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曄 李昭昕
奢侈消費是伴隨人類歷史發(fā)展的獨特現(xiàn)象,備受學術界關注。這主要是因為奢侈消費本身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奢侈消費主體是少數(shù)富貴階層人士,其奢侈程度經(jīng)常超出大眾心理預期,導致大眾眼中的“病態(tài)”消費,產生桑巴特所說“法國式商品拜物教”社會效應,它往往使人淪落為商品的奴隸,被物質欲望異化,甚至不乏為奢侈消費公然挑戰(zhàn)自然資源保護紅線、社會道德底線和法律界限,完全走向了人類文明的反面。另一方面,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昔日奢侈品經(jīng)常變?yōu)榇蟊娤M品,在這種奢侈品升級換代過程中形成奢侈品大眾化的必然趨勢,個人生活趨向精致化,大眾日常生活日益走向“輕奢”,即由原來注重實惠耐用轉向講究個性、品味和檔次,這正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產物,并推動供給的結構性變革和產業(yè)結構升級換代。由于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的限制,以往我們更多關注奢侈消費的前一方面,對后一方面關注較少。今天,我們應該正本清源,辯證地看待奢侈消費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帶來的雙重影響,理性應對伴隨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興起的奢侈消費潮流。本文借鑒桑巴特在《奢侈與資本主義》中對法國奢侈消費興起歷史的分析方法,在與16—18世紀法國的比較中,思考中國美好生活時代的奢侈消費問題。
桑巴特在《奢侈與資本主義》一書中論述了早期資本主義產生和發(fā)展的原因,認為至關重要的是奢侈生活的興起,所以,他得出了跟馬克斯·韋伯完全相左的結論:“奢侈,它本是非法情愛的一個嫡出的孩子,是它生出了資本主義?!雹倬S爾納·桑巴特:《奢侈與資本主義》,王燕平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 233頁。簡言之,奢侈成就了資本主義社會。桑巴特在書中揭示了推動法國奢侈消費興起的主體力量,以及當時奢侈消費在歐洲社會擴散的邏輯,為我們理解奢侈生活興起和發(fā)展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
宮廷貴族。大宮廷興起于中世紀晚期歐洲各國政治和軍事結構發(fā)生根本性變化之時。16世紀法國宮廷與之前宮廷不同的是,貴族主要以國王家庭為基本單位。國家的主要財富掌握在宮廷貴族手中,且基本上用作宮廷貴族個人消費。為了彰顯貴族身份,他們更是用盡當時最為奢華的物品。根據(jù)桑巴特《奢侈與資本主義》中提供的歷史經(jīng)濟資料,法國每年約10064萬里弗爾的國家財政預算里,有約2900萬里弗爾用于宮廷貴族個人消費,在這些個人消費賬單里,大部分開支都屬于奢侈消費。宮廷貴族的奢侈消費消耗了巨額國家財富。大量的奢侈消費需要依靠奢侈貿易來進行,也使得奢侈品貿易迅猛發(fā)展,這反過來進一步推動了奢侈消費。
新舊貴族和中產階級。新貴族主要指通過買爵位或與舊貴族聯(lián)姻的暴富商人;中產階級指迅速積累財富的百姓。中世紀早期的財富幾乎完全由地產構成,所以貴族僅是大土地所有者,那時富裕的市民還不存在。13、14世紀歐洲開始殖民擴張,許多“城關市民”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1頁。借此迅速積累非封建關系中產生的巨額財富即資本財產。15、16世紀,德意志等歐洲國家開始進行金銀礦的開采,加之這時殖民主義者從美洲掠奪的黃金、白銀大量涌入①米歇爾·博德的《資本主義史》 (東方出版社1986年版)中記載:“1521—1600年間從美洲運到西班牙的白銀有18000噸,黃金200噸,而其他人的估計則是此數(shù)的兩倍。”,歐洲城市開始聚集巨額財富,刺激了大規(guī)模金融活動。17世紀英國、法國開始財富增長,新創(chuàng)生的財富(主要是中產階級財富)引起了上層社會主體構成的轉換——新貴族產生。致富了的百姓一方面通過購買騎士頭銜,另一方面通過與舊貴族聯(lián)姻升入貴族等級。