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萍
(100055 北京觀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北京)
我國現(xiàn)行《商標法》經歷了2013年的第三次修改,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很多內容已經與現(xiàn)行的市場經濟體制不太相符。
《商標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并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
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對駁回申請、不予公告的商標,商標局應當書面通知商標注冊申請人。商標注冊申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商標評審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九個月內做出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當事人對商標 評審委員會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結合上述規(guī)定可見,有已注冊的在先權利的,商標局可依據(jù)《商標法》第三十一條駁回在后申請注冊的相同或近似商標。申請人如果不服駁回決定,可于十五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復審。筆者認為,商標的使用與注冊雖然不完全是一個私權范疇,需要考慮公共利益,畢竟完全相同或告訴近似的兩個商標由不同的主體所有在市場上共存的話,必然會引起關于商品來源的混淆。但是一味強調以在先權利駁回新申請商標的注冊,行政機關涉嫌過度干預市場。商標局應該駁回完全相同的商標注冊,其他是否構成高度近似的商標可以先行通過初審,后期可由相關利益的市場主體進行維權,尤其是在先注冊的市場主體明確同意在后申請的商標共存市場,簽署共存協(xié)議的情況下可考慮通過復審。
此外,申請人提出駁回復審的期限時間較短,目前只有15日,并且不允許延期。逾期提交的駁回復審不被認可、申請商標將被裁定無效。筆者建議延適當延長申請人提出駁回復審的期限,1個月比較合理,這樣可以給申請人充足的時間準備相關材料、及時提出復審,申請人的權益才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
《商標法》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對初步審定公告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在先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的,或者任何人認為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guī)定的,可以向商標局提出異議。公告期滿無異議的,予以核準注冊,發(fā)給商標注 冊證,并予公告?!?/p>
第四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的,自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在先權 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對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時間限制?!?/p>
結合上述規(guī)定可見,如果相關的利益主體認為他人注冊的商侵犯了其權利,可與初審公告期間提出異議申請、注冊公告后提起無效宣告申請,即有兩次機會請求他人注冊的商標無效。
鑒于異議申請、無效宣告申請的目的均是相關利益主體排斥商標申請人的注冊行為、追求他人申請注冊的商標無效的結果,異議程序與無效宣告程序存在重復、浪費司法資源。且由于異議申請是向商標局提出,無效宣告申請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審查機關的不一致實踐中往往導致同一商標在不同程序中的審查結果不一致,不僅浪費了行政機關的時間和精力,更是給申請商標注冊的主體帶來較大的成本投入,也容易導致商標權利的不穩(wěn)定。試想一個商標在初審公告期間被人提出異議申請、此后順利通過異議程序獲得注冊,但在無效宣告程序中被同一利益主體再次提出無效宣告申請、此后被裁定無效,商標確權的穩(wěn)定性何在?同時也不利于維護商標審查機關的權威。因此筆者建議可取消無效宣告程序,僅留異議程序。商標在初審公告期間,相關利益主體可提出異議,異議裁定、不予注冊復審程序作出后商標確權程序即為完結。如果相關利益主體仍對已注冊的商標有爭議,可通過商標侵權等相關的糾紛向法院起訴。
《商標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商標注冊人在使用注冊商標的過程中,自行改變注冊商標、注冊人名義、地址或者其他注冊事項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期滿不改正的,由商標局撤銷其注冊商標。
