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中彬
清晰地記得剛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時,筆者教學中遇到的困惑,除了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外,最信任的就是從大學起就接觸的《中國學校體育》雜志了,它讓筆者汲取了全國各地優(yōu)秀體育教師的思想精髓不斷成長。不到兩年時間,對于學校的體育工作筆者已能獨當一面,并承擔起了學校藝術體育教研組長的重任。每一次翻閱品讀《中國學校體育》雜志時,除了學習文章外,筆者更佩服教師們精彩的文筆和睿智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這讓筆者非常羨慕,心想,如果筆者也能在這本雜志上發(fā)表文章就好了。要說在教學和訓練競賽實踐方面,筆者絕對相信自己的能力,但在動筆寫文章這方面,筆者對自己很沒有信心。如何才能把羨慕變成自己期待的成果?無助之時,學校教導主任指點筆者:先以教學日記的形式,記錄課堂上的點滴,日積月累,總會有提升的;另外,在讀文章或書籍時,看見好的句子就摘抄下來,以便日后參考。于是,筆者開始了創(chuàng)作之路,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一年的時間,發(fā)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作能力確實提升了,頓時多了幾分自信。
2014年3月,筆者第一次嘗試給《中國學校體育》雜志投稿,懷著不安和激動的心情,期待著最終的結果。過了不到一周,登錄網站查看:“退稿”兩字映入眼簾,筆者的第一次投稿以失敗告終,此后又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退稿。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筆者并沒有灰心喪氣,反而越挫越勇。因為筆者下定決心,一定要在《中國學校體育》雜志上發(fā)表一篇自己寫的文章,不成功,絕不放棄。時間就這樣來到了2017年3月份,這天,筆者正在辦公桌前備課,QQ突然閃爍起來,是本地一所中學的體育教師發(fā)來的一張圖片,點開一看,筆者頓時歡呼起來,是筆者年前投的一篇和學生的故事《有一種“愛”叫不舍》在《中國學校體育》雜志上發(fā)表了!本沒抱多大希望,卻不曾想居然發(fā)表了!堅持終于有了收獲!第一次的成功給了筆者極大的鼓舞,接下來的第4期、第6期、第10期都發(fā)表了筆者的文章。此后,筆者在雜志社組織的各類研討活動中積極參與,個人的觀點也有幾次出現(xiàn)在雜志中,此后又有文章發(fā)表在雜志上。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失敗,有時選擇放棄很容易,但選擇堅持則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毅力。筆者不怕多次的失敗,因為筆者心里始終有一個指引著筆者前行和努力的目標。正因為《中國學校體育》雜志以它的高標準、嚴要求才使筆者知道了如何在不斷地反思中成長。不拋棄,不放棄,堅持到底,理想終將會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