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析唐代曲江事象的政治人文寓意

      2019-12-18 23:25:51陳正奇劉利俠
      唐都學刊 2019年6期
      關(guān)鍵詞:曲江

      陳正奇,劉利俠

      (1.西安文理學院 長安歷史文化研究中心,西安 710065; 2.集美大學 文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日本學者足立喜六在《長安史跡研究》中說道:“曲江地處城外,遠離塵俗,但又接近長安城的東南隅,與長安城的熱鬧區(qū)域相隔不遠,且地勢高燥,青林重疊,芙蓉在澄清的池水上盛開,實乃帝都的第一勝景?!盵1]如此描述,看似平實,卻道出了唐代曲江風景區(qū)的獨特之處:與田園、山林相比,它地處皇城,政治與世俗近在遲尺;與市井、街衢相比,它又湖光山色,澄澈、寧靜,讓人澹盡思慮、忘懷得失。所以,在唐代,曲江既可寄予政治懷抱,又可指代世俗繁華,還可托付山水幽懷,或三者兼而得之,生發(fā)出新的內(nèi)涵。

      在唐人看來,曲江本身即是一種政治理念的體現(xiàn),歐陽詹《曲江池記》:

      意有我皇唐,須有此地以居之;有此地,須有此池以毗之。佑至仁之亭毒,贊無言之化育。至矣哉!以其廣狹而方于大,則小矣,以其淵洞而諭夫深,則淺矣。而有功如彼,有德若此,代之君子,蓋有知之而不述,令民無得而稱焉。[2]2673

      文中將曲江(“此池”)、長安(“此地”)與“皇唐”相提并論,認為三者相輔而成,“合夫天意”。曲江雖未能以“大”“深”取勝,但卻擁有君子之“德”。曲江的存在,是唐王朝推行仁政德治的體現(xiàn)。民眾通過游覽曲江,不僅可以沐浴到天子的恩澤,更可以得到“無言之化育”。曲江之“德”主要體現(xiàn)在:

      其一,曲江是唐代社會和政治和諧精神的體現(xiàn)。孟子認為“獨樂樂不如人樂樂”,與民同樂,是儒家推崇的政治理想。不同于上林苑等專屬天子享樂的皇家苑囿,曲江是一個公共游覽區(qū)。作為公共游覽區(qū),“皇皇后辟,振振都人,遇佳辰于令月,就妙賞乎勝趣”[2]2673。平民在此游玩,仕宦在此集會,天子在此大宴臣僚,呈現(xiàn)出一片上下和諧的社會氣氛。天子與平民同賞一景,是唐代社會特有的人文景觀。這一點,唐人頗引以為豪。王棨在《曲江池賦》中盛贊:“豈無昆明而在乎畿內(nèi),豈無太液而在乎宮中。一則但畜龜龍之瑞,一則猶傳戰(zhàn)伐之功,曷若輪蹄輻湊,貴賤雷同?!盵2]3558與曲江相比,漢武帝的“太液池”只不過是雕刻“魚龍鳥獸奇怪之狀”而呈現(xiàn)祥瑞之兆,“昆明湖”也因習練水戰(zhàn)而沾染了殺伐之氣,怎比得上曲江“帝澤旁流,皇風曲暢”和傾城而動、君民同樂的天下和諧。

      此外,天子于中和、上巳、重陽等節(jié)令在曲江大宴臣僚、唱和賦詩,既表達了天子對臣下的禮遇之情,又促進了君臣情感的交流,孕育了融洽和諧的政治氣氛。王維《三月三日曲江侍宴應(yīng)制》:

      萬乘親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從上苑,祓禊向中流。草樹連容衛(wèi),山河對冕旒。畫旗搖浦溆,春服滿汀洲。仙籞龍媒下,神皋鳳蹕留。從今億萬歲,天寶紀春秋。[3]1286

      上巳是唐代春天最盛大的節(jié)日,除踏青游宴之外,更有祓除不祥的祈福之意。天子群臣游覽、宴飲于曲江,共行祓禊之禮,一方面祈愿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平安,一方面共同祝禱國家社稷昌隆永年。天子與百官的春服和洲岸的繁花相輝映,盛大的儀仗與山河的宏偉相襯托,萬乘之心與千官百姓之情乃至人文與自然,都達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

      其二,曲江改善了民眾的居住環(huán)境,提升了社會凝聚力?!肚赜洝吩疲?/p>

      (曲江)總天府之津液,疏皇居之墊隘,潢污入其洞澈,銷涎漦以下澄,污廅隨其佳氣,蕩郁攸而上滅,萬戶無重腿之患,千門就爽塏之致。其流惡含和,厚生蠲疾,有如此者。[2]2673

      玄宗疏鑿曲江,并引黃渠水灌之,并非僅出于自我享樂的需要。曲江池水面擴大,兩條水道紆回于長安里坊,使本來干燥缺水的北方城市變得潮濕,空氣更加純凈,極有利于民眾的身心健康。

