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
內塔尼亞胡。圖/視覺中國
以色列總檢察長曼德爾卜利特11月21日宣布,將以受賄、詐騙和背信3項指控起訴總理內塔尼亞胡。后者將成為該國歷史上首位在任期間被起訴的總理。
對內塔尼亞胡的指控涉及到三宗案件。
以色列媒體報道稱,如罪名成立,內塔尼亞胡將因受賄面臨最高10年監(jiān)禁的刑罰,因欺詐和違背公眾信任將被判總共最高3年監(jiān)禁。
內塔尼亞胡稱,對他的起訴建立在“虛假指控”和警察不公正調查的基礎上,是一場“未遂政變”。然而,正是內塔尼亞胡自己任命了目前調查他的很多關鍵執(zhí)法人員,其中曼德爾卜利特曾是內塔尼亞胡的內閣秘書。此前,對內塔尼亞胡的貪腐調查已經持續(xù)了至少兩年。
當下,以色列正深陷議會選舉后各黨派組閣不能的困境中。在今年9月份的選舉中,利庫德集團和藍白黨的議席均未過半,不得不尋求聯合組閣,但以利庫德集團為核心的中右翼聯盟和以藍白黨為核心的中左翼聯盟,也未能超過半數議席,而手握關鍵少數席位的“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則對兩個聯盟都不感冒。
這一局面,已經在今年4月份發(fā)生過一次。由于彼時組閣不成,議會不得不在5個月后再次選舉,但困境依然。如果議會不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組建執(zhí)政聯盟,以色列將不得不再次選舉。但在各政黨基本面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再次選舉依然很難破解當下的困局。
最終的破局,可能還是有賴于利庫德集團與藍白黨兩大黨的聯合。但對于藍白黨來說,跟對方聯合的主要障礙就是內塔尼亞胡。該黨堅持,只要內塔尼亞胡在任以色列總理,就不會與利庫德集團結盟。如果被起訴的內塔尼亞胡主動辭職,或者被迫辭職,或能“促成”兩黨的聯合,助以色列走出當下的“陀螺困境”。
以色列民主研究所10月份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65%的以色列人認為內塔尼亞胡如果被起訴,應辭去利庫德集團領導人職務。
但內塔尼亞胡11月21日在社交媒體的視頻直播中明確表示不會辭職。在他看來,以色列的左翼分子、媒體和執(zhí)法機構合謀,試圖通過法律手段推翻他,“因為他們無法通過選舉擊敗我”。
在內塔尼亞胡將遭起訴的消息宣布后,以藍白黨為首的中左翼黨派紛紛要求他下臺。以色列工黨——橋黨聯盟派出法律小組,請求最高法院裁定內塔尼亞胡不宜再擔任總理。
但以色列現有的法律,并不要求被起訴的總理下臺,允許其在最終判決書公布之前繼續(xù)留任,這一過程可能將耗費多年時間。
根據法律,在接下來的30天里,內塔尼亞胡可向議會委員會申請動用議員的豁免權以阻止起訴。但該委員會自4月大選以來一直沒有組建,無法討論內塔尼亞胡能否使用豁免權。而這一問題得出結論前,司法程序將無法推進。
所以,內塔尼亞胡被起訴到底會讓現有的困局得以破解,還是讓以色列陷入更深的困境,尚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