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點(diǎn)
在一片喧鬧之中,三明的夏天是甜美的。
——題記
落紅還沒完全化作春泥,石榴已有了笑意。伴隨著第一聲蟬鳴,夏日就像豆蔻年華的多情少女,伴著細(xì)碎的腳步悄然而至。除了美麗的景色以外,慷慨的夏季還將香甜的瓜果奉獻(xiàn)給人們。居住在傍山的三明,更能體會到這份甜美。
櫻桃剛掛紅,夏季的果子便開始一一亮相了。當(dāng)那淺紅的身影從綠葉里探出,一些顏色偏紅但味道有些酸的櫻桃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小販的果簍里了。這也是一種美味——饞嘴的孩子總會在這時急不可耐地塞幾顆在嘴里,一邊酸得齜牙咧嘴,一邊享受著不易得來的美味。老人們只能無奈地摸摸松動的牙齒,等待著果子熟透時吃上一些。
待櫻桃開始透出誘人的紅色時,桃子已歪著腦袋想取而代之了。各式各樣的桃子橫空出世——圓的,扁的;青里泛著紅的,淺綠而帶著一條紅脊椎的;清脆得一咬就能聽見脆響的,軟而多汁的,都讓人們不由得驚嘆于夏季果子的多樣。
接踵而來的是杏子、李子、小棗……當(dāng)各類果子充溢在人們的生活中時,賣瓜果的小販就要開始展現(xiàn)自己的好嗓子了,他們往往可以一口氣吆喝出一大串來——“李子,又大又紅的李子哎!又香又甜的杏兒哎!砂糖果子來看看嘞……”若有人駐足猶豫不決,小販便一邊大聲夸耀自家的水果,一邊飛快地裝好一些香甜的水果。他們的質(zhì)樸與水果的好賣相,都讓人不禁想到瓜果園里的場景,從而感到一點(diǎn)詩意了。
果子們已在夏季濕熱的空氣中灑滿甜意,別急,還有瓜呢。其中,最受人喜愛的應(yīng)該是西瓜和香瓜了。與爽口的西瓜相比,香瓜或許更受大眾的歡迎,且頗有“爭取民意”的嫌疑。它最外面的一層硬而脆的“皮”,最適合青壯年——清脆的果肉可以讓汗流浹背的壯年過過癮,香瓜汁也極為識趣地解決了口渴的問題。它中間一層銀白的被稱為“羊角蜜”的果肉,則最受婦女和小孩子的喜愛,既有爽口的酥脆,又帶著纏綿的柔軟,何況那頗具古代仕女氣息的樣子也由不得人家不喜歡。而它最里面的一層瓜瓤,便是老人家獨(dú)享了,他們拿一把湯匙,一邊往嘴里塞瓜瓤,一邊在人群中插上一兩句閑話,悠閑自在,令人羨慕。
在三明,你若有興致,不如去水果冷飲店買一碗四果湯——一只簡易的小碗,放入西瓜、梨片、哈密瓜、火龍果、脆脆的桃片,再加入燒仙草、椰果粒等,依據(jù)個人品味選擇是否再澆上一層蜂蜜,最后覆蓋上用機(jī)器精心打碎的刨冰。吃上滿滿一碗四果湯,仿佛夏日所有的暑氣和悶熱都煙消云散了。
直到傍晚七點(diǎn),夕陽仍戀戀不舍地眷顧著人間,余暉灑在大地上,所及之處被鍍上一層淡淡的玫瑰紅。此刻,熱氣漸漸散去,公園便是納涼的人間仙境。三明人絕不吝嗇,總會捎上一些新鮮的果子,將公園的石桌鋪得滿滿的,或是玩牌,或只是毫無目的地閑聊。孩子們最急不可耐了,一邊頂著長輩的嗔怪,一邊伸著黑黑的小手去搶桌上的瓜果,母親的巴掌剛剛揚(yáng)起,小孩兒便舌頭一吐,腦袋一偏,抓著杏兒跑遠(yuǎn)了。老人們只是看著,慈愛地笑笑,繼續(xù)搖著蒲扇,慢悠悠地拉著家常。蟬鳴鳥叫摻雜著歡聲笑語,已有些清涼的夏風(fēng)裹挾著所有的靜謐與美好,在悠悠的時光中,慢慢地?fù)u啊搖、蕩啊蕩……等人們意猶未盡地散去,天空中的夕陽早已換成月亮了。
我愛這香甜的瓜果,愛這悠閑的夏夜,更愛這甜美的夏天。
(指導(dǎo)老師 雷碧玉)
簡 評
本文的優(yōu)點(diǎn)如下:
1 .文章筆調(diào)清新,用語活潑。您瞧,“待櫻桃開始透出誘人的紅色時,桃子已歪著腦袋想取而代之了”“被稱為‘羊角蜜的果肉”“既有爽口的酥脆,又帶著纏綿的柔軟,何況那頗具古代仕女氣息的樣子也由不得人家不喜歡”,這樣的文字讓讀者忍不住也想品嘗夏季那甜美的瓜果。
2 .思路清晰,層次分明。作者以夏天的果實為線索,抓住它甜美的特征,展現(xiàn)夏季最美的景色,抒發(fā)了內(nèi)心的感受,表達(dá)了對夏季的喜愛之情。
3 .細(xì)節(jié)描寫細(xì)膩生動。比如夏夜在公園的場景,貪嘴小孩兒的“急不可耐”,家長們的“嗔怪”,小黑手的急“搶”,母親的巴掌“揚(yáng)起”,小孩兒便舌頭一“吐”,腦袋一“偏”,抓著杏兒就“跑”……運(yùn)用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使那溫馨的生活場景躍然紙上,讓人讀后忍不住掩嘴一笑。
(雷碧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