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斐 陳新璞
(1.102413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北京 2.100840 中國核電工程公司 北京)
在新形勢下,作為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機構,如何有效的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科研單位需要認真研究并加以落實。
經過多次“五年普法”工作的開展,目前科研事業(yè)單位都已形成了良好的法治宣傳培訓的氛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方式也得到極大的豐富。
一方面,科研單位每年都會制定自身的法治培訓工作計劃,能保證開展一定數量的法治培訓工作,如單位黨委中心組的法律講座、每年的“憲法宣傳日”響應國家號召,開展不同主題的法治宣傳培訓工作等。
另一方面,能積極配合上級機關部門組織的法治培訓工作。如國資委的“法治講堂”視頻會等,會依據要求積極安排人員參會;積極組織人員參加各類法律工作人員培訓班等。
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科研單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積極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如建立本單位的法治宣傳微信公眾號,拓寬法治宣傳工作渠道,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普法宣傳,隨時隨地宣傳單位的法治工作動態(tài),實現“指尖普法”;在單位內網開題法治工作專欄,建立單位法治工作微信群、QQ群等,隨時分享單位法治熱點,解答職工的法律問題。
科研單位能夠根據單位業(yè)務工作的特點,開展本單位的法治宣傳培訓工作。如知識產權法律知識培訓、科技成果轉化法律知識培訓、合同法律風險培訓等。通過在專業(yè)領域開展法治培訓工作,有助于職工法治思維、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也有利于科研工作更好的展開。
在新時期下,雖然科研單位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開展的豐富多彩,也能通過新媒體開展切合工作實際的法治宣傳培訓工作,但是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仍有許多難點需要加以克服。
“七五”法治宣傳教育規(guī)劃提出,堅持把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模范守法作為樹立法治意識的關鍵。對“關鍵少數”的法治培訓工作一直是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難點。雖然每年至少兩次的黨委中心組(擴大)法治教育講座都能積極參加,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出現領導干部法律意識淡薄的現象。形式上的“學法”活動積極參加,實際上“用法”時則被動應付,特別是單位內設機構的領導干部的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難度更大。
雖然科研單位每年都會組織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活動,但得到的效果難以保障。首先,職工參加法治宣傳活動的積極性不高,經常以工作忙、沒時間為由拒絕參加活動;另外即使參加了活動,也沒有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經常心不在焉或中途離場。
首先,對于大的科研單位來說,職工人數成千上萬,配備的專職、兼職法律事務工作人員數量才幾十人,遠遠滿足不了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需求,使得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受眾范圍大打折扣。法治宣傳教育的觸角難以深入到基層,法治宣傳教育的范圍也難以覆蓋每一位職工,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難以走到職工中間。
其次,科研單位內部很多人認為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只是法律事務管理部門的職責,其他管理部門或業(yè)務部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其自身業(yè)務領域的法治宣傳重視程度不夠,造成不少專業(yè)人員法律意識淡薄。
科研單位的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法律“紅線”和“底線”意識,增強學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自覺學習和使用法律。單位法治宣傳領導小組要進一步加大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督促推進力度,積極落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制度,充分發(fā)揮各類宣傳工具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中的思想轉化作用,引領廣大干部職工特別是內設機構的領導干部樹立法治觀念,尊重法律權威。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法律法規(guī),強化法治思維,提高用法能力,重視法律風險防控,充分發(fā)揮表率作用。
現階段科研單位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還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規(guī)章制度體系來推進法治宣傳的深入開展。首先,規(guī)章制度應該是合法合規(guī)的,不與現行法律法規(guī)相沖突,且制度設計合理,規(guī)定的程序順暢,規(guī)章制度在單位內部能得到有效的執(zhí)行,形成按章辦事的良好氛圍;其次,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方面有積極有效的制度規(guī)定,從財力、人力、物力等方面能保證法治宣傳工作的有效開展。
充分運用多媒介的宣傳手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法治宣傳活動。不僅要聯系工作實際開展法治宣傳,也要從職工身邊出發(fā),開展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普法活動;除了傳統(tǒng)的專家講座等法治宣傳方式,還要開展法律知識競賽、趣味答題等方式的法治宣傳。
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需要單位內部各部門配合、上下聯動,齊抓共管。要完善法治工作考核的內容,建立合理有效的法治考核機制,將法治宣傳教育的開展、參與情況納入法治工作考核中,并將法治工作考核納入到部門的年度工作考核中,跟績效掛鉤,以此刺激法治宣傳工作深入、廣泛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