另外,暴富的“城關市民”的大把消費刺激了已經(jīng)因炫耀性消費而逐漸沒落的舊貴族,使舊貴族不得不向中產階級貸款,這樣也間接導致了部分中產階級致富。②雅克·勒高夫在《錢袋與永生——中世紀的經(jīng)濟與宗教》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一書中提到,早在13世紀的歐洲,高利貸就已成為窮人社會晉升的一種途徑。隨著社會財富的增加,發(fā)放高利貸的人越來越多,并通過高利貸提升社會地位。在整個早期資本主義時代,富人的終極目標是成為社會上層、紳士或貴族階層,并且貴族的生活作風也是他們追求的一部分。于是隨著社會經(jīng)濟結構的變化以及新貴族和中產階級的財富積累,盛行于法國宮廷的奢侈之風也滲透到與宮廷有聯(lián)系的新貴族和富有階層,進一步壯大了奢侈消費隊伍。
特殊女人群體。這里的特殊女人指的是充斥于宮廷貴族中、刺激貴族奢侈消費的群體,后來由于貴族階級的壯大而逐漸發(fā)展到社會其他階級。她們對奢侈消費的興起發(fā)揮了誘導作用,尤其影響著整個社會的風俗和習慣,將奢侈消費帶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她們的出現(xiàn)要得益于11世紀開始的愛情世俗化浪潮。從詩歌中對愛情以及肉欲態(tài)度的變化可以看出,人們“肉體的解放”以羞怯的嘗試開始到強烈的肉欲時代后走向高雅,高雅之后又放蕩墮落直至變異倒轉。③維爾納·桑巴特:《奢侈與資本主義》,第68頁。一個新的女人階層首先在宮廷出現(xiàn)——宮廷情婦,并逐漸演變成取得合法地位的非法關系。宮廷貴族憑奢侈品取得她們的芳心,用她們的喜好來裝點宮廷。后來由于新貴族效仿使得女人們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無論是宮廷人士還是金融家們,其最大開支都是用在這些私通上。桑巴特甚至感慨“我們進入了情婦擁有無限權勢的時代”④同上書,第75頁。,這些女人也成為推動奢侈消費的重要社會主體力量。
根據(jù)桑巴特在書中的闡述,法國奢侈消費的發(fā)源地是宮廷,后來之所以擴展到全社會,主要緣于兩個因素的耦合:一方面,新舊貴族效仿宮廷奢侈生活的炫耀性消費,使宮廷奢侈消費擴展到上層社會;另一方面,伴隨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人的生活走向富裕,這些富裕起來的人對上層社會和新貴族的奢侈生活紛紛效仿,二者共生互動,最終使奢侈消費擴散到全社會。
首先,奢侈消費肇始于法國宮廷。根據(jù)桑巴特在書中提供的歷史資料,宮廷的排場是各種量的奢侈和質的奢侈的堆積,此時宮廷已經(jīng)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開始一味地追求奢侈消費,加上“特殊女人的勝利”,進一步誘導、加速了奢侈消費范圍的擴大。從路易十四開始,女人在法國宮廷以及奢侈消費上就扮演著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這些情婦控制了法國宮廷,事無巨細均由她們掌管。國王和宮廷貴族為了討得她們歡心,花錢如流水,導致國家的大部分支出流入奢侈消費,并使一部分原始貴族的錢財漸漸消耗殆盡。
其次,新舊貴族和中產階級癡迷效仿宮廷奢侈生活,無意中放大了奢侈消費的社會示范效應。隨著新貴族和社會富裕階層的出現(xiàn)及壯大,奢侈消費從宮廷開始向社會下層傳導。新貴族和那些富裕的中間階層其實都是一些通過投機生意致富的暴發(fā)戶,有的甚至就是繼承祖輩產業(yè)的紈绔子弟,因為他們大多沒有經(jīng)歷艱難創(chuàng)業(yè)的困苦生活,更易于滋長追求奢侈消費的心理。他們通過買爵位或聯(lián)姻終于擠進上層社會,并一心以宮廷生活為榜樣,于是那種彌漫在宮廷的奢侈之風逐漸蔓延到這一階層,他們把奢侈消費變成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除了錢以外一無所有的新富翁,唯一可做的事就是將大把大把的錢用于奢侈生活,并且這種物質主義的世界觀也使已經(jīng)因奢侈消費逐漸沒落的舊貴族眷戀奢侈帶來的內心體驗,他們徘徊于奢侈生活的邊緣,也不乏為了奢侈消費靠借貸生活的人。同樣,新貴族的奢侈消費也是以女人為中心,宮廷女人生活的喜好漸漸影響了整個上流社會的消費喜好。有一個事實很能說明問題。這一時期的藝術風格已經(jīng)從硬朗的巴洛克風格逐漸轉變?yōu)榕陨蕽庵氐穆蹇煽娠L格,這一切都可以歸功于“女人的勝利”。就這樣,本在宮廷中流行的奢侈品及其消費觀念擴散到了新貴族和富裕中產階層,再從富裕中產階層慢慢擴散向整個社會。
