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紅軍長征 共產黨 宣傳隊 功能
基金項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9年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大學基地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項目批準號:19A03)的階段性成果(項目內容:2019年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大學基地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長征時期黨的群眾宣傳工作方法及其現(xiàn)實啟示研究》)。
作者簡介:郭玲兒,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D69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1.238
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工農紅軍長征是中國歷史詩篇上的偉大一頁,紅軍戰(zhàn)士們以其驚人的意志力與必勝的信念互相支撐著彼此完成了這一奇跡,使中國共產黨扭轉劣勢,最終成為歷史的勝利者。紅軍長征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不僅僅在于紅軍們的堅持與毅力,更重要的是其優(yōu)良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選擇。中國共產黨在長征的兩年時間中做到了既對抗敵人,又保存、發(fā)展實力,毛澤東同志這樣評價道:“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盵1]正是因為紅軍在長征過程中善于發(fā)揮其作為“宣傳隊”的功能與作用,才使得長征最終能夠走向勝利,使得中國共產黨能夠不斷地發(fā)展壯大。為了更好地理解毛澤東同志對于長征的這一評價,更深入地了解到長征勝利之不易,就需要我們對紅軍長征“宣傳隊”功能進行研究。
紅軍戰(zhàn)士是進行長征的主體成員,要想獲得最終的勝利,就要求戰(zhàn)士們必須擁有頑強拼搏的毅力與必將勝利的決心。然而,當時共產黨正處在帝國主義侵略與國民黨軍圍剿的內外交困之中,處境十分艱難,為了避免投降主義與逃跑主義在軍隊中蔓延,就需要將軍隊內的士氣調動起來,使戰(zhàn)士們積極地投身到革命中去。這就需要發(fā)揮紅軍作為“宣傳隊”的鼓舞士氣功能。
發(fā)揮團隊凝聚力是軍隊團結抗敵的重要支柱,這就需要全軍上下?lián)碛幸恢碌哪繕伺c決心。為了使紅軍戰(zhàn)士服從中共中央的領導,為共同的勝利而戰(zhàn)斗,就需要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以身作則,敢為人先,發(fā)揮其模范作用。1934年11月6日,趙镕主持由供給部機關和監(jiān)護連參加的士兵大會時,特別強調了黨員干部的模范作用,“要求黨員、干部不是起一兩次模范作用,而是要在各種艱難困苦的時候都要自覺地挺身而出?!?935年1月,面對供給部掉隊人員日趨增加的嚴重情況,趙镕再次強調“黨員,尤其是黨的干部必須負起責任來,做好深入的思想工作?!盵2]1935年1月28日,土城戰(zhàn)役打響了,由于對敵情的錯誤預估,紅軍損失嚴重,形勢十分危急。在關鍵時刻總司令朱德同志身先士卒,向毛澤東同志要求上一線進行指揮,經同意后義無反顧地奔向炮火連天的前線,同時毛澤東下令全體干部團投入戰(zhàn)斗。這對紅軍戰(zhàn)士們來說無疑是一種強大的鼓勵,軍隊士氣大受鼓舞,戰(zhàn)況由被動轉為主動,最終紅軍各路部隊順利擺脫敵人渡過了赤水河。
同時,開展隊內宣傳,積極發(fā)揮模范士兵的帶頭作用,《紅星》報特地發(fā)刊名為《模范的指揮員,值得大家學習》的文章表揚“突”團三連連長華英同志在戰(zhàn)斗中的優(yōu)秀表現(xiàn),稱贊他“不怕一切犧牲,勇敢沖鋒,堅決殺敵。在被敵包圍時,很沉著的堅決頑強抗戰(zhàn),并且提出口號,鼓動全連戰(zhàn)士?!盵3]以及《夜戰(zhàn)中的模范連——“牲”部第五連》《學習“攻”團三營的河川戰(zhàn)斗》《負傷不下火線,戰(zhàn)到最后一滴血》等文章,通過表揚優(yōu)秀連隊、優(yōu)秀指戰(zhàn)員的方式既肯定了士兵們的戰(zhàn)斗熱情,又在紅軍隊伍中樹立了良好的學習榜樣,對鼓勵廣大紅軍戰(zhàn)士們團結一致,奮勇抗敵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
