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山
推手之法并非大成拳獨有,太極拳也有推手,詠春拳也有類似推手的技法。雖然形式不同,但各種拳法的推手都是雙方在腕臂相搭的狀況下體驗勁力的走向以及訓練控制與反控制的關系的方法。在大成拳中把推手作為實作前奏之功法,系七妙法門之一。如果推手練得好,可在實作中更好地把握戰(zhàn)機。
推手的重要意義有兩點。第一,使定態(tài)的勁力轉化為動態(tài)的“活勁”,因為推手是雙人位阻狀態(tài)下的試力形式,是真實的勁力體驗;第二,要想達到觸覺的靈敏性,非推手莫屬。在雙方腕臂搭接的情況下,可真實性地感知力量、身法、步法、招法等諸多方面的綜合應用,以形成臨戰(zhàn)狀態(tài)下的有感皆應之境界。故推手是武術技藝的特殊表現形式。
大成拳有單推手和雙推手兩種形式。
單推手:以右式為例。雙方以右式丁八步站立。我右臂為撐抱狀態(tài),右手變?yōu)榭瘴杖?,左手置于體側;對方右手為空握拳狀,右腕內側搭扣于我右小臂外側,右手置于體側。對方向我中線部位推進,當推至我胸前約25厘米距離時,我右臂內旋,而對方則右臂外旋,呈撐抱狀態(tài);我以右腕部內側搭扣于對方右腕外側,向對方中線部位推進。如此循環(huán)練習。定步練法熟練后,尚可進行配合步法的練習。
雙推手:雙方站成左丁八步或右丁八步,兩臂抬起至身前,兩手空握拳狀,與肩同高,與肩同寬,與自身約30厘米距離,兩拳心斜相對;我左腕外側置于對方右腕內側為接,右腕內側置于對方左腕外側為搭;然后,我左臂向右做順時針的圓周運動,右臂向左做逆時針的圓周運動。如此循環(huán)練習。
在定步練習的基礎上,可配合三角步、墊步、雞形步等步法練習。當推手動作熟化后,可通過一些技法訓練來達到控制與反控制的目的。在與同伴對練時,可通過定招的發(fā)放對練,來檢驗攻防的有效性,如推手中的接放法、掛放法、擒放法、圈放法等。開始時可與水平低的拳友互練,并在其身上試用;然后可在水平高的拳友身上試用,在試用中找出不足。
經過本人多年實踐與探索總結了一套更接近實戰(zhàn)的推手之法,即類推手,即類似于常規(guī)推手的特殊推手。由于類推手仍屬于推手的范疇,因此,原則上同樣要遵循推手的重要原理與要義,所不同的只是推手的方式有別于常規(guī)的推手。類推手簡單易行,而且極易應用于技擊,其特點有以下三個方面。
1.單臂輪軸繞行:雙方以單腕內側或外側為觸點,在身前進行單臂的打輪繞行動作。
2.兩個方向的豎圓運動:手臂打輪動作系身前的豎圓運動,并有順時針和逆時針兩個方向。
3.四個操作動作交替進行:每只手臂的操作有四個動作,兩臂的豎圓運動可不斷地交替進行。
右式右臂順時針練法:兩腿站成右丁八步,左手置于體側,右手空握拳,并以右腕外側與對方相搭接;我右臂進行順時針、對方右臂進行逆時針的豎圓運動(圖1、圖2、圖3)。
也可按照類似的練法,以自己的右腕外側與對方左腕內側相搭接,進行順時針的畫圈打輪練習(圖4、圖5、圖6)。
右式右臂逆時針練法:雙方以右腕內側在身前相搭接,我右臂做逆時針的豎圓運動,對方右臂運動方向則相反(圖7、圖8、圖9)。
當自己的右腕內側與對方左腕外側相搭接時,即可進行與上述練法相似的逆時針畫圈打輪動作(圖10、圖11、圖12)。
左式左臂逆時針練法:練法與右式右臂順時針練法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左式左臂順時針練法:練法與右式右臂逆時針練法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如果以己左腕內側與對方右腕外側相搭接,同樣進行順時針的畫圓運動,則為雙推手過程中的左臂左腕運行模式。因此,這個動作亦為半雙推手的左臂運動。若以右腕與對方左腕搭接、左腕
與對方右腕搭接,同時進行左臂順時針、右臂逆時針的輪軸運動,則為完整的雙推手操作。
推手的深化精通的過程,包括聽勁功夫、力點的應用、輕柔之法、多體位發(fā)放、破浪起伏五個方面的體驗。
推手的最高境界是進入準實戰(zhàn)狀態(tài),即讓拳友以不同的招式向我進擊,待我以腕臂觸及對方后,先通過推手的技法或化解來勢或將其控制,然后以有效的手段或將其重擊或將其放出。如此操作熟練后,便可成為駕馭實戰(zhàn)的真正妙手。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