最后,伴隨社會財富蛋糕日益做大,奢侈品的不斷更新?lián)Q代,奢侈消費走向大眾化。工場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尤其是機器大工業(yè)的興起,推動歐洲逐漸告別商品短缺和普遍貧窮,越來越多的人有能力加入奢侈消費隊伍。于是,由女人主導的生活習慣以及審美風格取向,逐漸從上流社會蔓延到社會各個層次,那些奢侈行為有的已經(jīng)演變成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隨著奢侈消費的主體不斷擴大,整個社會的奢侈需求也迅速擴大,不論是奢侈物品的大量生產,還是奢侈貿易的頻繁往來都推動了奢侈產業(yè)的發(fā)展。加之工業(yè)化帶來的各種新產品的不斷涌現(xiàn),昔日的奢侈物品逐漸發(fā)展為整個社會接受的日常消費品。例如糖、可可、咖啡、鏡子這些本流行于上層圈子的東西,后來變成了整個歐洲都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當這種奢侈的生活方式在城市普及并大眾化后,也逐漸擴散到鄉(xiāng)村。鄉(xiāng)村的人們開始按照城市的生活方式生活,在房屋的布置上效仿雅致的城市住宅,也就是“別墅”。這場由法國宮廷貴族主導的奢侈消費就這樣擴散到了法國社會的各個角落。
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國社會奢侈生活興起過程中,除了上述貪圖享樂的特殊婦女群體外,政府也起著一定作用。法國政府也就是法國宮廷,未意識到奢侈消費若如此發(fā)展將會引起的問題,僅僅沉浸于物質財富帶給人們的體驗和享受,以及短時間內帶給社會的發(fā)展。在政府縱容態(tài)度下奢侈之風不斷滋長,引導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在周期性危機中跌絆前行。
桑巴特還客觀分析了這種奢侈消費的二重作用。一方面,桑巴特認為奢侈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并推動資本主義發(fā)展。他認為“奢侈最令人稱道之處是其創(chuàng)造新市場的功能”①維爾納·桑巴特:《奢侈與資本主義》,第161頁。,奢侈使人們的需求擴大,創(chuàng)造了嶄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市場,它刺激了工業(yè)、活躍了貿易,使得大部分窮人有了得以謀生的崗位,成為法國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的強大內生動力。另一方面,奢侈也是“邪惡的”,它很難持續(xù)發(fā)展,長期的奢侈消費使宮廷貴族的財富被耗盡。更重要的是,這種奢侈消費的觀念不斷深入人心,逐漸滲透到人們的精神世界,極易扭曲人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導致享樂主義泛濫,像瘟疫一樣席卷法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純粹物質主義借勢發(fā)展,商品拜物教興起,人們的生活陷入愈演愈烈的異化狀態(tài)。
新時代美好生活呼喚中國公民消費生活的升級換擋,奢侈消費潮流早已赫然涌動。桑巴特分析法國宮廷奢侈消費的方法為我們研究新時代中國公民奢侈消費問題提供了有益思路,它厘清了奢侈生活的社會主體源頭何在,又怎樣從一個特殊階層或人群擴散到全社會,形成一種社會風氣。厘清這一邏輯,有助于我們客觀認識新時代中國奢侈消費問題,并探尋應對奢侈消費問題之道。
與桑巴特揭示的擴散邏輯類似,推動中國奢侈消費興起的主體力量也主要是三大非常規(guī)致富人群,即營商暴富戶、文體明星和少數(shù)公職人員。他們特殊的身份地位,以及他們行為活動的公共性和示范效應,使他們成為引領新時代中國奢侈消費的重要主體力量。
