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金惠真
備受關注的韓國災難電影《長白山》19日在韓國各大院線上映,并以高達50.9%的預售率領跑其他影片。韓媒稱,《長白山》用高超的特效技術完美呈現大型災難場面,視覺效果不亞于好萊塢影片,再加上“朝核”“朝韓關系”“半島問題博弈”等現實素材,吸引許多觀眾眼球。
韓國娛樂網站“StarNews”19日稱,電影《長白山》講述為防止長白山爆發(fā),朝韓兩國人員并肩奮戰(zhàn)的故事:朝美兩國就無核化問題達成一致、朝鮮準備將核彈頭交給美國保管的當天,常年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長白山火山爆發(fā),平壤和首爾瞬間成為廢墟。為了防止造成更大損失,韓國青瓦臺決定奪取朝鮮的核彈頭,利用其爆炸威力來降低火山壓力避免其再次爆發(fā)。
“既有眼淚又有幽默,還有故事,”韓國YTN電視臺19日稱,《長白山》雖然是災難片,但片中不乏搞笑、幽默的娛樂情節(jié),例如李秉憲與河正宇分別飾演的朝韓雙方人員初次見面時的斗嘴等。此外,片中還有中美兩國圍繞朝鮮半島開展緊張博弈的片段,反映了朝鮮半島命運被大國間博弈左右的無奈現實,給影片增添不少真實感。“本片未能跳出以往災難片的大框架”,部分韓媒認為《長白山》仍有不足。韓國《先驅經濟報》稱,與以往韓國本土災難片相比,《長白山》并沒有明顯突破,結尾可被輕松預測,災難面前的犧牲精神等都是老套路。影片也未能打破朝鮮半島題材影片的陳舊框架,即每當半島處于生死攸關的危急時刻,美國便奪取韓國政府的主導權,后者便成為“礙手礙腳”的無能政府。
對于韓國電影制片方來說,“朝韓主題”向來是獲取票房與口碑雙贏的“拿手”題材。1999年上映的《生死諜變》作為首部此類型影片獲得620萬人次超高票房,近年來“朝韓主題”影片頗有井噴之勢,先后有《義兄弟》(2010)、《柏林》(2012)、《共助》(2017)和《鐵雨》(2017)等多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問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