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學民
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然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政治傳播乃成為時代大變局的重要變量。逢此重要的歷史機遇,中國傳媒大學政治傳播研究所舉辦了以“新時代、新基礎(chǔ)、新形態(tài):大變革背景下的中國政治傳播”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政治傳播研究學術(shù)論壇”。論壇論文選題新銳,精彩紛呈,我們精心選擇組織了本組論文。舉目審視,本組論文聚焦于新時期的政治傳播多向度、立體型展開。
荊學民的《重新省思政治傳播的價值旨歸》一文,從人類政治文明的高度著意于對中國政治傳播實踐和研究的理論警示和價值引領(lǐng),刻意重新省思新時代的政治傳播的價值旨歸,指出在國際政治不確定性日趨增加、國內(nèi)政治形勢日益復雜的時代大變局中,政治傳播時時刻刻都可能成為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它既可以為時代的進步作出獨特的貢獻,也可能背離自己的價值本性,阻礙人類文明和人類社會的進步。因此,時刻警示和喚醒政治傳播其“維護公共秩序、捍衛(wèi)公共利益、實現(xiàn)人類‘公共性’”以及“追索事物真相、揭示客觀真理”的價值旨歸,應成為政治傳播研究者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社會責任。
陸小華的《政治傳播策略的研究基點》一文,則把政治傳播策略提升到“戰(zhàn)略”的高度,提出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政治傳播所面臨課題、所涉及內(nèi)容、所影響利益、所參與博弈的特殊性,決定了研究政治傳播策略必須的思維框架不能局限于一時一隅,而必須基于戰(zhàn)略思維。要從戰(zhàn)略層面思考政治傳播策略的研究基點:以戰(zhàn)略思維經(jīng)營當下謀劃未來,基于謀“勢”研究政治傳播策略和方法,以百年眼光理解現(xiàn)實。
龐金友的《面對大變局時代的政治傳播:革新、議題與趨勢》是一篇構(gòu)思宏大的理論文章。文章以經(jīng)濟發(fā)展、政治變遷、文明沖突、信息革命為廣闊的時代背景,重新勾畫這個時代政治傳播的問題場域、核心議題等。主張唯有主動適應、積極籌劃,方能在亂局中謀求解局之道。
民主是人類孜孜以求的政治境界,因而也是政治的永恒主題。據(jù)此,政治傳播中的民主與媒體的關(guān)系是隨著政治發(fā)展和傳播技術(shù)革命歷久彌新的學術(shù)話題。佟德志的《媒體對民主的雙刃劍效應與復合解決方案》一文,從“正向推進機制”與“負向侵蝕效應”正反兩面深入分析了新時代媒體對民主的作用,正面直擊正在發(fā)生的全球范圍的政治傳播實踐,對于中國眼下的政治傳播活動具有“鏡子”的反觀反思價值。
以我之見,當下中國政治傳播研究的困難和瓶頸之一是研究方法單一,因而在宏大的政治體制運行中,無法獲取傳播中的精細節(jié)點與即時效果。盧春龍的《反思政治傳播研究方法:以理論為導向的實證研究》正是直奔這個困難而來。文章聚焦于政治傳播研究,深入論證了四種新的研究方式,可謂豐富政治傳播研究方法的“及時雨”。
毫無疑問,當下中國的政治傳播,要具體地落腳到“講好中國故事”這個“大政治”上來。那么,如何從政治傳播的角度和深度講好中國故事?白文剛的《文明傳播視野中的“中國模式”與“中國故事”》給出了有力的答案。文章從新世界史觀出發(fā),闡述了更好地講清楚“現(xiàn)代中國”的歷史方位和價值追求。
本組文章選題豐富,視野廣闊,論證密實,值得讀者用心一讀。限于刊物篇幅,特分兩期刊出。