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基礎性課程,對學生提出問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做好小學數學教學十分重要。文章主要研究的是引導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引導式教學;數學思維;解決問題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5-007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5.068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考試分數已經不再是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越來越受關注,小學數學更成為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基礎課程。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通過灌輸式的方法進行授課,這種方式和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顯然矛盾,因此改變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很有必要。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教師主要是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采用引導式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一、什么是引導式教學
引導式教學方法是一種以現代教學理念為基礎的新型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法中,教師不再將階段教學的做法及目的直接教給學生,而是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進行引導,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理解和感受教學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和應用。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課本內容和教學目標為基礎不同,這種方法是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基礎,再結合課程要求和學科特點,對課堂教學的形式、內容進行設計,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生動,幫助課堂教學發(fā)揮更大的效用。
二、引導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小學生好奇心強、探索欲強,傳統(tǒng)式單一的教學模式再加上數學知識本身抽象乏味的特點,很容易讓他們失去學數學的興趣,而引導式教學法的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氛圍更加生動有趣,同時還能將數學知識直觀化,符合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性格特點,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在此階段養(yǎng)成的習慣對其未來的生活學習會造成很大影響。引導式教學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實踐,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此外,通過引導式教學教師能增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合理調整教學方案。另外,學生的思維方式也會給教師提供新的教學思路,有利于教師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為小學數學教學帶來新鮮的血液。
三、如何進行引導式教學
(一)用問題設置實現引導
問題式教學是十分典型的引導式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教材內容為基礎設置階段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解決問題進行知識學習。在進行問題式教學引導過程中,教師要立足于教材課本,不能脫離教材本身,讓問題式教學成為形式大于內容的教學;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合理設置問題,太簡單對學生來說沒有探索的意義,太難則會讓學生放棄探索。此外,教師應該設置階段性的問題,由易到難步步深入,讓學生在進行數學知識自主學習和思考的同時,為下一步探究活動做鋪墊。
(二)將實際生活融入引導式教學
將實際生活融入引導式教學屬于情境教學的一種。情境教學主要通過情境以及生活場景的設置來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和解決。小學數學教材內容并不難,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也比較緊密,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多運用生活場景進行情境教學。在這種教學方式中,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觀察,這樣在選取生活場景時才能選擇學生比較熟悉或者感興趣的,否則場景設置只會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絆腳石。在應用生活場景時則要注意場景與教材內容之間的聯系,要選取聯系較為緊密的場景,選擇的場景與教材之間的聯系太過隱秘不利于學生探究,太過明顯則會讓學生失去探究的欲望和興趣。此外,這種方式還可以運用到小組學習中,教師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組成小組在實際生活中去尋找答案;或教師給出一定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在小組內通過數學思維對場景現象進行討論思考,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溝通表達能力,使數學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三)靈活的教學思路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同,引導式教學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答案來衡量學生的思路和想法,更鼓勵學生運用發(fā)散的思維來看待問題,教師對學生也大多抱著鼓勵和肯定的態(tài)度進行引導教學。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的眼界和思維都得到了一定的拓展,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煉,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運用更加靈活的思路對問題進行研究和思考,對未來的生活學習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同時,教師也能在引導式教學中發(fā)現學生思維的不同之處,發(fā)現研究數學問題的新角度,通過學生的思維方式可以改變教師固化的思維方式,使教師能夠擁有更加靈活的教學思路,讓課堂教學生動起來。不僅能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更好的發(fā)揮,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知識,更為小學數學教學開辟了全新的道路。
總之,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引導式教學更靈活、更生動,能夠將枯燥乏味的數學教學課堂變得形象生動,更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和記憶,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綜合素養(yǎng)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道明.數學“導學式”課堂教學實踐[J].職業(yè),2010(35).
[2]王俊.小學數學中導學式教學法的運用探討[J].小學教學參考,2010(33).
[3]黃法祥.“問題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江蘇教育研究,2009(17).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王兆銀(1964.5— ),男,漢族,江蘇泗陽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