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信息化時代,人們的生活品質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和個人價值的提升。面對這一大眾民生文化需求問題的產生,高校的圖書館如何通過現(xiàn)代化管理,實現(xiàn)服務社會的功能,成為了高校管理者關注的重點,而圖書館管理學同樣應運而生。本文通過重點分析在全球化多元化發(fā)展、大數據環(huán)境的社會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管理現(xiàn)存的不足之處,分別從相關法律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機制、人財物各項資源的合理運用等角度出發(fā),不斷完善高校圖書信息建設模式,實現(xiàn)服務大眾。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大數據環(huán)境背景;資源信息化;發(fā)展研究
1 前言
所謂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始終堅持科教興國戰(zhàn)略,重視教育的力量,旨在不斷提升國民綜合素質,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奠定基礎。但是鑒于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初級階段,在很多民生問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體系構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處,因此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化工程至關重要。
通過不斷完善高校圖書館管理機制,引進先進的管理人才,實現(xiàn)圖書資源的社會共享性,一方面可以不斷檢驗自身,實現(xiàn)高校圖書館相關書籍資源和配套設施不斷優(yōu)化;另一方面,實現(xiàn)高校圖書館的社會效益,提升圖書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宗旨,提升社會大眾知識受力面,促進社會穩(wěn)步發(fā)展。
2 高校圖書館服務信息資源建設現(xiàn)狀及問題分析
2.1 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意識不強
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基礎設施之一,出于對書籍和在校學生安全性考慮,不允許校外人員涉內,一般只是服務于本校在讀在職的師生,并沒有開通社會信息化功能。在這樣基本小眾經營管理理念背景下,高校管理者很難適應圖書館服務社會的新模式。在信息化時代,高校學生等對于高端精密信息資源的需求,在傳統(tǒng)的紙質版資源中難得到滿足,很多圖書館管理人員并不具備信息管理意識,而運用大數據知識的能力微乎及微,固守成規(guī),導致很難迅速轉變自身崗位,在圖書挑選和設定方面,導致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構建工作難以落實。
2.2 圖書館館內資源書籍品類配比不夠完善
鑒于高校圖書館大多針對學生和教師,因此在文學、教學、科研、專業(yè)性等方面的書籍品類較多。但是如果開展社會服務活動,校外人士對于實時政治、工具書、休閑娛樂書籍等關注度較高,如今高校圖書館的圖書資源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要進行書籍采購工作。
2.3 圖書館財力資源和相關政策不明朗
目前高校的中小型圖書館將主要的科研精力和教育經費,投資到傳統(tǒng)紙質書籍建設中,不重視信息時代大數據庫的應用,忽略了信息資源建設。鑒于圖書館屬于高校的附加產業(yè),主要服務于高校教學和學生求學工作,需要進行市場調研、數據分析和采購匯編一系列工作,都需要資金支持,但是對于高校發(fā)展而言,圖書館的優(yōu)勢和地位,沒有合理顯現(xiàn)。所以在圖書館擴建、信息資源完善、大數據軟件應用等方面,資金不富裕,很難實現(xiàn)圖書館信息資源合理建設。
2.4 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不健全
一般來說,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大多為退休的教師等,不具備專業(yè)的圖書資源管理經驗,由于人員年齡限制等不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因此圖書館整個管理體系現(xiàn)代化建設進程十分緩慢,不足以滿足整個社會大眾對于圖書館資源的需求。而且不具備十分嚴謹的管理體系和激勵制度,導致圖書館管理工作十分懈怠。
3 高校圖書館服務信息化體系完善策略
3.1 提高圖書管理者信息化意識
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應該重視學生的用戶體驗,能夠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借助大數據信息資源,分析學生等受眾的信息需求,進行更加被需要的信息館藏工作。改變傳統(tǒng)的比較陳舊的信息資源建設工作,注重加大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的宣傳力度,通過刊登廣告、公眾號信息發(fā)布等方式,提高該項社會化改革的知名度和市場認知度;轉變傳統(tǒng)的服務師生思想,提高現(xiàn)代化信息意識,通過高校內管理層展開宣講等形式,構建高校內服務社會化文化氛圍。
3.2 豐富圖書資源品類
對高校市場進行民意調查,了解大眾對于書籍種類的關注度,將社會對于高校圖書館信資源的建議進行整理分析,不斷完善圖書館管理體系;設定圖書館公開區(qū),學生區(qū),在保證服務社會,提高全民學習文化素養(yǎng)的同時,保障校內學生的安全和學習氛圍。借助大數據時代優(yōu)勢,可以更加精準分析市場,提高高校信息資源的社會受用度。高校圖書館在信息資源現(xiàn)代化改造的進程中,能夠從館藏資源、學生需求、讀者習慣、學校的學科特色等多個角度出發(fā),運用大數據分析軟件,優(yōu)化信息資源完善方案。注重紙質數據、電子書籍、網絡文案等的分類配比,不斷優(yōu)化圖書館的館藏學科結構和內容形式。
3.3 加大財務資金政策投入力度
國家出臺有關《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補助政策》,能夠在資金方面給予支持,并且針對這樣的高校加大獎彰力度,增加優(yōu)秀生名額和國家助學金補助額度,能夠對于校內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大力支持等。并且鼓勵書籍資源的公共募捐等,實現(xiàn)書籍資源的回收再利用。
對于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研究人員和大數據建設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視資金等投入,為大數據背景下的圖書館信息資源完善提供硬件支持。
3.4 健全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提高對于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在招聘的時候,提高在學歷、工作經驗、個人素質、專業(yè)技能、服務意識等多方面的考核指標要求。在福利待遇方面,提高薪資待遇,提升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社會地位,形成員工的職業(yè)忠誠度,提升高校圖書館管理體系凝聚力。借助大數據資源,對人員信息進行系統(tǒng)錄入和分析,實現(xiàn)人力資源選拔和錄用考核的現(xiàn)代化管理。
4 結束語
高校圖書館作為高等學府教書育人、提高學生整體修養(yǎng)的關鍵場所,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會背景下,也在不斷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突破高校教育的局限性,逐漸完善社會信息化功能體系。對于構建社會功能體系而言,對于高校的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管理技能;圖書資源的多樣性多元化,圖書品類采購收藏的前期調研工作;館內閱讀和外借閱讀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和章程都需要進行嚴格設定,才能保證高校圖書館社會信息化順利實施。
大數據技術在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中擔任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信息技術的成熟,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化進程仍然十分艱巨。作為文化、信息的核心,高校的圖書館管理工作應實時更新管理理念,創(chuàng)建大數據應用思維,做好前期的大數據相關的基礎建設,更好推進圖書館的資源信息化,為讀者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曉霞.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化功能與模式研究[M].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8,03(7).82-84.
[2]周娟.高校圖書館信息化調查與思考—以南京兩所高校為例[D].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6).
[3]田曉明.高等學校服務育人工作改進研究[D].大連理工學校碩士學位論文,2017,(7).
[4]席旭超.合肥地區(qū)本科高校圖書館信息化服務研究[D].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18.
作者簡介
吳淑敏(1989-),漢族,福建霞浦人,大學本科,就職于武警警官學院,助理館員,主要從事圖書館流通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