      皎晶如練,清明若空。俯睇沖融,得渭北之飛雁;斜窺澹濘,見終南之片石。珍木周庇,奇華中縟,重樓夭矯以縈映,危榭巉巖以輝燭。芬芳蔭滲,滉養(yǎng)電烻,凝煙吐靄,泛羽游鱗。斐郁郁以閑麗,謐徽徽而清肅。[2]2673

      春日繁花似景,夏日綠柳成蔭,秋日大雁北飛的身影在池中掠過,冬日白雪皚皚的南山倒映在水中。曲江“涵虛抱景,氣象澄鮮”的美景,可以“洗慮延歡,俾人怡悅,則致民樂土,而安其志”。百姓安居樂業(yè),對國家和政治充滿了信心和責任感,整個社會的凝聚力增強了,對大唐王朝的穩(wěn)定起到重要作用。

      其三,曲江作為政治開放的窗口,有利于民眾的監(jiān)督和參與?!肚赜洝吩疲?/p>

      至若嬉游以節(jié),宴賞有經(jīng),則纖埃不動,微波以寧,熒熒渟渟,瑞見祥形。其或淫湎以情,泛覽無斁,則飄風暴振,洪濤噴射,崩騰駱驛,妖生禍覿,其棲神育靈,與善懲惡,有如此者。[2]2673

      當天子宴賞有度時,曲江便風平浪靜;若過分沉溺,曲江崩騰暴虐予以警示。其描寫雖顯荒誕,但曲江作為反映政治得失的窗口,是毋庸置疑的。天寶十二年(753)春天,杜甫游曲江,看到楊氏姐妹華麗衣飾和精致飲食,批判他們生活的奢靡;看到了他們“賓從雜沓”的顯赫和“御廚絡(luò)繹送八珍”的貴寵,諷刺玄宗的失德和昏聵,預(yù)測即將到來的社會動亂。唐代社會,通過天子、仕人在曲江的游賞之狀,百姓對政治風氣一覽無余,并通過街談巷議,予以評價和一定程度的干預(yù),體現(xiàn)出古代政治中少有的民主意識。

      無論是君民同樂、惠利萬民,還是重視民意,皆為中國政治傳統(tǒng)中樸素的民本思想,與先秦儒學中的仁政王道一脈相承。唐代政治的民本特色,在開創(chuàng)盛世的唐太宗時代,即已得到確立:“周得天下,增修仁義;秦得天下,益尚詐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蓋取之或可以逆得,守之不可以不順故也?!盵4]太宗的另一政治觀點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為政莫若至公”“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推行開放民主的政治,善于納諫,勇于接受臣民監(jiān)督,使“貞觀之治”成為美談,其遺風惠及后世,使唐王朝在開元年間達到鼎盛。而這些理念,在曲江的建設(shè)與使用中皆得以體現(xiàn)。

      作為展現(xiàn)盛唐時期社會風貌和政治精神的窗口,曲江也因此成為這一時代的象征。在時過境遷之后,不斷引起后人的深切緬懷。安史亂后,曲江周圍的建筑多被毀壞。唐文宗讀到杜甫《哀江頭》,對曲江昔日之景充滿了思慕,因而下令修復(fù)。

      上(唐文宗)好為詩,每誦杜甫《曲江行》云:“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乃知天寶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宮臺殿、百司廨署,思復(fù)升平故事,故為樓殿以壯之。[5]

      當然,文宗所渴望恢復(fù)的不僅僅是臺榭宮殿之富麗、草木之繁茂,而是曲江所象征的盛世繁華。

      在唐代諸多的詩人中,對曲江的政治寓意體會最深的是杜甫。作為大唐政治盛極而衰的關(guān)注者和切身體驗者,杜甫對曲江的感情特殊而深厚,他的數(shù)十首曲江詩,代表了曲江文學的最高水平。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顏色。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cè)。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墜雙飛翼。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3]2268

