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鳳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掌握知識的多少已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識,學會學習才是至關重要的。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好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們所有老師面臨的新課題,由于它在改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zhì)等方面產(chǎn)生了很好的效果。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中,為了繼續(xù)貫徹“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下面就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如何組織學生課堂討論,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談談我的體會和認識。
一、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意義
體現(xiàn)精講多練的原則,提高學習效率。實現(xiàn)了學習互動,能提高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社會化發(fā)展,有利于學生健康個性的養(yǎng)成。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它可以在全班形成開放的、快樂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之間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大家共同進步。因此,我認為,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趨勢、也是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組織課堂討論的過程
我們大家都知道,小組合作學習只是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多種學習方式中的一種,它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我在實際中經(jīng)常會這樣做:
1.合理組建學習合作小組
合作小組人數(shù)一般以2人配對或4人相鄰合作學習開始,循序漸進,取得經(jīng)驗之后再深化發(fā)展。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要求教師必須有較強的控制課堂氣氛的能力。然后以創(chuàng)設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數(shù)學知識融入到學生們的生活中去,使學生樂于接受。
2.挖掘教材,明確學習任務
小組合作交流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形式,能極大地調(diào)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并非任何時候,任何問題都需要進行合作交流。對于簡單的題目,不需要小組合作。為了讓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有序、有效,學生就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也就是教師要向?qū)W生說明學習的內(nèi)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評價的標準等等。在教材中的知識點挖掘出來,組織探討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增加學生探索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
3.合作、探究,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后,教師就應該立即引導學生開始合作、探究,這是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共同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
4.交流、評價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時,教師應在教室內(nèi)來回巡視,及時了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進程。學生之間的交流、評價非常重要,學生之間總結學習成果、教師接受信息反饋并做出判斷。在學生交流時,我要求學生盡量清楚的表達個人的或者小組的意見,同時我還要求學生學會真誠的聽取或征求其他小組的意見或者公正的評價其他小組的見解,以博取眾長,積極總結。
三、組織課堂討論,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學習過程中不是任何時候都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否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是由學習內(nèi)容來決定的。我們知道,小組合作學習既是一種實際操作問題,也是理論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探討、去研究。下面就組織課堂討論,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應該注意的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1.必須能夠科學的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合作小組的人員搭配一定要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合作學習小組一般不提倡學生自愿組合,學生個人意愿只能作為參考。教師應該根據(jù)班級內(nèi)的實際情況,有意識的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進行分組。為此小組內(nèi)的成員要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每個小組成員都要有明確的分工。
2.小組集體的學習效果,及時做出評價
為了提高小組凝聚力,增強集體榮譽感,對于小組合作完成情況要有適當?shù)脑u價。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模式只關注學生個體在整體中的位置,熱衷于分數(shù)排隊,比較強弱勝負,這種競爭性的評價是絕對不利于大多數(shù)學生的發(fā)展。我在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注重把學生個人之間的競爭變?yōu)樾〗M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計分改為小組計分,把小組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的依據(jù),形成一種“組內(nèi)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格局。這樣會讓大多數(shù)孩子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取得不同程度的進步。像這樣,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更有利于我們走出競爭教育的怪圈,實現(xiàn)教學評價的科學化,使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學的探究精神。
3.教師要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并且做出指導
課堂討論、合作學習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好及時調(diào)控;對其中的疑惑點和爭議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便在反饋總結中有的放矢。學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和教師的參與、指導是分不開的。所以,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進行課堂討論的同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而應該在各個小組之間巡視,對各個小組的合作進行觀察和介入,對各個小組的合作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教師還應該針對學生合作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只有有了教師的參與、指導,學生的合作才能更得法,交流才能更有效。
4.要讓學生有自主探索的空間
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因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學習的前提和重要保證,只有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在與他人合作交流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才能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我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隨著我們意識的不斷提高,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會進一步深入。作為一名基層的教師,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與新課程一起成長,迎接數(shù)學教育的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