除此之外,在精神層面上,黨中央還通過傳唱革命歌曲等方式來對紅軍戰(zhàn)士進行政治動員。在紅一方面軍中有三十位女紅軍戰(zhàn)士,她們在長征過程中不僅體力上絲毫不遜色于男紅軍戰(zhàn)士,在行軍休息時,她們的歌聲還對全軍戰(zhàn)士起到了莫大的鼓舞作用。夫子走累了,抬不動擔架要掉隊,她們唱山歌鼓動。登山時,她們搶先攀上山頂,看見山腰的干部休養(yǎng)連的同志爬不動了,就朝他們唱起來:“哎呀嘞,同志哥,拿出勁來翻山頭……”唱的他們加快了腳步,很快登上了山頂。[4]為了使紅軍戰(zhàn)士們能夠為共同的目標奮勇向前,在行軍過程廣為流傳的《前方打火線》《紅軍任務歌》《到陜北去》等歌曲就是在向士兵們普及黨進行長征的目標與任務,為全軍戰(zhàn)士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同時黨中央還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紅軍歌》《紅軍紀律歌》《紅軍進行歌》《新戰(zhàn)士歌》《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等歌曲在軍隊中宣傳黨的政策與紀律,使士兵們能夠在輕松傳唱歌曲的過程中將黨的宗旨準則牢牢地刻在心中。
宣傳組織群眾是紅軍的三大任務之一,也是紅軍的光榮傳統(tǒng)。紅軍長征歷經兩萬五千余里,共經過14個省,不可避免的需要與各地區(qū)的群眾產生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人民群眾的支持是戰(zhàn)爭獲得勝利的堅強后盾,這就需要紅軍宣傳隊充分發(fā)揮其對群眾宣傳的功能,以幫助紅軍在群眾中樹立威信、贏得民心。
紅軍“宣傳隊”具有播撒革命火種功能。長征過程中,只要是紅軍所經過的地方,都會留下革命的痕跡。紅軍從群眾自身的利益入手,進入一個村鎮(zhèn)首先開展打土豪分田地,把從地主土豪那里沒收來的財物分給群眾,同時在群眾中進行宣傳,講明紅軍是工農自己的武裝,是為勞動人民打江山、爭解放的隊伍,是以幫助各族人民打倒軍閥,鏟除貪官污吏,消滅豪紳地主封建勢力為目標的。并且動員勞苦群眾積極行動起來拿起槍桿子,跟隨紅軍鬧革命,為建立蘇維埃政權、為爭取民族的解放獨立而斗爭。1934年,紅軍長征進入廣西前夕,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發(fā)布了《對苗瑤民的口號》,其中明確提出“苗人自己武裝起來,反抗國民黨軍閥的壓迫屠殺!”“收繳國民黨軍隊及民團的槍械,組織苗族自己的紅軍!”從而號召廣大長期受壓迫的工農群眾們武裝起來,共同與國民黨地方當局和土豪劣紳統(tǒng)治進行斗爭。在提出口號的同時,紅軍還積極幫助各族人民組織革命武裝和建立革命政權,將繳獲的槍支、子彈送給他們,使其自衛(wèi)。與此同時,再從民族利益出發(fā),在群眾中進行愛國主義宣傳,揭露國民黨軍隊的真實面貌,號召各民族群眾與紅軍戰(zhàn)士們并肩作戰(zhàn),一同對抗帝國主義勢力與反動分子。紅二、紅六軍團轉戰(zhàn)貴州時,幫助當?shù)氐拿缱迦嗣癯闪⒘恕百F州抗日救國軍苗民支隊”。紅四方面軍在川西藏族地區(qū)也成立了波巴獨立團、游擊隊、赤衛(wèi)隊等武裝組織,擔負保衛(wèi)革命政權的工作,后又成立了藏民騎兵師。這些革命武裝以后或者跟隨紅軍主力北上,成為紅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或者在當?shù)貓猿指锩窢?,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紅軍的行動。[5]
紅軍“宣傳隊”具有壯大紅軍隊伍功能。紅軍在長征過程中積極開展群眾宣傳與教育工作,不僅幫助各地區(qū)群眾獲得解放,同時還成功動員了廣大人民加入到戰(zhàn)斗中來,為紅軍獲取了更多的新生力量。在長征沿途,紅軍張貼了大量的標語、布告以開展其宣傳工作。標語的內容包括對共產黨性質與宗旨的宣傳、共產黨民族政策與行軍紀律的宣傳、對進行反蔣抗日目標的宣傳、對群眾支持紅軍參加革命的號召。紅軍走到哪里,標語就寫到哪里,只要是能夠留下字跡的地方,都有紅軍宣傳的痕跡。通過這種方式,使紅軍在艱難的行軍過程中也不放棄進行群眾宣傳的重要任務,從而深化群眾對共產黨的認識程度,自覺地向共產黨靠攏。同時,在與群眾的接觸過程中,紅軍隊伍要求嚴格遵守自身的行軍紀律,貫徹“三大紀律”和“八項注意”,堅決維護人民大眾的利益,對在群眾中樹立共產黨的優(yōu)良形象,爭取群眾的信任與支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紅軍剛進入云南扎西時,由于受到國民黨的造謠恐嚇,不少群眾都對共產黨的軍隊抱有恐懼排斥的心理。紅軍每到一處都堅持遵守紀律,老百姓們看到紅軍不打砸搶燒,不打人罵人,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借住在居民家中的紅軍每天幫他們打掃房子,碰到家境貧困的人民紅軍還將自己的衣物贈予給他們,紅軍們的種種行為被廣大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使他們漸漸打消了對紅軍的偏見,眾多青年農民紛紛報名要求參加紅軍,跟著共產黨一同去戰(zhàn)斗。在一次大河灘的集會上,紅軍號召廣大扎西群眾參與到紅軍隊伍中來,當場報名參加的就有30余人。正是在紅軍所進行的反復宣傳和實際行動的感召之下,才能夠最大程度上地爭取到群眾的支持與信任,能夠在艱難的行軍過程中源源不斷地獲得新的士兵加入革命隊伍,從而壯大紅軍長征隊伍,為獲取最終的勝利奠定基礎。