營商暴富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共同富裕,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允許致富有先后,也承認一定的收入差距。一度流行“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政策,使社會公平受到影響,資本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日顯重要。按照馬克思對資本的分析,資本具有兩面性——野蠻面和文明面。而早期市場經(jīng)濟往往野蠻面強于文明面。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初創(chuàng)期,資本的野蠻面難免浮現(xiàn),經(jīng)商者暴富概率較高。這些暴富人群因短時間內改變了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倉促間卻迷失了自己的身份認同,更缺乏理性支配驟然到來的巨額財富的人文修養(yǎng)和價值追求,奢侈消費終于成為這個暴富人群最時尚、最滿足的狂歡,生成了“土豪”階層特有的怪異現(xiàn)象,并帶來社會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轉變。①黃曉星、林濱:《社會變遷與生活機會:1977年以來的生命歷程研究》,載《蘭州大學學報》2017年第4期。
文體明星。經(jīng)濟發(fā)展、生活富裕、全球化發(fā)展等必然帶來大眾文化繁榮,娛樂從昔日大眾生活的調味品變成今天大眾傳媒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公眾人物尤其是與娛樂直接聯(lián)系的文體明星成為了整個社會的寵兒,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更使得文體明星的舞臺突破國家民族界限,這樣文體明星就獲得了高于普通人的快速吸金機會,實現(xiàn)常規(guī)勞動無法實現(xiàn)的財富積累速度,成為快速致富的高收入群體,奢侈生活方式成為了他們生活的常態(tài)。由于這些明星在群眾中具有強大的示范作用,他們展示在公眾視線中的奢華生活方式就成為社會的潮流風尚,并引得龐大粉絲群體競相追隨效 仿。
少數(shù)公職人員。中華民族漫長的封建歷史,承載了前現(xiàn)代文明的“官本位”文化傳統(tǒng),即一種以官為本、以官為貴、以官為尊的價值觀?!肮俦疚弧比趸松鐣O(jiān)督,滋長暗箱操作,為權力濫用提供可乘之機,導致奢侈生活的不良風氣在少數(shù)公職人員中蔓延。
可見,中國奢侈消費擴散邏輯與歐洲奢侈消費擴散邏輯驚人相似。無論是桑巴特描述的歐洲奢侈消費還是新時代中國的奢侈消費,雖然奢侈主體不盡相同,但其肇始者都是非富即貴的少數(shù)人,并從這些少數(shù)人開始逐漸擴散到社會各個角落。
中國奢侈消費肇始于暴富土豪們的炫耀性消費,它帶來雙重社會效應:一方面,就像桑巴特描述的法國宮廷貴族的奢侈吸引商家為他們提供服務、滿足他們的奢侈需要一樣,中國的商人從暴富土豪的奢侈消費中窺見了商機,大力開發(fā)各式各樣奢侈產品,推動了奢侈產業(yè)在中國的發(fā)展。另一方面,暴富土豪是公眾關注的焦點群體,他們的生活方式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無形中成為中國奢侈消費觀念興起的一個強有力的推手。
與此同時,營商富豪們?yōu)榱私?jīng)營的方便,突破國家各種法律法規(guī)限制,盡快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經(jīng)常對公職人員開展攻關工作,使少數(shù)公職人員獲得尋租機會,成為非法暴富群體,并加入奢侈消費隊伍。
而文體明星的奢侈消費又成為一個有力推手,進一步放大奢侈生活方式。文體明星是公共媒體上露面頻率極高的社會群體,往往代表公共形象,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和巨大社會示范效應。他們經(jīng)常作為奢侈品牌的代言人出現(xiàn)在公共媒體上,借助傳播媒介將這類產品帶進大眾視野,以致追星族或粉絲不顧自身經(jīng)濟能力瘋狂追逐這些明星代言的奢侈品,由此引領社會奢侈消費潮流,逐漸強化人們奢侈消費觀。
法中兩國奢侈消費興起和擴散的邏輯啟示我們,引導奢侈消費發(fā)展,必須圍繞兩大領域開展工作:一是做好奢侈消費主體的觀念提升工作,使他們樹立積極健康的消費觀;二是做好對奢侈消費興起和擴散的源流本身的引導管理工作,以系統(tǒng)的法律、法規(guī)等強制性制度體系遏制異化奢侈消費行為。前者是長期艱巨的任務,指向源頭尋本治理,后者是當下緊迫任務,重在過程環(huán)節(jié)管控。
