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紅芳
在臨床上,急腹癥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種疾病早期無明顯癥狀,病情發(fā)展后臨床癥狀主要為嚴重腹痛,患者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出血、腹痛等問題[1]。除此之外,該疾病發(fā)病速度及發(fā)展速度均較快,若不及時進行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不僅會影響患者身體恢復,甚至可能引發(fā)其他嚴重癥狀,對患者的生命造成較大的影響。由于大部分婦產(chǎn)科急腹癥患者會出現(xiàn)出血、腹痛等常規(guī)臨床癥狀,不同疾病類型間缺少典型臨床癥狀,在病癥診斷中存在較大的困難,因此需要借助超聲檢查的手段進行診斷[2]。目前臨床主要采取常規(guī)腹部超聲、全面腹部超聲等方式診斷急腹癥。本文為了深入探究急腹癥診斷中全面腹部超聲的臨床應用價值,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腹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腹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診斷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12例,女18例;年齡20~63歲,平均年齡(43.2±7.8)歲。觀察組中男11例,女19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44.5±7.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選患者均經(jīng)病理學診斷證實,已將此次研究詳細告知患者,均同意參與。納入患者急性闌尾炎16例,急性膽囊炎11例,急性胰腺炎9例,腸梗阻8例,腸套疊1例,異位妊娠8例,消化道穿孔2例,急性盆腔炎5例。
1.2診斷方法 兩組均行彩超診斷,儀器型號:PHILIPSHD-11-XE,線陣探頭、腔內探頭、凸陣探頭分別為5~13、4~9、2~5 MHz。針對癥狀不嚴重的患者,讓其攝取一定的飲水量,使膀胱充盈。對于急腹癥臨床表現(xiàn)嚴重的患者,應通過被動的生理鹽水灌注使膀胱充盈[3]。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腹部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囑患者取平臥位,常規(guī)性掃描盆腔與泌尿系統(tǒng),逐步將探頭壓力加大使胃腸內的氣體對掃描結果產(chǎn)生的影響降到最低,確保圖像清晰。在觀察臟器病變時,記錄病灶形態(tài)、大小、性質以及周邊組織關系。
觀察組患者采取全面腹部超聲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對患者胃腸道、闌尾、肝膽胰脾、膀胱、腎、子宮附件、輸尿管等腹腔臟器進行檢查。其中闌尾若無法明確診斷時可行深入探查。
1.3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完成檢查后,由2名以上經(jīng)驗豐富的臨床醫(yī)生共同進行診斷,將病理學檢查結果作為金標準,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診斷符合情況、診斷時間及二次檢查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診斷符合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中符合病理學診斷結果29例,診斷符合率為96.7%(29/30);對照組患者中符合病理學診斷結果23例,診斷符合率為76.7%(23/30)。觀察組患者診斷符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92,P<0.05)。
2.2兩組患者診斷時間及二次檢查情況對比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診斷時間分別為(2.1±1.3)、(1.5±0.8)h;觀察組患者診斷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153,P<0.05)。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二次檢查率分別為26.7%(8/30)、3.3%(1/30);觀察組患者二次檢查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40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診斷時間及二次檢查情況對比[,n(%)]
表1 兩組患者診斷時間及二次檢查情況對比[,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急腹癥病情較急,在短時間內病情會發(fā)生較快的進展,若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危急患者生命。因此,收到急腹癥患者需要及時進行治療,而有效性的治療依賴于準確的診斷[4]。在常規(guī)腹部超聲檢查中,醫(yī)師應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然后通過主觀判斷縮小檢查范圍,這種診斷方式對醫(yī)師個人的臨床經(jīng)驗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過多的限制于患者病情描述的準確度。因此,常規(guī)腹部超聲在急腹癥診斷中有很高的誤診率與漏診率。由于急腹癥病情危急,需要及時診治,因此需要為患者進行全面腹部超聲檢查,減少患者承受的痛苦[5,6]。
對于急腹癥的診斷,原則是定位、定性、定因[5],對患者病史進行詢問,對癥狀進行觀察,在此過程中,往往需要輔以相應的臨床檢查。當前,對急腹癥的檢查臨床上所用方法較多,超聲是其中常用的一種,此種檢查方法不但檢查結果準確,而且操作簡單,安全性理想,患者易于接受。在應用全面腹部超聲診斷急腹癥時,醫(yī)師可掌握到患者腹部臟器的相關情況,也能夠結合檢查結果進行逐個排除,容易找出一些非典型的急腹癥類型[7,8]。同時,采用全面腹部超聲檢查,掃描的范圍比較廣泛,在全面掃描的過程中能夠快速將典型或者不典型的病灶找出,隨后逐一對各個臟器進行掃描,能夠明確病灶,能夠依據(jù)超聲圖像對病情作出及時、準確的判斷,使漏診、誤診現(xiàn)象減少,從而保證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有效的對癥治療[9]。此外,在檢查的過程中,全面腹部超聲能夠在短時間內對患者腹部情況進行明確,在明確掌握整個腹部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診斷,可使臨床診斷的時間縮短,從而保障患者健康[10]。
綜上所述,在急腹癥的臨床診斷中采用全面腹部超聲,能夠有效提高診斷符合率,縮短檢查時間,減少二次檢查情況,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