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錕,趙麗梅,閆斌杰,何新春
(張掖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張掖 734000)
發(fā)展全程甜菜機械化生產,單胚種應用是前提。國內甜菜育種起步較晚,育種水平、技術手段的落后,導致自育品種豐產性不好,抗病性差,已無法滿足甜菜生產需求。因此,從國外引進、篩選出適宜區(qū)域化種植的高糖、豐產、抗病性強的甜菜單胚種應用生產,勢在必行。
引育出適宜甘肅省河西走廊機械化種植的含糖率和根產量高度平衡,且抗叢根病、根腐病及褐斑病的甜菜雜交單胚種。
2011年從英國萊恩公司引進甜菜新品種LS1216,進行引種比較試驗;2012-2013年在甘肅甜菜主產區(qū)酒泉、張掖、武威進行多點比較試驗;2014年進行抗病性鑒定和品質檢測;2014-2015年進行多點生產示范;2016年通過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委員會認定,并在生產上開始進行大面積推廣應用;2018年通過國家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
在引種篩選試驗的基礎上,2012-2013年甜菜LS1216在甘肅甜菜主產區(qū)酒泉市、張掖市、武威市試驗結果顯示:塊根均產為109 951.5 kg/hm2,較CK1增產17.6%,較CK2增產17.3%;含糖率平均17.1%,較CK1增糖0.9度,較CK2增糖1.0度;含糖量達187 71.3 kg/hm2,較CK1增24.0%,較CK2增24.2%。(見表1)
由表2可見:在2014-2015年的生產試驗中,甜菜LS1216塊根均產達109 597.5 kg/hm2,較CK1增產16.6%,較CK2增產17.1%;含糖率平均16.8%,較CK1增糖0.8度,較CK2增糖0.9度;含糖量達18 443.8 kg/hm2,較CK1增22.1%,較CK2增23.4%。
2014年由農業(yè)部甜菜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進行樣品檢驗,結果表明:LS1216含糖率達17.38%,較對照ND803提高3.6個百分點,較對照BETA218提高1.0個百分點;有害物鉀、鈉和a-氮的含量分別為4.22、2.93、3.56 mmol/100 g, 較對照ND803分別降低57.9%、40.8%、47.0%,較對照BETA218分別降低54.3%、23.1%、23.3%。
表1 2012—2013年甜菜品種LS1216區(qū)域試驗產質量結果表
注:CK1為張?zhí)?01;CK2為Beta218
表2 2014—2015年甜菜品種LS1216生產試驗結果表
注:CK1為張?zhí)?01;CK2為Beta218
2014年,經(jīng)張掖市植保站組織鑒定,LS1216的叢根病、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病情指數(shù)分別為0.4、1.3、1.6、1.9,對照品質BETA218病情指數(shù)分別為1.7、2.9、3.1、3.8,為抗病類型。通過田間病圃抗病性調查,LS1216綜合抗病性強于目前當?shù)刂髟云贩NBETA218。
該品種屬標準偏豐產型單粒二倍體雜交種,從播種到收獲170天左右,出苗快,保苗率高,生長勢強,整齊度高;株高50-60厘米,葉柄長短適中,葉片為犁鏵形,顏色深綠色,葉叢緊湊,根形呈圓錐形,根體較光滑,根溝淺,根頭小,根皮白色,根肉白色。
(1)播種量0.2-0.3 kg/667 m2;選用2BMK型3行甜菜播種機,將播種機調制株行距配置為18-24 cm×50 cm,播種深度1-2 cm,即可進行播種。(2)播種前畝施有機肥4 000 kg,尿素20 kg,磷酸二銨30 kg,硫酸鉀15 kg,結合整地翻入土中作為基肥,澆頭水前2—3天,結合開溝培土,每畝施“萊姆佳一號” 甜菜專用肥75公斤。(3)黑膜半膜覆蓋:地膜選擇厚0.008毫米以上、幅寬120 cm的黑膜,種植前采用人工覆膜、或機械覆膜,膜間距35—40厘米,要求膜面拉緊、平整、播行、筆直、膜中央每隔5米壓一條土線以防大風揭膜。適時播種。(4)病蟲害綜合防控:苗期主要防治甜菜象甲和地老虎蟲害,6月-8月下旬防治甘藍夜蛾、紅蜘蛛、白粉病和褐斑病等主要病蟲害。
LS1216屬標準偏豐產型單粒甜菜新品種???耐)根腐病、叢根病、褐斑病和白粉病害。在多點試驗和生產示范中,表現(xiàn)出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的特點,適宜在甘肅省河西走廊及同類型甜菜主產區(qū)推廣應用,特別是在輕鹽堿地、荒灘地、新開墾區(qū)域種植,增產、增糖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