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戈平
草原里的達里諾爾,像大海一樣寬闊美麗。
到達達里漁場時,恰逢正午,頭頂有太陽。遠處的達里湖,像一眼深邃的古井在誘惑我。沿著用木板搭建的長廊過去,中途有歇息的亭子。跟木板長廊并行的是一條火山石鋪就的簡易道路,黑不溜秋的,上面跑著電瓶車。達里湖水域面積約238平方公里,是內(nèi)蒙古大草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我國北方一塊重要濕地。它是國家級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qū),集珍稀鳥類及其賴以生存的草原、湖泊、濕地、沙丘、疏林于一身。湖灘上黑色的火山石,就像細碎的不規(guī)則的焦炭疙瘩,湖灘旁邊,有個簡易的旅游產(chǎn)品商店。我好奇地問老板,這些火山石就是這里的嗎?他告訴我,是從達里湖北面一個叫“砧子山”的地方,作為墊地的材料運來的。
遠遠的湖面上,可以清晰地看見一群群的白鸛和遺鷗,正撲棱著翅膀。老板介紹說,達里湖是“鳥的世界”“鳥的天堂”,這里還有黑鸛、大鴇、丹頂鶴和玉帶海雕等國家級保護鳥類。如果稍晚個把月來,可看見浩蕩的天鵝群在湖畔如履白雪,悠閑信步,戲水高歌,景象極為壯觀。這里的冬天持續(xù)好幾個月,最寒冷時可達零下三四十攝氏度。達里湖面在嚴冬中會冰凍,人們可以在上面自由地行走、滑冰和垂釣。那時的達里諾爾白茫茫一片。老板還告訴我,達里湖的水有漲有落,1998年漲得最兇,當時湖水都快到現(xiàn)在商店這個位置了。不過,十年九落,達里諾爾總的趨勢是在逐漸退縮,水域面積越來越小。這次在克什克騰的旅行中,就給我以干旱缺水的印象,即便碰見一些河流,十有八九是干枯的,甚至一些寬暢的大河流,也往往裸露著長滿雜草的河床,水流如羊腸。我從車窗仔細觀察過沿途的村莊和草原上的蒙古包,但沒有發(fā)現(xiàn)居住地附近有水的跡象。這里的植被和莊稼特別頑強耐旱,倘若這樣的干旱換在南方,田里的水稻不著火才怪呢!或許達里諾爾的消失,將是人類的災難。
這時的風有些涼意,湖水在不停地蕩漾。沿著湖邊繼續(xù)往前走,有一燒烤攤子,幾個青年男女正烤著銀色的魚,攤主吆喝著招徠顧客。遠處湖灘上有一只黑色的小鳥兒,靜靜地獨立寒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