注冊商標成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稱或者沒有正當理由連續(xù)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可以向商標局申請撤銷該注冊商標。商標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九個月內做出決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
筆者認為商標被核準注冊后應盡量維持穩(wěn)定性,這樣才可以充分保障商標注冊人的利益,保障商標在市場經濟中的正常使用,商標注冊秩序的不穩(wěn)定極有可能影響商標注冊人的商業(yè)經營秩序。而《商標法》第四十九條第一款對商標注冊人要求未免過于嚴苛了。畢竟商標在未注冊的情況下也可以投入使用,而經過成本投入的已注冊的商標僅僅由于使用不規(guī)范就可能被商標局撤銷,標準過于嚴苛,筆者建議刪除此規(guī)定。如果商標局需要規(guī)制已注冊商標的標準使用,可以通過責令改正,但賦予公權力輕易撤銷已注冊商標的規(guī)定不太妥當。
此外,部分剛注冊的企業(yè)或正在初步發(fā)展的企業(yè),尤其是個體工商戶等,在實際使用已注冊商標的過程中,往往不太規(guī)范,甚至確有使用意圖、在注冊后尚未大量投入市場使用,因此,筆者建議已注冊的商標被他人依據(jù)《商標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以連續(xù)三年不使用為由提起撤銷時,可適當降低商標注冊人的舉證要求,只要能夠證明有真實使用意圖即可維持商標的注冊,這樣更有利于實現(xiàn)商標注冊的初衷和維護商標注冊秩序。
由于商標具有巨大的潛在經濟價值,搶注商標的情況愈演愈烈。商標中承載著商品或者服務的品質,是重要的無形資產。商標惡意注冊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不正當利用他人市場聲譽為自己謀利,不僅損害他人在先權益,還可能侵占公共資源。日前,某企業(yè)在兩天內申請萬件商標在行業(yè)內引起熱議,商標局駁回通知書中顯示了“經查,你公司先后于同一日申請了上千商標,明顯超出了實際使用需求,具有囤積商標標識及不正當占有公共資源的意圖,違法誠實信用原則,擾亂正常的商標注冊秩序,易產生不良社會影響”的明確駁回理由。筆者認為商標局此次主動適用誠信原則駁回明顯不正當注冊商標的做法非常好,面對目前惡意搶注商標情況比較嚴重的情況,加強并立法明確商標局的主動審查作用非常重要,可有力規(guī)制商標的搶注現(xiàn)象。
此外,絕大多數(shù)搶注商標的人,并不具有真實使用的意圖,目的就是商標注冊成功后轉賣營利,部分搶注知名商標者事后通過向實際商標權利人索要高額裝讓費也確實獲得了不法利益。因此,筆者建議可適當修改商標轉讓程序,在轉讓程序中要求轉讓人提供商標的實際使用證據(jù),商標局在審查轉讓時附帶對轉讓商標的使用證據(jù)進行審查,對完全未使用、亦不能證明具有使用意圖的商標不予核準轉讓,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受讓商標者因為此商標未使用被人提撤銷而無效,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規(guī)制大量搶注商標轉賣的不良情況,保護在先權利人合法權利,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商標注冊和管理秩序,也能夠有效避免行政、司法資源的浪費。
筆者注意到一個問題,在實踐中,諸多企業(yè)主體已注銷,但商標審查機關暫時無義務核實企業(yè)的存續(xù)狀態(tài),因此注銷企業(yè)名下的商標依然為有效的狀態(tài),且沒有辦理商標移轉手續(xù),占用了大量的商標資源。因此筆者建議增加相關規(guī)定,在商標所有人主體資格已消亡又無查明的權利繼受主體且未在一定期限內辦理權利移轉手續(xù)的情況下,商標審查機關可以直接在任何程序中裁定撤銷相應商標注冊,或將商標注冊申請視為撤回。
目前在商標確權階段中,商標審查機關判定在后申請的商標是否與在先注冊的商標構成類似商品或服務時一般依據(jù)《類似商品和服務區(qū)分表》。但在商標的實際使用中,商品或服務項目的名稱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不斷涌現(xiàn)新類型,《類似商品和服務區(qū)分表》并不能窮盡列舉,且部分商品或服務依據(jù)《類似商品和服務區(qū)分表》不構成類似,但在實際使用中極易造成公眾的混淆,例如服飾和鞋。因此,筆者建議要根據(jù)商品的功能、用途、原材料和生產工藝、生產者、銷售渠道和場所以及消費群體等諸多因素,并根據(jù)社會通常觀念和市場交易的實際情況綜合加以判斷,不能僅限于《類似商品和服務區(qū)分表》,尤其是在判定申請的商標與已注冊使用的知名商標是否構成近似時,應適當突破分類表,擴大認定構成類似商品或服務的范圍,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相關商標權利者的利益。
以上為筆者的幾點拙見,期望商標審查機關能夠與時俱進,提高商標審查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形成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新商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