桑巴特深入剖析的法國奢侈消費興起邏輯的背后是人們觀念的深刻變革,是文藝復興后的人性解放運動和啟蒙運動中的女性確權運動,以及二者耦合聯(lián)動,這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消費觀念變革十分相似,觀念變革再次顯現(xiàn)為社會變革的先導。這也啟示我們必須首先從觀念提升入手應對美好生活時代奢侈消費的興起。
1. 奢侈消費觀念的清理:自由奢侈消費與異化奢侈消費。桑巴特將奢侈定義為“任何超出必要開支的花費”①維爾納·桑巴特:《奢侈與資本主義》,第 86頁。。但“必要開支”本身是個主觀的范疇,依不同主體而定義。另外,在“前現(xiàn)代”時期,由于社會物質財富匱乏,奢侈消費比較原始自然,奢侈主要被視為道德語匯,它使人懦弱,往往帶來國家戰(zhàn)斗力的弱化。②C.貝里:《奢侈的概念:概念及歷史的探究》,江紅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頁。隨著人類歷史向現(xiàn)代社會過渡,奢侈在貿易蓬勃發(fā)展的背景下,逐漸擺脫了道德化,趨向中性化。而奢侈消費從前現(xiàn)代社會延續(xù)到今天成為人類發(fā)展進程中難以阻擋的趨勢,其存在和發(fā)展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我們主張將奢侈消費看作中性詞,區(qū)分具體情況來決定對其應采取的立場和對策。
在現(xiàn)代社會,伴隨琳瑯滿目的各色工業(yè)產品對消費者誘惑力的與日俱增,滿足人類對物品精致化和個人審美需要而超越自我的奢侈消費,卻日益被對物質財富和品牌符號的追求所遮蔽,極度放大了奢侈品的身份認同和象征意義,成為現(xiàn)代奢侈消費的新現(xiàn)象。為深入探討這種新現(xiàn)象,以更好應對現(xiàn)代社會奢侈消費問題,從奢侈消費概念中性化判斷出發(fā),本文將奢侈消費劃分為自由奢侈消費和異化奢侈消費。所謂自由奢侈消費,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人們對消費品精致化的合理追求。人類既有滿足基本生存的需要,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這植根于人類特有的文化之中。這種對消費品精致化的美好追求是人們消費利用現(xiàn)代科技或審美理念對既定物質原料的創(chuàng)新性進行深度加工的精美商品,這種商品的生產未對自然資源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相反,它還促進了人類生產工藝、設計創(chuàng)作的精致化發(fā)展和審美性的提高。二是指對自由時間的積極消費或創(chuàng)造性利用以滿足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需要。馬克思把自由時間納入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視域考察,“把人的自由問題還原為自由時間的問題”①A.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吳仲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153—154頁。。所以這種奢侈消費不再是以物質形態(tài)的消費品為對象,而是對于自由時間的積極消費甚至是創(chuàng)造性利用。人可以充分利用自由時間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或科技創(chuàng)造,從中獲得美好的生命體驗和精神享受,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目的。總之,自由奢侈消費的目的既是滿足人對消費品精致化的需要,更是實現(xiàn)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同時滿足這兩方面需要的手段和途徑。所以,這是以人的發(fā)展為目的的奢侈消費,是健康合理的消費行為,更是內在于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消費行為。
