何維道的請求下,安徽高等法院便派遣人員赴長沙查核,而任弼時則被繼續(xù)關(guān)押于飲馬塘監(jiān)獄。實際上,在此之前,何維道便已囑咐陳琮英,讓她回長沙做好應對法院查核取證的準備,以統(tǒng)一口徑。因此,待安徽高等法院的調(diào)查人員來長沙查核取證時,陳琮英便以偉倫紙鋪東家的身份,證明了胡少甫是自己紙鋪的學徒,且向法院出具了證明書。
1928年年底,此案最終因證據(jù)不足,任弼時被宣告無罪釋放。被何維道營救出獄后的任弼時,回到上海后繼續(xù)開展他的革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