在戰(zhàn)場上面對敵軍時,紅軍戰(zhàn)士們沖鋒陷陣,但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也從未放棄過對于敵軍的宣傳工作,一旦宣傳成功,敵人便有可能成為我們強有力的戰(zhàn)友。因此,紅軍長征“宣傳隊”進行對敵宣傳是必不可少的,且具有著多重功能。為此,紅軍特設命為“白軍工作部”的專職工作部門,以增強對白軍工作上的領導。
首先,對敵宣傳具有分裂敵軍的功能。北伐戰(zhàn)爭勝利后,蔣介石身為全國海陸空軍大統(tǒng)帥,卻徒有虛名——南京政府管轄區(qū)只有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安徽、湖北和江西幾省——其他地方都是軍閥們擁兵稱雄分裂割據(jù)。雖說掛的是青天白日旗,內里卻并不服從南京的管轄。[6]同時,蔣介石又以消滅異己的手段對付與其不和的地方軍閥,逼得各地小軍閥多了一個心眼,處處防著他。針對敵軍內部矛盾重重、互相猜忌的狀況,黨中央認識到,這對于紅軍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機會??梢允辜t軍通過利用其內部斗爭、深化敵人矛盾的方式分裂敵軍,從而為紅軍長征爭取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在經過粵軍防區(qū)時,總參謀部分析如果以自身實力與敵軍硬碰硬,那必將是一場慘烈的硬戰(zhàn),因此紅軍選擇轉換思路,派何長工和潘漢年與粵軍總司令陳濟棠進行秘密談判。在談判期間,我軍代表通過使用向其傳達我軍的宗旨與原則,分析與我軍合作的利弊,點明如果粵軍與紅軍拼死拼命打,正中了蔣介石借刀殺人的詭計等宣傳手段,成功說服陳濟棠為紅軍過境讓出一條40里寬的通道,避免了“中國人打中國人”的狀況發(fā)生。共產黨利用了敵人所存在的矛盾,從內部分裂敵軍,從而保全了紅軍實力,接連沖破敵軍三道封鎖線。
其次,對敵宣傳具有爭取敵軍功能。國民黨的士兵大多也是窮苦出身,或為生活所迫或受敵軍蒙蔽因而加入國民黨,因此,共產黨作為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政黨,通過對敵軍士兵進行宣傳教育,傳播紅軍的信念與宗旨,能夠很大程度上起到動搖敵軍意志,甚至拉攏、爭取到敵軍士兵。在行軍過程中,紅軍在沿途留下大量針對敵軍進行宣傳的標語,如“白軍兄弟不打紅軍,北上抗日去”“川軍兄弟,你們的槍口要瞄準反革命軍長,奉勸逃變當紅軍!”等。同時,還提出了“紅軍優(yōu)待白軍俘虜兵,歡迎俘虜兵當紅軍”等10多條瓦解白軍口號[7]。紅軍不僅在標語和口號上傳達著共產黨的宗旨,在行動上也踐行著支持敵軍叛變、優(yōu)待俘虜?shù)脑瓌t。1935年1月5日,紅九軍團在余慶司休息時,一軍團將二百多位被俘士兵交給九軍團,趙镕記載:“一軍團前幾天與黔軍侯之擔部作戰(zhàn)中,俘虜該師官兵200多人,全部交由我軍團處理”,“經政治部接收,宣傳部加以教育,有40余人自愿參加紅軍,余者均發(fā)足路費,遣散回家,要他們回家后棄惡從善,做一個自食其力的良民?!盵8]通過對敵軍進行宣傳教育工作,既使國民黨士兵們了解了蔣介石的真實面目,動搖其軍心,又能夠將敵人的力量轉化為自身的力量,增強紅軍的實力,從而發(fā)揮紅軍“宣傳隊”爭取敵軍的功能。
宣傳工作在紅軍長征過程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成功的宣傳來鼓舞士氣使得全軍有更強大的凝聚力對抗敵軍,有效的宣傳來分裂敵軍從而削弱對方壯大自己,廣泛的宣傳來動員群眾的力量贏得人民的信任與支持。正是在宣傳工作的不懈進行之下,紅軍長征擁有了更為強大的生命力,向著革命的勝利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0.
[2]趙镕.長征日記 1933.12.14-1936.10.24.[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3]模范的指揮員 值得大家學習[N].紅星,1934-11-29.
[4]郭晨.巾幗列傳-紅一方面軍三十位長征女紅軍生平事跡[M].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1986.
[5]卓伯泓.遵義會議前的98個日日夜夜[M].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7.
[6]鄭廣瑾.總政治部關于目前貴州敵軍工作的指示(1935年1月1日)[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82.
[7]趙镕.長征日記 1933.12.14-1936.10.24[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204.
[8]楊文嶺.紅軍長征中政治工作[M].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