與自由奢侈消費相對應,異化奢侈消費是以占有奢侈商品、炫耀身份地位為目的,以至于被物質財富和品牌符號所奴役的消費活動。異化奢侈消費包含了以往人們對于奢侈消費的貶義理解,凡沉溺于過度或占有消費品并以炫耀身份地位為目的的消費都屬于異化奢侈消費。這種消費中包含著病態(tài)奢侈消費,即違反社會法律制度并對消費者及社會造成危害的奢侈消費。例如,食用國家保護動物等消費活動。當下中國存在的奢侈消費大多是這種異化奢侈消費,還伴隨著許多病態(tài)奢侈消費,這種奢侈消費不斷傳播,勢必會造成社會的奢侈消費亂象,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下面我將就奢侈消費的本質作一論述,也就是探討為何奢侈消費發(fā)展到今天卻以異化的形式傳播下去。
2. 轉變奢侈消費觀的本質是轉變社會財富觀?,F(xiàn)代社會美好生活有兩大標志,一是物質財富的增加,二是自由時間的豐富,前者是后者的物質基礎,后者是前者的生活表現(xiàn),二者缺一不可。這就決定了現(xiàn)代生活既要大量消費物質財富,也要大量消費自由時間,二者此消彼長,不可兼得。而且隨著人類文明水平的日益提高,物質財富的日益豐裕,后者比前者就愈加顯得重要,畢竟物質財富的消費是一種外在消費,總有一個客觀限度,尤其是數(shù)量限制,更受客觀必然性的支配,而自由時間的消費是更內在的消費,可以更加自主自由地選擇消費方式,是可以追求高度自由的精神生活的消費方式。在以資本邏輯主導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一味地將金錢作為衡量財富的唯一標準,無止境地追求對商品的占有,忽視了人們對自由時間的精神性和創(chuàng)造性利用,以至于把更多的寶貴時間用來賺錢,不自覺地擠壓個人自由生活時空。這種財富觀導致人們只注重物質財富的獲得,加速奢侈產業(yè)的發(fā)展,從而為異化奢侈消費提供可能,甚至滋生病態(tài)奢侈消費。所以,轉變奢侈消費觀的本質是轉變財富觀,這也是從源頭上化解桑巴特所揭示的奢侈擴散邏輯,是治本之策。
這種財富觀更符合馬克思關于未來美好生活的價值追求。馬克思認為:“自由時間,可以支配的時間,就是財富本身”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1—282頁。;“‘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就是有真正的財富,這種時間不被直接生產勞動所吸收,而是用于娛樂和休息,從而為自由活動和發(fā)展開辟廣闊天地”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2頁。。尤其是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真正的財富就是個人的發(fā)達的生產力。那時,財富的尺度絕不再是勞動時間,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③同上書,第100頁。。鑒于馬克思對于物質財富和時間財富的理解,真正有利于實現(xiàn)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財富觀應從兩方面來考慮:一是對商品本身充滿創(chuàng)意的精致化追求;二是對自由時間充滿創(chuàng)意的精致化利用。我們這里所講的對商品本身充滿創(chuàng)意的精致化追求,更強調拋開商品的數(shù)量化占有,追求商品質量、性能、審美及人文內涵賦值等價值。由此看來,人們對商品精致化的追求若考慮到自身的真實需要和經(jīng)濟能力,以及社會的資源利用和公共利益,這種維度的財富觀念將引起自由奢侈消費;反之,則引起異化奢侈消費。而對自由時間充滿創(chuàng)意的精致化利用是對自由時間的深度消費,是實現(xiàn)人自由全面發(fā)展的本質要求。對于以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實現(xiàn)、自我超越為目的的時間消耗,人們可以盡可能奢侈,以不斷實現(xiàn)自由全面發(fā)展。這反過來又間接地幫助人們樹立正確財富觀,完善和升華人格,擺脫異化奢侈消費。
3. 休閑和審美是自由奢侈消費的兩個翅膀。人類社會發(fā)展史表明,奢侈消費無法從社會中根除;桑巴特也論證了奢侈對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同時,消費是個人行為,即使是奢侈消費,只要不違法、不缺德,別人也無權干涉。我們所能做的是分清異化奢侈消費和自由奢侈消費,引導人們從異化奢侈消費觀到自由奢侈消費觀的自我轉變,使中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早日踏上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軌道。
