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卉 大象出版社
《人間煙火皆是詩:王立群品讀經(jīng)典詩詞Ⅲ》
王立群 著
大象出版社
2019.6
32.00元
兩宋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巔峰。這是學(xué)界共識、定論,幾乎沒人持相左意見。對此朱熹有“國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之說,陳寅恪有“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論。然而若說作為宋代文化之一的宋詩亦為中國詩歌發(fā)展的頂峰,則會聚訟紛紜。蓋因詩歌到唐代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一個非常成熟的階段,唐詩濃麗恣意的光芒幾乎完全掩蓋了宋詩。后人提及宋代文學(xué)典范皆言宋詞,并認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魯迅語),更有甚者提出:詩至宋代,“可謂一厄”。
宋詩真的如此不堪嗎?誠如錢鐘書所言:“有唐詩作榜樣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事實上,繼唐詩之后,宋詩在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努力開拓,竭力突圍,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特色。繆彥威在《論宋詩》中提到宋人“變唐人之所已能,而發(fā)唐人之所未發(fā)”,同時又精練地指出唐宋詩的異同:“唐詩以韻勝,故渾雅,而貴醞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折透辟。唐詩之美在情辭,故豐腴;宋詩之美在氣骨,故瘦勁。唐詩如芍藥海棠,秾華繁彩;宋詩如寒梅秋菊,幽韻冷香。……譬諸游山水,唐詩則如高峰遠望,意氣浩然;宋詩則如曲澗尋幽,情境冷峭?!碧圃娗楦惺峭夥诺模挥|即發(fā),如行云流水,毫不凝滯。宋詩情感是內(nèi)斂的,多方探求,深入人間,是人與心的對話。但宋詩在質(zhì)淡無華之處,自有莊重不可輕慢之風(fēng)骨,這是宋人“謝絕平庸”的精神玉成。因此,王立群在他這本《人間煙火皆是詩》中指出,唐宋之詩,成就皆高,只是風(fēng)格迥異,猶如雙峰并峙,雙璧爭輝。在未全面閱讀、仔細品味宋詩的前提下妄言宋詩不好、斷言宋詩不如唐詩都是不客觀的。這也是他分享一些宋詩的根本原因。
在《人間煙火皆是詩》一書中,王立群擷取了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范成大、楊萬里、朱熹等十多位宋代名家的30余首經(jīng)典詩歌娓娓講述。通過他的解讀,讀者可以看到宋詩的文化之美、理趣之美、創(chuàng)新之美、世俗之美。
《人間煙火皆是詩》提到宋詩之美,美在文化,表現(xiàn)為用典較多。用典風(fēng)氣的形成與學(xué)術(shù)文化的隆盛是不可分割的,宋代詩人多是博學(xué)之士,豐厚的學(xué)識不可避免地會體現(xiàn)在詩的創(chuàng)作中。以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詩派尤其追求“無一字無來歷”,而且講究用典不著痕跡。如本書所選黃庭堅《登快閣》中“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分外明”之句,既有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影子,又綜合化用了謝脁“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白居易的“星河一道水中央”、王昌齡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等句。即便讀者不知王立群的解讀、沒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也能領(lǐng)會詩人的情思感觸,體會詩句中開闊、大氣之象。
宋詩除了文化,還有理趣。清翁方綱云:“談理至宋人而精?!薄度碎g煙火皆是詩》提及宋詩中的理是通過具體的意象及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敘述、議論、比喻、擬人等方式來展現(xiàn)的,對讀者不只是訴之思考,同時也訴之感受,是智慧與感情的結(jié)合。 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蘇軾,其《和子由澠池懷舊》中“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首句提出“人生是什么”的大問題,次句總說回答,第三、四句再闡釋,一氣呵成,并非純粹就理說理,而是借助“飛鴻”“雪泥”的意象,將人生與飛鴻踏雪聯(lián)系起來,把道理寫得含蓄蘊藉。
蘇軾、黃庭堅都曾提出“以故為新”,注重對傳統(tǒng)題材的重新審視,翻出新意。因此,宋人腕下的典故更精妙,宋人在唐人開創(chuàng)的詩歌散文化與思辨性道路上走得更深遠?!度碎g煙火皆是詩》一書中所選王安石、蘇軾之詩這一特色尤其明顯。作為一位改革者,王安石具有一般文人所不具備的獨到眼光,這在他的詩文中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現(xiàn)。如他的《明妃曲》《烏江亭》皆從另一視角對昭君出塞和項羽烏江自刎事件重新審視,立意迥異于前人,其石破天驚之語,甚至震驚文壇。這既是王安石拗峭性格的表現(xiàn),也是他追求奇趣的體現(xiàn)。
讀者可以從《人間煙火皆是詩》中感受到正是宋詩的世俗之美促使宋詩文化之美、理趣之美的生成。相比唐詩的豪情,宋詩更喜歡寫平凡生活的點點滴滴,悠悠歲月的愛恨情仇。耕種、捕魚、吃飯、睡覺皆可成詩。宋人對大自然保持著敏感的詩心,抒發(fā)對自然景物的細微感受。比如蘇軾“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之句,為何蘇軾會聯(lián)想到河豚?因為有蔞蒿,有蘆芽,與河豚同煮,可以去毒,作為美食家的蘇軾寫此句時,一定是滿口生津,美景、美食充滿了人生意趣。宋人也愛寫色彩斑斕的感情世界,尤以陸游《沈園二首》最為杰出。亙古男兒一放翁,他的愛國詩意態(tài)英偉,風(fēng)格清壯,筆勢頓挫;愛情詩則寥寥數(shù)筆,既備情事,又見豐神。耄耋之年還在懷念前情,陳衍曾評:“無此絕等傷心事,亦無此絕等傷心之詩。就百年論,誰愿有此事?就千秋論,不可無此詩?!?/p>
《人間煙火皆是詩》不像學(xué)者的案頭講義晦澀難懂、詰屈聱牙,這本書以鏗鏘流美、淺顯易懂的風(fēng)格為讀者呈現(xiàn)了宋人的山河、流淌的歲月和不屈的靈魂。雖然選取的這30余首詩相對整個宋詩來說只是滄海一粟,但也能讓讀者對有別于唐詩的宋詩風(fēng)味嘗鼎一臠,讓讀者于宋人的日?,嵤?、俚語俗字、閑雅心性中了解其文化審美和生命本真的詩意展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