      這首作于安史亂中的《哀江頭》,其內(nèi)涵極為豐富。首先,詩人通過對玄宗游賞南苑時隨從之眾、儀仗之盛的回憶,抒寫了對王朝敗亡的悲痛,寄予了對業(yè)已消失的盛世繁華的深切哀悼。其次,詩中對動亂的原因進行了深層揭示。唐玄宗寵幸楊氏,“淫湎以情,泛覽無斁”,導致朝政昏聵,國事荒廢,竟連近臣安祿山有叛亂之心都不曾覺察(詩中所謂“輦前才人”),最終使社稷崩頹,禍及自身(詩中“雙飛翼”當指李楊二人)。再次,詩中蘊含了詩人對李楊二人復(fù)雜的情感,充滿了深切的人文關(guān)懷。作為一代帝王后妃,過分沉溺于男歡女愛、荒廢政事而導致社會動亂,給大唐王朝和臣民百姓帶來巨大災(zāi)難,不能不讓人痛心疾首。但是作為生命個體,在曲江南苑的游賞中,李楊二人成雙入對、形影不離的那份癡愛,又留給多少人美好的記憶。天寶末年,詩人曾經(jīng)出于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對這份感情進行諷刺、批判,甚至詛咒。但現(xiàn)在面對寂寥的江畔,依然嬌艷的花朵,卻不由得同情楊妃生命之花的悲慘隕落?!霸诙鸥?,每一個人死于非命,都使人類受到傷害,都使自己感到人饑己饑人溺己溺般的痛苦,而不論他或她是貧民,或是貴妃?!盵6]當然,還有玄宗——這個決定詩人一生的人。年少之時,他是英雄,是偶像,是詩人人生理想的托付。然而,作為社會動亂的制造者,在國家危亡面前膽怯的逃亡者,在馬嵬事件中以犧牲女人的方式保全自我的失德者,其英雄、領(lǐng)導、甚至男人的形象在詩人心中崩塌。安史之亂中的這個春天,詩人站在曲江邊,面對國家傾覆、生靈涂炭,不禁為這個人吞聲而哭,為這個人帶給民眾的災(zāi)難而哭,為這個人人格淪喪帶給自己的失望而哭,也為自己政治理想和信念的幻滅而哭。

      杜甫詩中的曲江,不再僅僅是盛世代表,而是大唐王朝興亡、盛衰的見證者,最能引起人們對政治和歷史的冷峻思考。

      曲江是開放的公園,天子又往往于此賜宴臣僚,可謂“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3]1127。曲江的物類似乎也沾染了天子的恩澤,連春天也來得比別處早些,“眾木猶寒獨早青,御溝橋畔曲江亭”[3]401。然而,即便如此,賞春者的腳步依然匆匆,“曲江綠柳變煙條,寒谷冰隨暖氣銷。才見春光生綺陌,已聞清樂動云韶”[3]298。京城的人們似乎不僅是害怕錯過,而是要將這春天、這美好、這享受,占有得更多一些、更持久一些,“滿國賞芳辰,飛蹄復(fù)走輪。好花皆折盡,明日恐無春”[3]6971。

      唐人曲江游賞的第一主題是觀景。

      旁吞杏圃以香滿,前噏云樓而影入。嘉樹環(huán)繞,珍禽霧集。陽和稍近,年年而春色先來;追賞偏多,處處之物華難及。只如二月初晨,沿堤草新。鶯囀而殘風裊霧,魚躍而圓波蕩春。[2]3557

      趙璜《曲江上巳》:“長堤十里轉(zhuǎn)香車,兩岸煙花錦不如。欲問神仙在何處,紫云樓閣向空虛。”[3]6263初春季節(jié),柳的新綠最能激發(fā)人們對生命和青春的美好感受,而明媚的春光下,嬌艷欲滴的花朵是最讓人心情愉悅的。江水的湛然清澄固然可愛,但若與春日里如煙似霧的扶風弱柳和姹紫嫣紅的花海連成一片,四處彌漫著的濃郁的芳香,四周掩映著富麗的亭臺樓閣,在唐人眼里,這已經(jīng)抵得上人間仙境了。

      曲江之景美,不獨在春季:

      復(fù)若九月新晴,西風滿城。于時嫩菊金色,深泉鏡清。浮北闕以光定,寫南山而翠橫。有日影云影,有鳧聲雁聲。

      若夫冬則祁寒裂地,夏則晨景燒空。恨良時之共隔,惜幽致以誰同。孰見其冰連岸白,蓮照沙紅。蒹葭兮葉葉凝雪,楊柳兮枝枝帶風。[2]3558

      天朗氣清的秋季,五十里外的南山倒影在池中,是何等的靜謐與清幽!冬日里岸白冰晶、瓊樓玉樹,夏日“菰蒲蔥翠,柳陰四合,碧波紅蕖,湛然可愛”。如此之景,怎怪“好事者賞芳辰,玩清景,聯(lián)騎攜觴,亹亹不絕”[7]1495。

      曲江游賞的第二個主題是攬勝。

      曲江除了他處難以匹敵的景致之外,更有那奇珍異寶,讓人大飽眼福。長安,作為古代歷史最為鼎盛時期的唐朝都城,不僅是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也是當時東亞文明的中心。這里不僅不缺達官貴人、五陵豪奢,更以寬廣的胸懷,吸納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與物。既有西北投誠或被俘的胡族將領(lǐng),又有沿著絲綢之路從中亞內(nèi)陸來的栗特商人,甚至還有從遙遠的波斯、大秦趕來的基督教和摩尼教徒。通過商業(yè)販運和王朝的賦稅貢獻,長安聚積了天下眾多的財富和珍寶[8]??雕墶秳≌勪洝氛摷扒?,“長安、萬年兩縣,以雄盛相較,錦繡珍玩,無所不施?!盵7]1495對唐人來說,在曲江看花賞景之外,可以見識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玩寶物、奇聞異事,領(lǐng)略不同地域的人物和風俗,可謂眼界大開。

