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立芬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白龍鄉(xiāng)白堡學校,河北 保定 072150)
當前的整個教育環(huán)境,在時代浪潮的推動下,已經(jīng)將學生推上了主要的歷史舞臺。教育已經(jīng)不再僅僅考慮“教什么”了,更需要教師思考的是“怎樣教”——“怎樣教”才能讓有限的四十分鐘變得對學生而言不再枯燥?“怎樣教”才能讓有限的四十分鐘變得更加有效?這就是筆者要通過本文論述的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的問題。教學的有效性要求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式,最大限度的幫助學生提高知識吸收的含金量,與此同時,還要兼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性,通過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幫助孩子們實現(xiàn)“三維目標”。
一直以來,教師教授學生的媒介都是通過使用固定教材,而教材無疑是教師教授課程的主體,教研資料則是作為教師教授課程的參考方法和標準,各類公開課和觀摩課則是指導教師該參照什么藍本去教授。長此以往,教師們已經(jīng)習慣了這樣一個固定的教學模式,于是,當我們拿到任意一篇教學資料時,就會形成模式化的思考習慣,按照一貫的經(jīng)驗,將課文分類、拆解,然后教授。嚴格來說,這是一種惰性思考模式,這樣一種模式化教學,必然會導致整個教學過程的索然無味,學生的吸收效果也就肯定不理想了。
一篇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的文本,重點在于教師的“引導”方向和方法?,F(xiàn)如今普遍存在的教學現(xiàn)象是,教師只是將關注度著重放在了文本本身,這就是學生無法提起主動性的原因之一——因為教師跟學生是站在同一個平臺上來看文本本身的。作為教師,如果不能給學生高屋建瓴的提攜,學生自然不會對其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將自身蘊藏的知識量滲透到對文本本身的理解中去,只有這樣,學生的思路才會在教師的引領下激發(fā)出情感與知識的碰撞。
在當前教學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被提出一些教改的新思路——個體化閱讀模式,感悟性閱讀模式,開放性閱讀體驗等等。隨著社會“減負”呼聲的高漲,教學要求與教學成果產(chǎn)生了激烈的碰撞?!皽p負”的要求使得教改大都成了形式主義,往往缺乏實踐性的洗煉,就被倉促的運用到了實際的教學中。在缺乏思考和調整的教改前提下,四十分鐘的課堂,自然就變成了實踐的戰(zhàn)場,學生的吸收效果自然無法保證。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對知識的渴求,就是點燃孩子學習熱情的導火索。怎樣引導孩子對知識產(chǎn)生渴求,就是教師教學過程中亟需補充的內容。首先,要從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比如《雪孩子》這課,在教授課文前,首先教師給大家播放了《雪孩子》這部動畫片??磩赢嬈?,應該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事情,更何況是將這種娛樂行為延伸到平日嚴肅的課堂上來,這會使學生們的專注度成倍的提升。其次,發(fā)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動畫片看完了,教師要提幾個關于《雪孩子》這部動畫片的問題,讓孩子們帶著問題積極主動地走到課文中來。最后,根據(jù)孩子們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分小組,進行專題討論,最后得出結論。這樣看似教師基本上置身事外的一堂課,由于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鉆研熱情,反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四十分鐘課堂時間的含金量,是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根本所在。
什么叫開放性深化閱讀?最直觀的就是閱讀課堂引申出的課后練筆。比如《開國大典》這一課的開放性深化閱讀練筆,第一批交上來的練筆習作,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很多孩子在練筆中體現(xiàn)出對方位描述不敏感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鼓勵大家踴躍發(fā)言,根據(jù)方位順序,描述一個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比如自己的臥室、書桌的擺放、上學的沿途路徑等等,學生們立馬會產(chǎn)生出濃厚的興趣,在發(fā)言和討論中,教師給予一定程度的指導,孩子們不僅捋清了方位順序,更是再一次深刻了對課文的理解,與此同時,也強化了語文作文的練習。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果我們只是將孩子閱讀能力的提升局限在課本和課堂上,這無疑是狹隘而局限的。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加大課外閱讀量。只有不拘一格的海納百川式的閱讀習慣,才能從源頭豐富提升閱讀能力。還可以適時地舉辦一些課堂活動,比如朗讀比賽,演講比賽,誦讀比賽等等。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不光會提升學生的參與性與實踐性,更會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和思考的主觀能動性。其次,鼓勵學生們利用假期“走出去”。也許很多家長都會覺得“走出去”就是玩,既然是玩,必然會耽誤假期這個補課的黃金期,是不務正業(yè)的行為,孩子們時間緊迫,耽誤不起。但是,“走出去”的意義就在于從自己熟悉的地方走到別人熟悉的地方,在這個行走的過程中,孩子們在好奇心和新鮮感的驅使下,品味不同的風土人情,了解不一樣的風姿地貌,眼界和見識必將會得到更多的增長和開闊。
在應試教育分數(shù)至上的影響下,智能與道德人格發(fā)展的失衡,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美育是感性與理性、情感與理智相協(xié)調的教育,語文教育就是要利用語文教學中的審美因素調整、平衡其感性和理性的不和諧。教師要善于利用語文教材這個媒介,善于發(fā)掘教材中美的元素,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潛能的激發(fā),情懷的培養(yǎng)是提高閱讀教學課堂有效性的最好體現(xiàn)。筆者在踐行著有效課堂理念中不斷地思考,如此堅持下去,筆者相信自己的語文教學課堂一定會呈現(xiàn)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