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彥
(福建省福州高級中學,福建 福州 350007)
教育的本質(zhì)是教與學之間的相互溝通,可是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卻更加的注重對知識的灌輸,注重學生對每段音樂表達含義的記憶,而不是學生是否從音樂中領(lǐng)取到了超越靈魂的美感,是否獲得了真正的音樂體驗。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將學生固定到了狹小的學習模式和思維框架之中,固化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的發(fā)展,而且讓學生們喪失了對新事物的學習熱情,不利于學生的持續(xù)鑒賞發(fā)展。故要想提升高中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我們就必須優(yōu)化高中音樂課程教學形式,強化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課堂參與,讓學生們以自主、自愿的姿態(tài)鑒賞音樂,提升鑒賞能力。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如何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落實這一教學目標。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shù)的,也是抽象的藝術(shù),是不容易被感知、被鑒賞的。故要想提升高中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我們不妨利用信息技術(shù)教學優(yōu)勢,創(chuàng)設立體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的輔助之下,激活自身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進而達到化抽象為形象、降低音樂鑒賞難度的目的。
例如:在歌曲《長江之歌》的鑒賞教學過程中,我先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播放了紀錄片《話說長江》。然后,我問學生們:“同學們,長江在你們的心目中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文明的發(fā)源地。”“波瀾壯闊的景觀。”……學生答。接著,我又問學生們:“那如果要為長江譜一首歌曲應該是怎樣的呢?”“氣勢恢宏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風流?!币粋€學生答。“是溫柔的,長江從青藏高原蜿蜒而下像是一條潔白的哈達,用溫情滋養(yǎng)著兩岸的生命?!绷硪粋€學生答?!澳悄銈兿氩幌胫涝谧髑彝跏拦獾男闹虚L江是什么樣的呢?”我繼續(xù)引導道。隨后,學生們在我的引領(lǐng)之下欣賞了歌曲《長江之歌》感悟了音樂的強大表現(xiàn)力。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以視頻教學的方式創(chuàng)設了立體化音樂鑒賞情境,滿足了高中生的視覺需求,吸引了高中生音樂鑒賞興趣,進而讓學生們在視頻的輔助之下完成了音樂鑒賞任務。
音樂是流動的,也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音樂欣賞活動雖然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但是每一首音樂作品都是有其個性化特點的。而個體喜好、情感、生活經(jīng)歷的不同也同樣會影響個體對音樂內(nèi)涵的感悟,故音樂鑒賞不應該是機械死板的,而應該充滿創(chuàng)造性。因此,要想提升高中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我們不妨鼓勵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探索,促進學生個性化音樂感悟的獲得。
例如:在京劇《貴妃醉酒》選段的教學過程中,我先將學生們分成了人數(shù)適宜的音樂鑒賞小組,然后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對如下問題進行探究:
(1)貴妃醉酒講的是一件什么故事,里面涉及了哪些人物?
(2)關(guān)于京劇你了解對少?在這段選段唱楊貴妃的角色在京劇中叫什么?她是由哪個派別的戲曲家演唱的,其唱腔有何特點?
隨后,學生們紛紛以小組為單位,借助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探究,最終在觀點的提出和優(yōu)化中回答了上述問題,掌握了基本的京劇知識,增進了學生對京劇的了解。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推進京劇鑒賞活動,極大的維護了學生在課堂中的話語權(quán),促進了學生個人潛力的充分發(fā)揮、個人觀點的充分表達,推動了個性化音樂鑒賞體驗的形成。
作為一門藝術(shù),音樂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zhì)文化基礎之上的,故要想鑒賞音樂,就要了解音樂創(chuàng)作時期的社會文化背景。只有挖掘音樂背景知識,構(gòu)建人文課堂學生們才能真正的感受音樂與民族、與時代之間的聯(lián)系,獲得深刻的音樂鑒賞體驗。
例如:在鑒賞保加利亞民歌《鳥兒在歌唱》時,我先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展示了保加利亞民族風景圖片,并給學生們詳細的介紹了“歐亞唱法”這一音樂名詞。然后,我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播放民歌《鳥兒在歌唱》并問學生們:“為什么說這首歌曲是以‘歐亞唱法’演唱的呢?作曲家希望通過這首曲子表達什么樣的思想呢?”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通過介紹該音樂產(chǎn)生了現(xiàn)實環(huán)境以及與該音樂相關(guān)的基礎知識,構(gòu)建了人文化的音樂鑒賞課堂,豐富了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提升了學生的音樂鑒賞層次。
音樂是抽象的語言,是靈魂的藝術(shù),對音樂活動的鑒賞離不開聯(lián)想和想象。因此,要想提高高中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我們就應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設置課堂思想留白,以足夠的思維馳騁空間,助力學生個性化音樂體驗的生成。
例如:在江南民間樂曲《中花六板》的鑒賞過程中,我先為學生們播放了該樂曲,然后問學生們:“這首曲子是由什么演奏的?你們覺得聽完這首曲子后你有何感受,可以用語言或圖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嗎?”接著,學生們再次傾聽樂曲并展開聯(lián)想,在聯(lián)想和想象中回到了水霧氤氳的江南小徑,看到江南美人的優(yōu)雅端莊,感受了絲竹樂器的獨特風采和江南民間樂曲的樂曲特點。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以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與想象,排除了外物對學生聯(lián)想與想象活動的干擾,讓學生們在純音樂的環(huán)境中獲得了與音樂之間的靈魂接觸,形成了獨特的鑒賞體驗。
總之,要想提升高中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除了要豐富高中生的音樂基礎知識之外,還要幫助學生找到鑒賞音樂的信心和勇氣,發(fā)現(xiàn)自身與音樂之間的鏈接點,形成個性化的音樂鑒賞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