      除了美景、珍寶之外,曲江的另一類風光便是人事。對于長安豪雄之士而言,曲江不僅是向世人展示財富珍寶的地方,同時也是揮灑人生得意的舞臺。正如盧照鄰《長安古意》所云:“別有豪華稱將相,轉(zhuǎn)日回天不相讓”[3]518。曲江游宴中,經(jīng)常發(fā)生上層之間的沖突?!短妻浴酚涊d,開元二十三年(734),吏部尚書王晙在曲江避雨,及第進士蕭穎士“見其散冗,頗肆陵侮”,當王“車馬卒至”,“呵殿而去”后,蕭悔之晚矣,從此仕途受阻,終生不得重用[7]1598?!秳≌勪洝分杏涊d了身份卑微的廣德縣令因傲慢而冒犯了相國裴度。這樣的事情,“不數(shù)日,布于京華”,成為長安城中關(guān)注的焦點,在坊間甚至宮苑為人稱道[7]1495。

      曲江游賞的第三主題是交游。

      對唐人來說,曲江的宴游,是朋友結(jié)交和聚會的好時機。天寶十一年(752)秋季,杜甫、高適、岑參、儲光羲、薛據(jù)五人同游,先登大雁塔,后游曲江?!度圃姟反娉?jù)外其余四人登塔詩,存高適《同薛司直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作》和儲光羲《同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二首。元和時期,白居易、元稹、劉禹錫、錢起等人之交往,多在曲江,留下了多首曲江唱和的詩歌。

      曲江游賞,傾城而動,不管是天子臣僚,還是皇親貴戚、王孫公主,無不熱衷于此:“三月初三日,千家與萬家”“鞍馬皆爭麗,笙歌盡斗奢”“曲水公卿宴,香塵盡滿街”“綺羅人走馬,遺落鳳凰釵”[3]5564。因此,在春秋的節(jié)日里,曲江往往是人口最為聚集的地方:

      上巳曲江濱,喧于市朝路。相尋不見者,此地皆相遇。日光去此遠,翠幕張如霧。

      何事歡娛中,易覺春城暮。物情重此節(jié),不是愛芳樹。明日花更多,何人肯回顧。[3]6775

      想來唐時的曲江游賞,與今人的感受頗為相近。每當我們開始一段旅行,總為那一片想象中的美景,可到了那里,卻是人山人海,一片狼藉。劉駕《曲江春霽》:“馬蹄踏流水,漸漸成塵埃。鴛鴦不敢下,飛繞岸東西”[3]6780,許棠《曲江三月三日》:“鳥避連云幄,魚驚遠浪塵”[3]6971。到處是人,全都是人,人與人擁擠在一起,無來由地亢奮,猜拳行令,縱酒狂歌,這樣的情境,時光消磨得尤其快,“狂遍曲江還醉臥,覺來人靜日西斜”[3]6513。

      歡樂來得沒有緣由,歡樂之后的落寞卻是必然。宴席終會散場,花朵終會凋零,正如美好的青春終將逝去。因此,從個體生命的切身體驗出發(fā),曲江便被賦予了青春和歡樂的雙重內(nèi)涵,“萬花明曲水,車馬動秦川。此日不得意,青春徒少年”[3]6903,“面白如削玉,猖狂曲江曲。馬上黃金鞍,適來新賭得”[3]9306。

      在這長安城最歡樂的地點和時間,總有一些人保持著冷靜。其中一些是失意的人,“細草縈愁目,繁花逆旅懷”[3]5564,“如何當此節(jié),獨自作愁人”[3]5564。他們或因人生的苦難而內(nèi)心充滿愁苦,沒有辦法被歡樂的氣氛所感染;或者是因為身處他鄉(xiāng),與煙花三月的麗景產(chǎn)生了隔閡。總之,他人的歡樂似乎與己無關(guān),甚至是徒增煩惱而已。還有一類人,在眾人的狂熱中,有自己冷峻的思考。章碣《曲江》:

      日照香塵逐馬蹄,風吹浪濺幾回堤。無窮羅綺填花徑,大半笙歌占麥畦。

      落絮卻籠他樹白,嬌鶯更學別禽啼。只緣頻燕蓬洲客,引得游人去似迷。[3]7650

      詩中的描寫,依然讓人聯(lián)想到今人的旅游:通往景點的道路阻塞,發(fā)動機的轟鳴壓倒了一切自然的聲響,草木被踩踏毀壞,河水被垃圾堵塞。但這一切,絲毫不能將游人的熱情褪去分毫。這里雖沒有風景,但卻有顯赫的社會上流可供攀附,也有貴寵的折桂士子可供艷羨。欣賞別人的春風得意,幻想自己的飛黃騰達,激情在燃燒,欲望在膨脹。世人的心心念念,已全然與景色無關(guān),與江花和江樹無關(guān)。詩歌的頸聯(lián)耐人尋味,暮春柳絮亂拂互相沾惹,鳥兒似乎也忘記了自己的叫聲。被欲望驅(qū)逐的人群,又有幾人不被浸染,又有幾人不曾迷失,還做著最初的自己。此刻的曲江,塵土飛揚,是長安最喧囂的名利場。

