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婷
中國古典詩詞語言凝練含蓄,注重意境的和諧統(tǒng)一,善于用短小的篇幅和簡潔的書面語表達豐富的文學內(nèi)涵。古詩詞的積累能增強兒童對美的鑒賞力,讓兒童學會欣賞詩歌中的生命,理解詩歌中的情感。如何讓小學生喜歡古詩,真正領略詩歌的魅力,培養(yǎng)古典詩詞的人文情懷?下面,以二年級上冊的《夜宿山寺》為例,談一談延展閱讀對于小學古詩教學的重要作用。
一、“情動而辭發(fā)”——寫作背景的延展
詩歌常常是詩人的經(jīng)歷、思想和感情的真實寫照。要引導兒童學習古詩,必須讓他們對作者的時代、生活經(jīng)歷、思想情感等寫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這有助于兒童準確把握古詩的內(nèi)容和情感。
師:通過平時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積累了很多古詩。下面我們來舉行一個“經(jīng)典詠流傳”活動。看到這些圖,你想要吟誦哪首詩?
(出示:《古朗月行》 《獨坐敬亭山》 《靜夜思》配圖。生根據(jù)圖片吟誦古詩)
師:這幾首詩的作者是同一個人,你們知道是誰嗎?
生:李白。
師:你們對李白有多少了解?
生: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詩人,有900多首詩流傳至今,被世人稱為“詩仙”。
師:李白,愛飲酒作詩,代表作有《將進酒》 《月下獨酌》;愛交友贈詩,代表作有《贈汪倫》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愛遠游寫詩,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 《早發(fā)白帝城》。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詩,正是李白有一次長途跋涉,晚上住在深山里的一座寺廟中。后來,他發(fā)現(xiàn)寺廟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經(jīng)樓,便登了上去,極目遠眺。只見漫天星光閃爍,于是便詩興大發(fā),寫下了這首記游寫景的五言絕句。
關于作者,關于寫作背景,其實有許多內(nèi)容可以延展,但是,基于二年級的學情,不宜面面俱到。點到即止的拓展,既能夠讓學生對李白的了解高于原來的認知,同時,更激起了對其人的好奇和對其詩的探究興趣。
二、“見詩如見人”——寫作手法的延展
詩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往往自成一體,要想讀懂一首詩,必先熟悉這個人,要想讀透一首詩,必先了解這個詩人的寫作風格。
在李白的詩歌中,常常綜合運用夸張、想象、比喻、擬人等手法,創(chuàng)造出神奇多彩、宏偉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放、飄逸的原因。為加深學生對于李白“想象” “夸張”這兩種創(chuàng)作特色的了解,以詩教詩,以詩學詩,是搭建情感橋梁、了解詩人寫作手法、實現(xiàn)與詩人對話的有效手段。
在學習前兩句詩的時候,教師先帶著學生理解詩中“危”和“高百尺”的意思。
師:請看“危”字的演變。(出示“危”字演變圖片) “?!钡谋疽馐侨嗽诟吒叩纳綆p?!拔!笔歉叩囊馑?,那“危樓”就是——高樓。再讀一讀古詩,詩中還有哪些詞語寫出了樓之高?
生:高百尺。
師:“百尺”大概有10層樓那么高。10層樓對我們來說不算很高,但是在古代,那可真是一座高樓。在唐朝,普通人住平房或者是茅草屋,這是李白登上的高樓。(出示茅草屋和高樓對比圖)高樓矗立在高山上,如果你站在上面,會有什么感覺呀?
生:有些心驚膽戰(zhàn)。
師:一個“百尺”讓我們感受到了樓的高。事實上,在李白的詩中,還有很多帶有“尺”字的詩句。請看,李白在《贈汪倫》中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在《望廬山瀑布》中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瞧,李白寫得多夸張啊,用上“尺”字就讓我們看到了山寺的樓——很高很高,桃花潭的水——很深很深,廬山的瀑布——很長很長。
古人不僅善用“尺”把事物寫得很夸張,還善用“百、千、萬”這樣的數(shù)字,表示事物的高、深。你們看,帶有這樣數(shù)字的詩還有很多——(出示:李嶠的《風》)你們看,詩人寫得多夸張,多有想象力?。?/p>
讀一首詩,延展兩三首詩,從而懂一人,見詩如見人。這不僅是對于古詩的積累,更是學習古詩之法的提煉。
三、“景語皆情語”——寫作情感的延展
文字是一種符號,包含著豐富的內(nèi)容和情感,以及諸如語言、心理、場景和情節(jié)等方面的“留白”。這種“留白”令人遐想,教師可以在此處造境設景,使學生與詩人產(chǎn)生共鳴。李白在詩中寄予了豐富的想象,那么何不讓學生也產(chǎn)生“共情”呢?在感悟詩人豐富的想象力時,教師設計了以下的環(huán)節(jié)。
師:滿天一閃一閃的星星近在眼前,此時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想摘星星。
師:“摘星辰”本來是很難的事情,可在詩人眼中卻是那樣容易,那樣輕松,你從詩句中的哪個字可以感受到這種輕松呢?
生:“可”字。
師:看著這么美的星空,李白本應該和我們一樣大聲朗誦,但他有沒有這么做呢?
生:沒有,因為詩中寫“不敢高聲語”。
師:他為什么不敢大聲說話呢?
生:這樓太高,站在樓上大聲說話,會驚擾到天上的仙人。
師:你猜,此刻,神仙們都在干什么呢?
(出示玉兔、嫦娥等圖片)
誰能看著這些圖片,大膽想象,改編一下這首詩?(生改編詩句,說出恐驚月中人、嫦娥舞、玉兔眠等)
師:你們也像李白一樣會夸張,善想象。
在教學中,學生在理解了詞句的含義后,若能結(jié)合圖片和現(xiàn)有的生活經(jīng)驗,在教師及時引導下,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情感的延伸,進入靜謐的畫卷,用獨有的語言來再現(xiàn)詩歌的內(nèi)容,那么,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表達能力定能得到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也能得到個性化的展現(xiàn)。
四、“溫故而知新”——學習方法的延展
在古代詩詞中,詩人總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汲取素材,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借物喻理……這其中,許多古詩的寫作手法均十分相似。基于本課的學習,學生感受到了詩人神奇的想象、夸張的寫法,還當了回小詩人,用豐富的想象去寫古詩。
課后,教師請學生用學習《夜宿山寺》的方法,再讀讀《秋浦歌》和《早發(fā)白帝城》,要求學生邊想象邊讀,并且畫出李白大膽想象的詩句。這樣,語文教學的空間就進一步延展到了課外。
古詩中,悠遠的意境、凝練的語言、精深的內(nèi)涵都值得學生好好品味。適切、有效的延展閱讀,以詩學詩,以詩悟詩,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古詩閱讀的品質(zhì)。長此以往,如春夜喜雨,潤物無聲,學生定能獲得真實的成長。
(作者單位:蘇州市滄浪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