在這里,休閑和審美可以作為應對異化奢侈消費觀的兩大方向,有效發(fā)揮觀念提升和轉變的作用。休閑和審美作為自由的一對翅膀,一個是自由生存狀態(tài),另一個是自由體驗狀態(tài),二者都著眼于人類的自由生存方式,都是“自在生命的自由體驗”。而異化奢侈消費恰恰使人被物欲奴役支配,沉溺于物質消費的狂歡,最終既喪失自我——作為大寫的人,又喪失自由——生存自由和體驗自由等。所以,休閑與審美作為自由的一對翅膀,成為人類自由生活最廣闊的天地,可以引導人們走出異化奢侈消費困境,在休閑中實現(xiàn)自由生存狀態(tài),在審美中獲得自由體驗狀態(tài)。“休閑能夠使人從精神的自由中歷經(jīng)審美的、道德的、創(chuàng)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呈現(xiàn)自律性與他律性、功利性與超功利性、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的高度統(tǒng)一,是人的自由活動和生命狀態(tài)的一種從容自得的境界”①潘立勇:《走向休閑——中國當代美學不可或缺的現(xiàn)實指向》,載《江蘇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并且它主要以消耗大量自由時間形式來實現(xiàn),而這種以審美貫通填補的大量自由時間就是自由奢侈消費的一種高級形 態(tài)。
當下中國的異化奢侈消費是由于人們未能以審美的方式消費自由時間。無論是法國宮廷中的奢侈還是當下中國出現(xiàn)的奢侈消費現(xiàn)象都是人們只尋求外部或者生理淺層次的快樂,人們消耗著自由時間,卻不是進行自我創(chuàng)造以達到自我實現(xiàn),而是被物所奴役,既背離人的本性,又背離休閑的宗旨。金錢與物質對休閑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大,社會進步后得以增加的自由時間并沒有讓人們的生活境界得以提高,沒能給人們提供一個更為健康的生存方式。要想把審美貫穿到休閑中,我們要對人們進行美育教育。蔡元培曾強調中國要“以美育代宗教”,因為美育較之宗教是一種不存在利害關系、更為自由的方式,以美來塑造人格將使人格更加獨立、高尚。②潘立勇:《休閑與美育》,載《美育學刊》2016年第1期。培養(yǎng)人們正確辨別美的能力,將審美用于休閑甚至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民有閑”的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公民健康的、創(chuàng)意的審美旨趣,將自由時間的利用精致化,提升大眾消費生活品位,真正實現(xiàn)從異化奢侈消費到自由奢侈消費的轉變。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指日可待,追求美好生活成為中國人民生活的新常態(tài)。美好生活內在地包含自由奢侈消費,拒斥異化奢侈消費。由于當下中國異化奢侈消費已經(jīng)出現(xiàn),有從個別暴富群體向整個社會擴散的趨勢,所以,除了轉變人們觀念的溯源尋根的長遠策略外,更為緊迫的任務是抓住正在發(fā)生的異化奢侈消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斬斷其傳導邏輯,從而緩解其給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1.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遏制商業(yè)投機和一夜暴富現(xiàn)象,引導人們追求誠實勞動致富和理性消費。中國奢侈消費的始作俑者是營商暴發(fā)戶,早期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不完善性,使這些昔日“無業(yè)游民”或“社會閑散人員”最早尋得致富商機,一夜暴富,很短時間內積累了幾輩子都花不完的巨額財富,迅速從精打細算者上升為奢侈消費者。而當少數(shù)奢侈消費人群出現(xiàn)時,市場率先感知到滿足富豪奢侈消費產業(yè)的高利潤信號,并引導社會資本流向這一產業(yè),于是,奢侈品及奢侈服務相關產業(yè)快速發(fā)展,奢侈消費進一步擴大,異化奢侈消費流行。