      林寬《曲江》:“曲江初碧草初青,萬轂千蹄匝岸行。傾國妖姬云鬢重,薄徒公子雪衫輕”[3]7003。從晦日、中和的尋春到上巳、寒食、清明的送春,唐人對曲江春天的狂熱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張喬《曲江春》:“一片鳧鹥水,千秋輦轂塵”[3]7307,一池春水,幾點鷗鷺,揮霍了多少人的青春和熱情。“岸涼隨眾木,波影逐游人。自是游人老,年年管吹新”[3]7307,春草年年綠,曲江煙景新。老去的只有人,逝去的是時光和生命,美好的春景永遠駐足于江岸江花,而人們留不下的甚至是波光中的身影。

      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長安,不僅是唐代士子漫游和生活的重要城市,也是他們實現(xiàn)人生價值、寄托美好理想的圣地。即使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文人們都會跋山涉水地來到這里,歷盡艱辛、無怨無悔。作《曲江池記》的歐陽詹,是福建地區(qū)第一個入京參加科考的進士,他在《上鄭相公書》中描述了自己進京應(yīng)試時的感受:

      詹代居閩越,自閩至于吳,則絕同鄉(xiāng)之人矣;自吳至于楚,則絕同方之人矣。過宋由鄭,逾周到秦,朝無一命之親,路無回眸之舊,猶孤根寄不食之田也。[2]2669

      故鄉(xiāng)渺渺,舉目無親,感覺像荒原的孤草,對未來毫無把握。當此之時,游賞遣興自必不可少。所以曲江作為帝都第一勝境,是唐代士子必游之地。“小子幸因受遣,觀光上國,身不佞而自棄,日無名以多暇,詢奇覽物,得之于斯?!薄肚赜洝繁闶瞧錅糸L安百無聊賴時紀游之作。

      當然,曲江與唐代士子最為貼近的還是進士及第之后的宴集。進士放榜之后,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所謂宴集,前有聞喜宴,后有關(guān)宴。這兩大宴會一般都在曲江進行,因此稱為“曲江會”。其間還穿插有曲江游賞、杏園探花、雁塔題名等活動。曲江,是唐代長安城中與士子命運、榮辱、悲喜最為相關(guān)的地方。

      禁漏初停蘭省開,列仙名目上清來。飛鳴曉日鶯聲遠,變化春風鶴影回。

      廣陌萬人生喜色,曲江千樹發(fā)寒梅。青云已是酬恩處,莫惜芳時醉酒杯。[3]6804

      唐人及第,朝廷發(fā)榜昭告天下。貞觀時在宮城的端門,開元改在禮部貢院。時值百官上朝之時,天色尚早,看榜后自然免不了慶賀一番,正如孟郊詩所云“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日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3]4205。“春風得意”是對登科士子此時心情最準確的表達。時值二月,春寒料峭,曲江千樹的寒梅,不僅僅是個好彩頭,也預(yù)示著夢寐以求的仕宦生涯的開始。“桂苑五更聽榜后,蓬山二月看花開”[3]8111,從此,他們由“士”成為“仕”,從即將到來的曲江宴集開始,宦游的生活也拉開了序幕。

      在滿城飄散著花香的二月,曲江風光最是旖旎。這里,士子們縱酒花下,在美好的人生感受中沉醉。此刻的他們,離理想如此貼近,離幸福和歡樂如此貼近,離榮耀和貴寵如此貼近。秦韜玉《曲江》:“曲沼深塘躍錦鱗,槐煙徑里碧波新”[3]7659,如果是一條魚,他們并不羨江河的浩瀚,而要做一條花色斑斕的小魚,在曲江池中游弋,因為這里“地脈寒來淺,恩波住后新”[3]8124;如果是一樹花,他們也要開放在曲江池畔,因為只有這里,才能感受真正的春天,“此中境既無佳境,他處春應(yīng)不是春”[3]7659。春季曲江宴會的歡樂,激發(fā)了多少士人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明年二月重來看,好共東風作主人”[3]7659。

      當然,曲江帶給士人的并不僅僅只有歡樂,即使在花開最燦爛的季節(jié),也會有人感到凄涼和落寞。

      爭攀柳帶千千手,間插花枝萬萬頭。

      獨向江邊最惆悵,滿衣塵土避王侯。[3]7368

      誤入杏花塵,晴江一看春。菰蒲雖似越,骨肉且非秦。

      曲岸藏翹鷺,垂楊拂躍鱗。徒憐汀草色,未是醉眠人。[3]8201

      在他人狂歡的季節(jié),那些落第的舉子自無心攀折。曲江的明媚春光,與他們暗淡的心情不能契合。對于帝京的繁華,他們只是旁觀、只是過客,思鄉(xiāng)的種子自此埋下,“可憐楊柳陌,愁煞故鄉(xiāng)人”[3]3278。

