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新
近年來,隨著地理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全面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調(diào)取課本相關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高考的主要趨勢之一,高中學生在面臨著地理試題時,很多同學都感覺到地理綜合題看著簡單,答案也寫了很多,但就是得不到高分。因此地理綜合題成為了突破地理成績的一個重要瓶頸,那么怎樣才能快速的打破這個瓶頸提高地理成績呢。在此我就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高考重視能力測試,要認清綜合題在地理高考中的地位
高考重視能力測試已成為共識,文綜《考試說明》要求:“在給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各種地理計算或邏輯推理過程;進行文字準確、條理清楚、邏輯嚴密的表述?!蓖ㄟ^綜合題的回答能展現(xiàn)學生的思維過程以及對于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的掌握情況,所以這樣的題目能夠起到檢驗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學生表述地理問題能力的作用。
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的主要能力之一,也就是充分考核考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判斷、歸納、演繹、比較、概括、論述、證明等多方面的能力,而綜合題是考查這方面能力的最好形式。
高考綜合題往往采用新的素材、新情境和從新的角度設問,試題難度較大,具有較好的區(qū)分度。它能充分體現(xiàn)高考的選拔性特點。
二、要重視綜合題答題的現(xiàn)狀和原因
從四川省近幾年高考考生地理試題得分情況看,地理得分難,平均分數(shù)極低,特別是綜合題,四川文綜質量檢查小組的報告也認為,一些中學老師和大學專業(yè)老師普遍認為難度不大的試題,考生得分卻如此之低,的確令人頗感意外,學生做完感覺也很好,但得分很低,說明對于文綜地理綜合題的處理仍是考生的軟肋。綜合近幾年學生在回答綜合題時的情況,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審題不準,不仔細分析題目要求,不知道題目在問什么,要回答什么,答非所問。粗心大意,要答好題,審題是關鍵,要對題目中問題的設置,關鍵詞的重視,明確題目的具體要求,才能按題目的本意支答題。
其次、是基礎知識不扎實:空間定位不準;讀圖技能差;不能根據(jù)題意在概括以前所學知識和題目所給條件(信息)的基礎上,進行知識遷移,把頭腦中儲備的知識(地理原理)與現(xiàn)實情景相結合,得出正確的答案。這一問題的主要表現(xiàn)是,考生的答案過于簡單,表達不到位,甚至語無倫次、詞不達意,或語言羅嗦、廢話連篇,切不中題目要點。
第三、答案表述沒有條理,未使用規(guī)范的地理語言,表達不夠準確;書寫不規(guī)范,字跡潦草;段落層次不清,沒有標點符號,多錯別字。
三、要掌握綜合題解題的技巧
(一)認真審題、充分獲取有用信息
認真審題審圖可防止答偏題,審文字題時要特別注意條件、中心詞、關鍵的修飾語。審題時可以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審材料:看完所有文字、表格或圖材料,文字要畫出關鍵詞,進行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圖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條件,包括圖例、注記、數(shù)字、線條、方向、經(jīng)緯度、關鍵地點等,分析材料含義和用意,可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將所有能用的條件歸納,備用。高考地理綜合題目中有好多關鍵詞,比如:因素和原因:影響巴西人口分布在巴西高原上的因素是什么,其實答案很簡單,是氣候,但我們的學生的答案往往是,巴西高原地處熱帶,平原地區(qū)潮濕悶熱,高原上卻氣候涼爽。這樣回答顯然不得分,就是沒弄清因素和原因的區(qū)別。
第二步審問題:通過題目中的問題,調(diào)動自己的知識儲備,聯(lián)系平時所學的地理概念、原,形成答題框架系統(tǒng)。如分析某地的農(nóng)業(yè)區(qū)位因素,需要用到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條件和交通、市場、政策等社會經(jīng)濟條件。高考地理綜合題是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但知識是能力的載體,只有打好堅實的基礎,才能形成超強的能力。所以,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在審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細節(jié),特別是對試題提供的所有信息進行細致的綜合的分析,這樣才能不失分或少失分。
第三步審賦分:做綜合題時,要根據(jù)分值確定答題的要點數(shù)量。一般情況下,每個要點的得分是 2分一3分。如果是10分的問題,那么,至少要考慮有4個~5個要點。當然,這些要點不能是重復的內(nèi)容,應該是不同角度的,符合地理專業(yè)性、科學性的要點。
(二)善用地理規(guī)律、精心組織答案
審題后,解題的關鍵是要有正確的答題思路,靈活提取平時積累的知識儲備,將所學知識與試題要求成功“對接”來解答試題,明確分析解決該問題所運用的地理原理或規(guī)律,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和應用。
(三)加強答案表述能力的培養(yǎng)
1.精心錘煉語言,做到專業(yè)、科學、簡潔
專業(yè)就是要用地理語言回答問題;簡潔就是不說廢話,不離題,避免語言過于生活化或者不簡潔;科學就是要求答案準確,關鍵詞要準確無誤,語言表達要準確,要有邏輯性,即文字表述前后是連貫的,有層次的,有因果關系的。高考閱卷采取的是流水作業(yè)的形式,要讓閱卷老師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試卷,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尋找關鍵詞,“踩點”給分。建議同學們在答題時一定要出現(xiàn)關鍵詞,使用地理專業(yè)術語,最好套用課本的語言文字描述,這樣答題很有“地理味”,也容易得分。
2.規(guī)范答題述語,注重細節(jié),書寫工整,保持卷面的視覺效果。
答題的規(guī)范性,不僅要嚴格按照試題要求作答,還有組織答案時也要規(guī)范。前者主要是指,在答題框內(nèi)答題,不要寫錯題目位置等;后者是說答案表述要有條理性,書寫清楚工整,一遍完成,不要輕易劃掉。字跡潦草會讓閱卷老師不容易找到得分點,所以在答題時不一定要書寫漂亮,但一定要工整清楚;在閱卷時,地名錯別字和關鍵詞錯是不給分的;還要注意答案的序號化和段落化,這樣便于閱卷老師很容易看到答案,不遺漏得分點。檢查答案和條件:看有沒有遺漏的問題,所給條件是否有沒有用上的,與答案進一步對應補充。
要提高高中地理綜合題的答題效率,就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加強對綜合題的解答訓練,在鞏固基礎、了解教材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還應根據(jù)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對紛繁復雜的地理基礎知識進行知識重組,以突出重點和主干,做到分析全面,注重細節(jié),講究規(guī),不斷提升答題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