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凌海
帶魚,又叫刀魚、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是我們在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魚,很多人都喜歡它。
可是,我們在市場上,卻很難見到活的帶魚。這是為什么呢?這得從帶魚的生活習(xí)性說起。
帶魚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我國的黃海、東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黃魚、小黃魚及烏賊并稱為我國的四大海產(chǎn)。帶魚的頭尖口大,體型側(cè)扁如帶,全身呈銀灰色,到尾部逐漸變細(xì),身長大約在1米左右。帶魚的腹部有游離的小刺,游動時不用鰭劃水,通過擺動身軀來游動。
帶魚的游泳能力差,有晝夜垂直移動的習(xí)慣。它們白天集體棲息在海洋的中下水層,晚上就降到海底。靜止時,帶魚的頭向上,身體呈垂直狀,只靠背鰭及胸鰭的揮動,眼睛注視頭上的動靜。若發(fā)現(xiàn)獵物時,帶魚的背鰭就急速震動,身體彎曲,猛地?fù)湎蚴澄铩?/p>
帶魚的性格兇猛,食性很雜而且非常貪吃,主要以毛蝦、烏賊和小型的魚類為食。有時候,帶魚餓極了,找不到食物,它們便會同類相食,顯得有點兒殘忍。
帶魚的壽命一般在8歲左右,1歲大的帶魚的平均身長在18厘米,體重在100克左右,2歲的帶魚體重可以達到300克左右。帶魚的繁殖能力強,1歲的帶魚就能當(dāng)爸爸媽媽了。
每年春天天氣回暖水溫上升時,帶魚便成群結(jié)對地游向近海岸。這個時候,是人們圍捕帶魚的最佳時機。由于帶魚是深海魚類,一直承受著巨大的海水壓力,水越深壓強越大,所以帶魚體內(nèi)的壓強和深海中的壓強相當(dāng)。
當(dāng)帶魚被我們捕撈上來的時候,由于外界空氣的壓強要比帶魚體內(nèi)的壓強小得多。捕魚的網(wǎng)離開水面時,空氣中的壓力太小,帶魚一下子承受不了這種壓力,身體的內(nèi)部受到致命的傷害,比如帶魚的鰾會突然膨脹、破裂,帶魚便會迅速死亡,把它描述為“離開水時死亡”并不算過分。這就是我們在市場上很難見到活帶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