      在曲江岸畔,將仕途失意的痛苦感悟得最為透徹、豐滿的,依然是杜甫:

      樂游古園崒森爽,煙綿碧草萋萋長。公子華筵勢最高,秦川對酒平如掌。長生木瓢示真率,更調(diào)鞍馬狂歡賞。青春波浪芙蓉園,白日雷霆夾城仗。閶闔晴開昳蕩蕩,曲江翠幕排銀榜。拂水低徊舞袖翻,緣云清切歌聲上。卻憶年年人醉時,只今未醉已先悲。數(shù)莖白發(fā)那拋得,百罰深杯亦不辭。圣朝亦知賤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3]2260

      晦日是春天第一個游賞之日,長安城樂游原地勢最高,“唯地勢高,故芙蓉園、閶闔門、曲江幕一覽俱盡”[9]。王公貴族華筵高張,鞍馬之狂,杯盞之樂,使雄豪之氣盡情釋放。曲江上的游船,輕歌曼妙、舞姿妖嬈;玄宗出游儀仗的鐘鼓聲,從夾城中傳出,如雷鳴般響亮。曲江池春光旖旎,波浪如青春般激蕩。這“輿馬填塞,帷幕云布”的狂歡,是春天對青春與生命最有力的召喚。詩歌寫盡皇城曲江上的繁華煙景和春日游宴之盛、享樂之盛,但卻全然與自己無關(guān),甚或?qū)τ谠娙耍@些更是一種痛苦的撩撥和反襯。仕途受阻、生活窘迫,決定了詩人內(nèi)心的枯槁。面對曲江麗景,“年年如是,人人如是,游而樂,樂而醉”,“醉后樂極而生悲”,唯獨詩人“未醉先悲”:悲年華易逝,悲前程無望,悲昏聵淫逸的一朝君臣。“圣朝亦知賤士丑”,是對自我命運的嘲諷,也有對政治現(xiàn)實的憤憤不平。“此樂游之盛,必朝野清明天下無事,然后得以長享太平之樂。今日之時政若此,絕無系念之人;而有心者,又使之終老于塵埃之間。興言及此,令人感憤交集?!盵10]面對著長安城第一勝境,滿眼是繁華的景象,詩人卻看不到希望,找不到歸宿,“此生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與別人的感慨不同,杜甫的詩中,蘊含著對大唐未來和命運的深深擔憂。

      天寶末年春日的杜甫,面對著曲江游賞盛況,沒有興致,沒有歡樂。在這京城的享樂之地,別人的奢華與榮耀,對比著自己的潦倒;別人的放縱和灑脫,反襯著自己的寒酸迂腐和不合時宜。只有在秋日,在人人遍插茱萸的重陽節(jié),面對曲江滿眼的蕭索,詩人才與之達到了默契。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其三:

      曲江蕭條秋氣高,菱荷枯折隨風濤,游子空嗟垂二毛。白石素沙亦相蕩,哀鴻獨叫求其曹。[3]2260

      風濤中摧折的菱荷是詩人天寶末年遭逢的挫敗和痛苦,也是唐王朝即將到來的腥風血雨;天空飛過大雁的哀鳴,既是詩人潦倒困窘、孤獨無依的現(xiàn)實境遇,也是其尋求知己和對王朝命運的大聲疾呼。

      同一個曲江,既能激發(fā)士子對名利的熱望,也能觸動其失意苦悶的心弦。有一些人在曲江面前,卻能收獲一份超逸的心態(tài)。白居易《早春獨游曲江》:

      散職無羈束,羸驂少送迎。朝從直城出,春傍曲江行。風起池東暖,云開山北晴。冰銷泉脈動,雪盡草芽生。露杏紅初坼,煙楊綠未成。影遲新度雁,聲澀欲啼鶯。閑地心俱靜,韶光眼共明。酒狂憐性逸,藥效喜身輕。慵慢疏人事,幽棲逐野情?;乜词|閣笑,不似有浮名。[3]4835

      白居易創(chuàng)作曲江詩30余首,在數(shù)量上名列前茅。其長安居所歷經(jīng)數(shù)次變遷,即常樂里、永崇里、宣平里、昭國里、新昌里等,其地皆在長安東南,與曲江毗鄰。其晚年詩有“曲江有病客,尋常多掩關(guān)”,自稱“曲江客”。上所引詩為擔任校書郎時所作。當時,對于樂天來說,步入仕途不算很久,正值年華,雖不顯赫,前途卻一片光明,心態(tài)良好。詩歌結(jié)尾“回看蕓閣笑,不似有浮名”,“不似”二字,既包含“有”者的得意,又包含“有”而不居的淡泊心境。

