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李耀
臺灣網紅波特王日前合體蔡英文拍視頻,因片中提及“總統(tǒng)”兩個字遭大陸新媒體合作方解約。民進黨當局想趁機把它炒成2016年“周子瑜事件”的翻版,意圖影響即將到來的明年“大選”。
據(jù)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16日報道,波特王15日發(fā)文稱,日前他與蔡英文合作視頻發(fā)布在臉書及YouTube后,由于視頻中出現(xiàn)“臺灣總統(tǒng)”一詞,大陸新媒體合作方“徐州自由自在網絡科技公司”要求刪除同時解約。波特王還稱,他微博100多萬賬號密碼被更改,揚言“如果不能稱元首為總統(tǒng),這筆錢不賺也罷”。
據(jù)了解,波特王合作的“徐州自由自在網絡科技公司”又名papitube,公司創(chuàng)辦人為大陸知名網紅Papi醬,2016年她以變聲形式發(fā)布視頻出名,目前微博粉絲人數(shù)高達3000多萬,公司2017年并入Angelababy(楊穎)經紀人楊銘所成立的公司“泰洋川禾”旗下,主要負責短影音創(chuàng)作及自媒體服務。
15日晚,papitube官方微博發(fā)長文,首先表明和波特王即日解約,對方未來所有在社群媒體上的發(fā)言都與他們無關,“此次解約,主要由于博主價值觀和產生的行為與公司一直推崇的正直專業(yè)等精神產生較大分歧”。對于波特王和蔡英文合作且稱對方為“總統(tǒng)”等,聲明表示對其不當言行“強烈譴責”,“papitube嚴厲斥責任何有損國家榮譽的言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捍衛(wèi)國家主權”。
臺灣“中央社”稱,波特王是“聚旸新媒體”營銷總監(jiān),這家公司位于高雄。16日,聚旸新媒體召開記者會稱,與蔡英文合作的這個視頻與大陸方面沒有合作關系,不知道對方是怎么得知的。面對記者對損失的詢問,公司表示有幾百萬,但實際情況還要再評估。
事實上,綠營正努力把“波特王事件”炒作成2016年“大選”前“周子瑜事件”的翻版。親綠的《自由時報》16日刊登的一篇言論稱,“波特王事件宛如4年前周子瑜事件的翻版”,凸顯“亡國感”應該成為本屆選舉的主軸議題,可望在臺灣內部“激起更大的政治風暴”。有分析稱,民進黨極力推動“反滲透法”在年底通過,就是企圖制造恐懼感、激化兩岸危機騙取選票;此番又大肆炒作“波特王事件”,目的也是在年輕人中間制造“亡國感”。
臺灣地區(qū)前領導人馬英九16日批評稱,蔡英文當局制造“紅色恐慌”,還利用香港“修例風波”進行操弄,催化臺灣民眾的恐懼,借此獲得政治利益。但她這樣的做法會造成社會恐慌,且對臺灣毫無幫助。他接著說,臺灣面臨的危機是走錯方向,蔡英文聲稱最能“捍衛(wèi)主權”,但她任內丟掉7個“邦交國”,國際組織也不能參加,“臺灣人民失去安全感才會有亡國感”。
16日,聯(lián)合新聞網在其官方網站上展開輿論調查,對于波特王與大陸公司解約一事,有近一半的網民投票認為“陸商的舉動不意外,但這事就是個商業(yè)行為,雙方依合約內容處理,不必太過政治化”。有島內網民評論稱,商業(yè)合作就是要考慮到有人喜歡、有人討厭,公司有各種考量,“(藝人)掛上一個言論自由,就能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了嗎?”在各大臺媒的相關報道下,多數(shù)島內網民評論認為,民進黨故意將正常的公司藝人解約放大成“大陸打壓”,不過又是一次“寫好的劇本”。有評論表示,從“周子瑜事件”,到一芳水果茶、吳寶春面包等事件,每次都是精心安排“按照劇本走”,被綠營“撿到槍”后,“1450(綠營網軍)”們就開始操縱議題。
即使不是從政治角度,“波特王狂撩蔡英文”也讓不少臺灣網民看不下去。《環(huán)球時報》記者了解到,波特王在網上的主打“賣點”是“土味情話”。臺灣中時電子報舉例稱,在視頻中,蔡英文說“高雄人嘛,你不跟海在一起,你跟什么在一起呢?”波特王接話道,“跟你在一起”。當蔡英文詢問員工是哪里人時,波特王又回了一句“我是你的人”,介紹午餐菜色時聲稱“你是我的心頭肉”。其他還包括“我想把你寵壞”“看你也看不膩”等令不少觀眾觀感不佳的話語。不少網民直呼“惡心”,作為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拍攝這樣的視頻實在有失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