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立揚 甄圣亮 查長禮 江貴生
摘 要:通對鉆削毛刺形成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與研究,使用ABAQUS仿真軟件進行模擬仿真及實際加工。結果表明:鉆削速度v越大,生成的毛刺的高度和厚度越小;進給量f越小,生成的毛刺的高度和厚度越小。
關鍵詞:鉆削;毛刺;形成機理;有限元仿真
一、仿真工件、刀具模型的構建
在鉆削過程中毛刺嚴重影響了工件的裝配、工作性能以及工件的使用壽命。因此減小或抑制毛刺產(chǎn)生的問題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1-3]。為此,本文使用ABAQUS軟件對鉆削毛刺形成機理進行有限元仿真分析。選用Johnson-Cook本構模型[4],工件材料使用45號鋼。工件及刀具有限元模型分別如圖1和2所示。
二、仿真分析
保持其他變量不變,分別改變切削速度和進給量,其仿真結果如圖3所示。
由圖3知:隨著切削速度v的逐漸增加,毛刺的高度和厚度逐漸減小;隨著進給量f的逐漸增加,毛刺的高度和厚度逐漸增加。
三、實驗驗證
基于以上參數(shù)進行加工,結果如圖4所示。
實際加工的工件毛刺測量結果為:隨著切削速度從9.45m/min增加到31.5m/min,毛刺高度從2.76mm減少到1.84mm,根部厚度從2.52mm減少到1.10mm;隨著進給量從0.055mm/r增加到0.220mm/r,毛刺高度從1.88mm增加到2.66mm,根部厚度從042mm增加到1.75mm。
四、仿真結果與實驗結果分析
隨著切削速度的增加,摩擦加劇,致使鉆削區(qū)溫度升高、材質軟化、硬度降低,且在鉆頭軸向力作用下?lián)锨冃瘟繙p小,未切除金屬材料減少,毛刺尺寸也隨之變小;隨著進給量f的增加,切削層厚度增加,使得工件終端未完全切除,使得毛刺尺寸增大。
五、結論
隨著切削速度v的逐漸增加,毛刺的高度和厚度逐漸減小;隨著進給量f的逐漸減小,毛刺的高度和厚度逐漸減小。
參考文獻:
[1]Pramanik,Basak,Uddin,Shankar,Debnath,Islam.Burr formation during drilling of mild steel at different machining conditions[J].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2019,34(7).
[2]石貴峰,黃娟,裴宏杰,王貴成.鉆削毛刺形成機理及其控制技術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7(12):112-115.
[3]謝俊鋒.鉆削加工毛刺的形成及解決方法[J].輕工機械,2007(01):85-87.
[4]J ohnson G R,Cook W H.A constitutive model and data for metals subject to large strains,high strain rates and high temperatures[J].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allistics,The Hague,the Nether lanols,1983.
項目來源: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學重點研究項目“基于聲波能場的金屬微/介觀尺度成形機理及智能預測模型研究”(KJ2019A0576),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學重點研究項目“活塞式空壓機冷卻系統(tǒng)仿真與優(yōu)化設計”(KJ2018A0370)
作者簡介:莫立揚(1998-),男,安徽六安人,本科,研究方向:結構動力學分析。
*通訊作者:查長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