      樂天游曲江不喜人多,故其曲江詩多為獨游,如《早春獨游曲江》《曲江獨行》等。在時間選擇上往往選在早春、秋日或傍晚時分,盡量避開人群。早春時節(jié),詩人散朝歸來,信步走在江畔。江上的冰雪已經(jīng)消融,能聽到泉眼汩汩的流水聲;青草透出綠意,柳枝發(fā)出了新芽,杏花桃花的綠萼綻開了小口;南方飛回的大雁,將影子印在水中,黃鶯的鳴叫雖不清脆,卻也婉轉(zhuǎn)。這春意滲透在每一寸韶光中,也涌動在詩人的胸中。白居易《曲江獨行》:

      獨來獨去何人識,廄馬朝衣野客心。閑愛無風水邊坐,楊花不動樹陰陰。[3]4842

      詩歌題名后有注“自此后在翰林時作”。供奉翰林是文人莫大的榮耀,這一時期也是白居易人生的巔峰時刻,怎會無人能識?曲江池中的水,即使在無風的季節(jié),也不免泛著漣漪;楊花在紛飛的季節(jié),怎會有“不動”的道理?江水、江岸的寂靜,是詩人內(nèi)心的寂靜。與紛擾和喧囂的疏離,是詩人自覺的選擇。明明身處榮寵,卻能保持一顆“野客”之心。相比較,前詩只是表達文人的清高、恬淡,此詩卻明顯有獨善其身的隱逸姿態(tài)?!按箅[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君若愛游蕩,城東有春園。君若欲一醉,時出赴賓筵?!盵3]4991白居易受佛道思想影響的“中隱”心態(tài)并非貶謫之后獨有,早在元和初年已露出端倪。既是“中隱”,免不了寄情山水,長安城中山光水色之美,盡在曲江。曲江,便是詩中的“春園”,便是詩人心目中那一片遠離世俗而又純凈美好的桃源。

      樂天崇尚“中隱“,寫自己“尋常多掩關(guān)”,但不是離群索居。樂天游曲江,除獨游之外,也有邀二三好友同游唱和,如《答元八宗簡同游曲江后明日見贈》《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曲江獨行,招張十八》等。他一生交友頗多,與元稹尤為親密。元白二人不僅在政治上同一陣營,文學創(chuàng)作中也同氣相和。貞元二十年(804)左右,白居易、元稹同授秘書省校書郎。校書是一個不太重要的閑職,元、白二人又正值精力充沛的年齡,所以經(jīng)常在一起游玩。當時白居易住在長樂里,隨后遷到永崇里,元稹則住在靜安里,兩個地方隔街相對,過往非常方便。后來由于二人對校書郎的官職不太滿意,于是—起準備參加制科考試,便一起入住永崇里華陽觀,此地環(huán)境清幽,是讀書用功的好地方。所以,貞元末年擔任校書郎前后的五年,是元白交往最多的階段。之后歷經(jīng)宦海沉浮,實際聚少離多,僅元和十五年(820)到長慶元年(821)的兩年間,兩人同時在朝為官。七年間,兩人所居多與曲江毗鄰,曲江同游是他們?nèi)松杏洃涀钌羁毯兔篮玫捏w驗,“十載定交契,七年鎮(zhèn)相隨。長安最多處,多是曲江池?!盵3]4488

      長安千萬人,出門各有營。唯我與夫子,信馬悠悠行。行到曲江頭,反照草樹明。

      南山好顏色,病客有心情。水禽翻白羽,風荷裊翠莖。何必滄浪去,即此可濯纓。[3]4712

      元白早期的曲江唱和詩,表現(xiàn)出相同的人生旨趣。此刻二人躊躇滿志而又清高孤傲,崇尚恬淡閑適的情調(diào),對世俗眾人的汲汲營求充滿了鄙夷。他們喜歡在曲終人散的黃昏,信馬緩行在曲江岸畔,看落日的余暉灑在江上,看南山明暗的色調(diào),看草樹被返景點亮,看傍晚風中裊娜的荷葉和翻飛的水鳥。有了純美的自然的感召和滌蕩,宦游者的心中,全然沒了塵俗的攪擾。

      “何必滄浪去,即此可濯纓”,樂天的“中隱”之心,正是由于曲江的存在而真正得以實現(xiàn)。曲江山水也成為將仕人從紛擾的現(xiàn)實境遇中抽離,平復(fù)其焦灼與狂躁的一劑良藥,成為其精神的支撐和心靈的港灣。

      仕途受挫之后,元白二人的處境雖不及當年,但他們的心理距離卻未有改變。無論誰來到曲江,便會想到對方的缺席,便會引起深切的思念,便會為對方的處境而憂心:“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兩地新秋思,應(yīng)同此日情”[3]4773;無論誰,身處異鄉(xiāng),魂牽夢繞的,往往是往日曲江的同游,“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馬,所驚身在古梁州?!盵3]4567

      寥落野陂畔,獨行思有余。秋荷病葉上,白露大如珠。忽憶同賞地,曲江東北隅。秋池少游客,唯我與君俱。啼蛩隱紅蓼,瘦馬蹋青蕪。當時與今日,俱是暮秋初。節(jié)物苦相似,時景亦無余。唯有人分散,經(jīng)年不得書。[3]4732