盡管市場經(jīng)濟有趨利性弊端,但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是政府引導的市場經(jīng)濟,面對市場經(jīng)濟運行過程中可能導致的失衡、失靈等問題,政府這雙看得見的手可以也必須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對宏觀經(jīng)濟施以有效調控,為市場能夠有效配置資源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面對這股由不同人群引起、加之市場助推的社會奢侈消費之風,政府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其一,制定合理的、能夠抑制奢侈品過度消費的稅制。近年來中國人的奢侈品消費能力已令世界矚目,國外各大奢侈品牌紛紛把目光瞄準中國市場,中國政府不能選擇完全封閉的政策,也不能無視后果的敞開大門,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控制奢侈品在中國市場的流通才是明智選擇。其二,政府以經(jīng)濟杠桿扶持優(yōu)質大眾消費品生產,促進產品質量提高,引導大眾消費品“輕奢”化,滿足人們精致化美好生活需要。其三,政府時刻關注市場動向,采取有效的經(jīng)濟和法律手段防止商業(yè)投機和一夜暴富現(xiàn)象,引導人們追求誠實勞動致富,靠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自己的美好生活,進而形成理性消費觀。
2. 鼓勵文藝明星追求創(chuàng)作更多更好的藝術精品,鼓勵體育明星不斷創(chuàng)造人類體育運動新境界,以其創(chuàng)造的美好作品和美好境界引領自由奢侈消費。文體明星應該在新時代美好生活創(chuàng)造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其作品和精神鼓舞和激勵國人,同時帶給國人美好生活享受。他們更需要樹立正確的財富觀,明確區(qū)別自由奢侈消費和異化奢侈消費,并自覺由異化奢侈消費逐漸轉變向更為健康的自由奢侈消費。
3. 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有效防范公職人員濫用權力,建設廉潔政府,使全體黨員干部自覺踐行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少數(shù)公職人員“官本位”思想仍然殘存的情況下,中國迫切需要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的前提下全面深化改革,這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要害在于建立“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嚴格落實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使國家公職人員牢牢樹立法制觀念,堅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此外,還要做好國家公職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做異化奢侈消費的推動者,而做健康消費的真正示范者。
總之,奢侈消費是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的必然產物,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密切相關。但奢侈消費具有兩面性,絕不能放任自流,必須加以引導和規(guī)制,實現(xiàn)奢侈消費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良性互動,提升中國人民的消費觀念和生活品位,使中華民族朝著實現(xiàn)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方向穩(wěn)步前進,這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