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彩云 閆靜 鄒得娥 梁威鋒 馬文斌
終末期腎病是慢性腎病的第五階段,需要進行腎臟替代治療。其中,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最常用和最重要的腎臟替代治療方法。盡管血液透析可以延長終末期腎病患者生存時間,但隨著患者病情的進展,患者的體力會逐漸下降,患者的體力活動水平和身體儲備明顯低于一般人群,而體力低下將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和增加疲乏感,影響其生存質(zhì)量。維持性血液透析可消除尿毒癥毒素并降低其體內(nèi)毒素的濃度[1-3],通過借助有氧運動干預,可以提高透析充分性,從而更好清除毒素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本次研究選擇2017 年6 月~2019 年1 月本院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 例,隨機分組治療,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組實施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有氧運動輔助治療組則實施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有氧運動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相關(guān)指標,分析有氧運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清除毒素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 年6 月~2019 年1 月本院收治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 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有氧運動輔助治療組和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組,每組50 例。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組中男31 例,女19 例;年齡34~78 歲,平均年齡(60.25±8.75)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8 例,初中12 例,高中及中專20 例,大專及以上10 例;有工作患者11 例,無工作患者39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時間4~98 個月,平均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時間(54.68±16.90)個月;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23 例,糖尿病腎病11 例,高血壓腎病10 例,其他6 例。有氧運動輔助治療組中男32 例,女18 例;年齡34~79 歲,平均年齡(60.80±8.94)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8 例,初中11 例,高中及中專20 例,大專及以上11 例;有工作患者13 例,無工作患者37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時間4~99 個月,平均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時間(54.21±16.74)個月;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22 例,糖尿病腎病11 例,高血壓腎病10 例,其他7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具備維持性血液透析指征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可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標準:年齡>80 歲;生活不能自理,走路需要協(xié)助或輪椅代步;患者心功能≥3 級;嚴重高血壓等不適宜運動的患者。
1.3 方法 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組實施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有氧運動輔助治療組則實施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有氧運動治療,內(nèi)容如下。①分發(fā)運動干預的健康干預手冊:手冊主要內(nèi)容是運動干預對促進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的益處、運動原則和運動方案等;指導患者透析過程中做有氧運動,以改善機體功能。發(fā)布運動記錄,指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做運動形式、運動時間的自我記錄,研究人員每周檢查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運動記錄,監(jiān)督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相應的運動,并做好記錄。②視頻干預:可給予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其家屬觀看關(guān)于有氧運動的視頻,以便其更好掌握有氧運動的要領(lǐng),并更好提高遵醫(yī)行為。③開發(fā)一項結(jié)合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的體育項目,并根據(jù)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身體健康和運動習慣制定個性化的鍛煉計劃。在運動中,保持運動的強度和控制心率水平,其中,運動時間控制在約30 min/次,運動3~5 次/周。④運動及時反饋和指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要及時反饋運動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給予解答,使其更好堅持運動方案。運動方案的干預持續(xù)時間為6 個月。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毒素清除指標(肌酐、尿毒素和尿酸)水平、正常走路速度以及最大走路速度。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毒素清除指標肌酐、尿毒素和尿酸均改善>50%,癥狀體征消失;有效:毒素清除指標肌酐、尿毒素和尿酸改善25%~50%,癥狀體征等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有氧運動輔助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100.00%顯著高于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組的78.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毒素清除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肌酐、尿毒素和尿酸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肌酐、尿毒素和尿酸水平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有氧運動輔助治療組優(yōu)于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正常走路速度以及最大走路速度比較 有氧運動輔助治療組的正常走路速度以及最大走路速度分別為(98.15±26.67)、(138.57±40.11)cm/s,而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組的正常走路速度以及最大走路速度分別為(82.11±21.41)、(124.13±30.24)cm/s;有氧運動輔助治療組的正常走路速度以及最大走路速度均優(yōu)于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毒素清除指標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毒素清除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表3 兩組正常走路速度以及最大走路速度比較(,cm/s)
透析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自我護理障礙,表現(xiàn)為肢體肌肉萎縮、協(xié)調(diào)性差、耐力下降。因此,增加患者的身體活動,且進行必要的運動干預顯得尤為重要[5,6]。運動不僅可以改善患者肌肉活動,改善有氧運動,還可以有效控制血壓,并更好協(xié)助血液透析排除毒素,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研究顯示,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有顯著影響,而尿素清除指數(shù)(Kt/V)和尿素清除率(URR)是血液透析充分性的重要評價指標[7,8]。而有氧運動加速了全身組織的血流速度,并加速了體內(nèi)尿素和肌酐的代謝排泄,有利于促進上述兩項指標的提高,從而提高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和更好清除毒素。
本研究中,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組實施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有氧運動輔助治療組則實施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有氧運動治療。結(jié)果顯示,有氧運動輔助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100.00%顯著高于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組的78.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的肌酐、尿毒素和尿酸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肌酐、尿毒素和尿酸水平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有氧運動輔助治療組優(yōu)于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氧運動輔助治療組的正常走路速度以及最大走路速度均優(yōu)于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有氧運動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效果確切,可獲得理想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走路速度,更好清除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