      在樂天這一時期的曲江詩中,曲江成為一個緬懷之地,印刻著相聚和友情,不僅引動對那一段無憂無慮的美好往事的追憶,也激發(fā)了他對逝去的時光和青春的哀悼及對物是人非的世事滄桑的感傷之情。

      唐代中期,元白的遭遇是整個政治的縮影?!坝镭懜镄隆币l(fā)的局勢動蕩,使士大夫在仕途中喪失了安全感,大量仕人卷入到政治漩渦中,遭遇貶謫的命運和身世的坎坷。

      鳳城煙雨歇,萬象含佳氣。酒后人倒狂,花時天似醉。

      三春車馬客,一代繁華地。何事獨傷懷,少年曾得意。[3]4025

      劉禹錫在中國歷史上是被貶謫次數(shù)最多貶謫期限最長的作家。但在其詩歌中,自有一種堅忍不拔的態(tài)度和豁達開朗的個性。曲江春日的美好景象,讓詩人精神振奮,于是縱酒行樂,陶醉于這美好的感受中。當然,也免不了感時傷懷,面對春日游春的人群,想起自己年少的激情與展望,發(fā)出人老江湖的慨嘆。但即是傷感,也自有一種豪邁之氣。白居易《和劉郎中曲江春望見示》:

      芳景多游客,衰翁獨在家。肺傷妨飲酒,眼痛忌看花。

      寺路隨江曲,宮墻夾道斜。羨君猶壯健,不枉度年華。[3]5061

      與之相比,樂天的悲情顯得更加濃重。曲江的春日麗景,只是勾起了夢得對少年往事的回憶,而對樂天來說,已是不忍卒睹了。這樣的情緒,詩人將之歸結(jié)于身體的不佳,并因此羨慕這位同齡人的“壯健”。當然,身體只是一個方面,貶謫江州的精神打擊,是詩人意志消沉的主要原因。

      自此之后的樂天,更喜歡一個人的獨處,對曲江的熱情也似乎大大消減,“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行便當游。何必更隨鞍馬隊,沖泥蹋雨曲江頭”[3]4942。

      晚年的白樂天,并非不游曲江,只是詩歌的主題發(fā)生了變化。少年的意氣風發(fā)沒有了,閑適高逸的心態(tài)沒有了,有的只是時光易逝的慨嘆和老年遲暮的傷感。當然,這種生命感懷在其早期的曲江詩中業(yè)已出現(xiàn),并貫穿其一生:

      我年三十六,冉冉昏復(fù)旦。人壽七十稀,七十新過半。[3]4769

      昔人三十二,秋興已云悲。我今欲四十,秋懷亦可知。[3]4773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長慶二年秋,我年五十一。[3]4808

      白居易《送春》:“日日進前程,前程幾多路。兵刀與水火,盡可違之去。唯有老到來,人間無避處?!盵3]4788,對于樂天來說,名利富貴、仕途窮達都曾經(jīng)或正在擁有,所以既可放下,也都既已放下,唯有生老病死無可擺脫,也最讓其痛苦?!巴碛龊巫阊裕装l(fā)映朱紱。銷沉昔意氣,改換舊容質(zhì)。獨有曲江秋,風煙如往日。”[3]4808面對日漸衰老的身體,春日初綻的芳蕊和如錦的繁花已與詩人的心態(tài)難以契合,唯有秋日的清冷和蕭索,與詩人消沉的意志、蒼老的容顏相匹配。只是曲江的煙花,盛了、衰了,周而復(fù)始,年年如是。一日日老去的生命,卻終要走向結(jié)束。樂天的心態(tài),老了,反而狂躁了。

      猜你喜歡
      曲江
      何時更得曲江游
      ——試論杜甫的曲江書寫
      那拉提
      游雁塔
      揚子江(2022年3期)2022-05-07 01:00:01
      廣東韶關(guān)曲江區(qū)總工會“夏送清涼”慰問13000余名職工
      曲江春曉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Lilytype lectin ( Sm LTL)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and its response to Vibrio anguillarum*
      曲江區(qū)老促會《曲江老區(qū)在前進》畫冊正式出版
      源流(2017年7期)2017-09-06 13:20:26
      曲江花生分段收獲試驗成功
      游曲江
      曲江,曲江!
      新西部(2014年7期)2015-01-12 04:33:10
      平潭县| 彰化县| 东城区| 汨罗市| 齐河县| 田林县| 永济市| 承德县| 伊金霍洛旗| 临夏市| 丘北县| 东阿县| 若尔盖县| 勐海县| 色达县| 丽江市| 耒阳市| 克什克腾旗| 凌海市| 庐江县| 定远县| 惠安县| 扶风县| 新蔡县| 固始县| 双辽市| 桓台县| 油尖旺区| 黑龙江省| 随州市| 岳阳市| 嘉黎县| 盖州市| 灵寿县| 河北区| 东海县| 青川县| 昭通市| 垫江县| 突泉县| 龙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